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湖北利川:向“美”而行,刷新城市“颜值”

日期: 来源:利川融媒收集编辑:利川融媒

自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湖北省利川市大力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科学谋划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颜值。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老旧小区改造、主次干道修补、口袋公园修建、交通堵点打通……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市民居住、出行、游玩更为便捷,城市的文明气息越来越浓!

“地面平了、路灯亮了、绿化景观美了、活动广场也有了,咱这老房子变了样,我住着也越来越舒心。”小区居民一个劲说好。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民生工程。2021年,利川启动了26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涉及3950户,总投资1.85亿元,已基本完工。2022年进行25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11011户,总投资3.85亿元,2022年12月已全部动工。

“路面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聚焦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022年以来修复人行道面砖12822平方米,修补城区主干道坑槽3050多平方米,更换树池围牙846余米,安装路缘石340余米,维修低护栏480余米,更换破损树池140个、各类井盖261个。城市道路更通顺,群众出行更便捷。

不断升级城区绿化,大力开展“口袋公园”建设,利用城市更新、道路改造的空地、隙地,建设成有品味且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拓展居民休闲娱乐空间,让绿化走进生活,做到绿化为民。胜利高中沿街门面危房进行拆迁后,已建成以“学习”为主题,占地3800余平方米的“勤学公园”。2022年新建了4个口袋公园。目前,城区已有37个公园,“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成为现实。

滨江路游步道沿着清江蜿蜒几公里,这里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2022年,1800米左右的游步道周边有了新设置,又为路段增添了新亮点,这段游步道按照浮雕壁画、宣传栏、垂直绿化交叉布置,100米为一段,共分为十八段,每段布置各有特色,取材于利川本土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了利川的文化底蕴。

作为进出利川城的北大门,北门三岔路口的交通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利川市人民医院、胜利高中、大众广场聚集在此,道路狭窄、车流量大,经常造成拥堵,车辆与行人出行不便,也存在一定的道路安全风险。多年来,市民都期盼改善北门交通问题。2022年3月,通过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将原本的两车道提档升级为三车道,并设置交通标志、红绿灯、斑马线等设施,着力解决了三岔路口交通拥堵、混乱的问题。此外,被戏称为“肠梗塞”的六合路,在2022年6月,将六合路和清源路交汇处房屋拆除,全路段双向6车道通车,大大提升了交通运行效率。

为解决广大车主停车难问题,市交警大队在六合路、公园路、蚂蝗坝巷、六合路、清源大道等路段共施划潮汐车位314个,现全市范围内城市道路内公共停车泊位共825个;靓利慧泊公司改造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外公开停车泊位1379个,利用闲置地块、拆旧拆危等方式新建改建停车泊位4348个;城管执法局在城区重点路段、人流密集、停车需求大、具备施划停车位条件的地段新增设500个摩托车停车位,现全市共有摩托车停车位1170个。

市交通运输局对城区破损的公交站台进行更新维护,截至目前,已累计更换公