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蛇口街道高质量通过“深圳市学习型街道”评估验收

日期: 来源:蛇口消息报收集编辑:蛇口消息报

1500多平方米的蛇口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功能齐全,构筑起家门口的“10分钟文化圈”;在蛇口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外语课堂、法律课堂、国际志愿者服务等开展得如火如荼;全市首家岛屿党群服务中心在孖洲岛建成,为岛上工人提供学习培训、休闲娱乐、社交联谊的平台……

日前,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2023年深圳市学习型街道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圳市学习型街道督导评估组对蛇口街道申报“深圳市学习型街道”(以下简称“学习型街道”)创建工作进行督导评估。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以创建指标为根据,经过汇总分析认为,蛇口街道必达指标全部达标,高质量通过“深圳市学习型街道”评估。

“文化蛇口、创新蛇口、生态蛇口、多元蛇口,形成了‘学习型街道’的鲜明特色。”督导评估组认为,蛇口街道积极打造终身学习新载体,构建日趋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打造出一批具有蛇口鲜明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终身学习品牌,营造了“时时可学、人人可学、处处可学”的良好氛围。蛇口街道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推进学习型街道建设,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学习热情和居民素质,以学习型街道建设助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为街道高质量发展营造新动能、新优势。

一.创新举措

将创建与日常工作融合

营造全民学习良好氛围

“中国街道之星”“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街道”“深圳市儿童友好型街道”“国际化示范街区”“深圳网民最喜爱幸福街道”,13个社区全部通过“深圳市学习型社区”评估……一份份荣誉,是蛇口街道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国际化幸福街区、国际文化交流融合的文明街区的生动注脚。

蛇口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推进学习型街道建设作为蛇口发展的强大动力,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志娜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邹达豪任常务副组长,街道各部门负责人及各社区党委书记为成员的创建学习型街道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以人为本,整合资源,创新载体,满足需求,提高品味”的创建目标,制定总体规划,形成了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协调合作机制。

蛇口街道将全民终身学习教育理念融入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民生事业,创新各项举措,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如在大铲社区开展居民学习道德模范评选、好人与信义商铺评选等评选活动;推出《蛇口街道志》《蛇口草根风云录》《蛇口教科书》《外国人法律援助手册》《小巷总理:国际化社区治理的先行探索》《蛇口漫步》等受欢迎的特色读本;建立了以各级党群服务阵地为依托、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各社区市民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服务网络;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党员、社工、义工联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打造全周期、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学习服务体系,构建融合美好的教育生态。

二.亮点纷呈

“学习型街道”图景动人特色鲜明

1. 文化蛇口:用蛇口文化的优秀成果化人育人

蛇口街道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汇聚了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融合了传统的岭南文化、改革的先锋文化、包容的移民文化、独特的渔文化。浓郁的文化氛围时时浸润蛇口,如春风化雨,化人育人。


这里是深圳外籍人才居住最为集聚的地方。在创建学习型街道的过程中,蛇口街道立足国际化街区和国际人才街区建设,高标准建成了蛇口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蛇口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了全市第一支“蛇口国际志愿者服务队”,形成了“涉外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的蛇口模式。经过持续努力,一个和谐稳定、开放包容、舒适便捷,对外籍人才有着极强吸引力的国际化街区正在形成。

这里是深港两地交流的桥头堡,蛇口街道积极打造以“爱国、爱港、爱乡”为办馆宗旨的蛇口乡情馆,为加强深港两地交流,维护深港两地繁荣发挥“红色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贡献力量。

这里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诸多能唤起人共同记忆的“金色记忆”,如渔二社区“开丁节”被市政府设为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水社区的“姊妹节”和客家山歌入选南山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再现南水村的发展历程和民俗文化的南水村史博物馆入选深圳市“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名单。近年来,蛇口街道发掘社区本土化典型、塑造本土化作品、开展本土化特色活动,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2.创新蛇口:敢为人先、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学习载体

改革创新是蛇口发展的基因,在创建学习型街道的过程中,也处处体现着创新。

这里有全市首家“建在岛上的党群服务中心”——孖洲岛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图书阅览区、主场展示区、自助服务区、综合服务台、体育活动室和心理咨询室,成为企业员工学习培训、交流活动、健身娱乐的温馨家园。蛇口街道把社区服务和社区教育送到职工群众的身边,真正做到了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有社区教育,哪里就有社区工作者。

“银行里的图书馆”——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后海支行蛇口街道图书分馆,藏书达上万册,既方便群众办事,又带来文化熏陶,开创了“街企融合建书房,双方共赢促发展”的学习型组织新样态,不仅为辖区居民拓宽了文化服务的边界,也为银行业的物理网点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创新样板。

蛇口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全市首个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将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设立在此,面向居民开放优质教育资源。智慧书吧、电影厅、培训室、健身室、书画室、党建宣传廊、海洋科普馆等场所,有效地构筑起覆盖读者家门口的“10分钟文化圈”。

3.生态蛇口:特色海洋文化成就科普“闪亮名片”

蛇口滨海风光宜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伶仃岛、孖洲岛和大铲岛的旖旎风光,10公里海岸线,形成了一条滨海休闲风光带。

蛇口街道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积极打造具有蛇口特色的蓝色海洋文化品牌。2017年6月建成了蛇口海洋科普馆,这是南山区唯一以海洋为主题的科普馆,展现了蛇口独特的蓝色海洋文化,倡导海洋保护理念,成为海洋科普一张“闪亮名片”,累计接待游客访者160万人次。

蛇口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学习氛围相互映衬,并逐渐发展演变成一种宜住、宜居、宜吃、宜游、宜玩、宜商的良好文化氛围,吸引着各方人才留在蛇口、服务蛇口、扎根蛇口。

4.多元蛇口:学习教育潜移默化融入居民日常

蛇口是多元的,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又有西方现代文明的交汇与融合;既有岛屿文化的清新明丽,又有南水村史馆的厚重传统;既有招商局孖洲岛基地的雄伟壮阔,又有古老小巷的热闹繁华,市井烟火的浓郁气息。老蛇口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新蛇口的现代宜居建设融为一体,打造了一个活力滨海幸福新街区。

蛇口街道创建“学习型街道”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与蛇口人的工作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海洋渔文化体验活动、蛇口好食节、寻找蛇口印记、讲述蛇口故事、传递蛇口文化系列等活动,让蛇口人的日常生活和无处不在的教育息息相关、时时相连、深入人心。

来源:消息报融媒体记者 宋文飞 蔡哲/文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周依宁

相关阅读

  • 邢台临西:载歌载舞庆丰收 欢声笑语展风采

  • 日前,邢台临西县各乡镇举办了以“欢歌庆丰收 文化助阵兴”为主题的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农村群众载歌载舞共庆丰收成果、共享丰收喜悦。在该县摇鞍镇乡,轰隆的机械声不绝于耳,多
  • 保护文物遗址 培育新兴业态 忠县下活文旅一盘棋

  • “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白居易曾赋诗《感春》赞美忠县,描绘出一幅“诗意山水”的唯美画卷。9月26日,感知重庆·“听Ta讲重庆”参访活动走进忠县,五位中外嘉宾围绕忠县的人
  • “丰收里的双泉”暨金秋旅游文化节盛大开幕

  • 2023年9月21日,济南市长清区“庆丰收 促振兴 迎国庆”——“丰收里的双泉”暨金秋旅游文化节在双泉广场盛大开幕,游客们可以前来购买特色农产品、观赏金秋美景、体验农家乐等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第十五届“华樽杯”酱香型白酒品牌价值揭晓

  • 2023年9月27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举办的第十五届华樽杯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发布了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研究报告。以下是分香型评测的具体情况。名单中200个企业的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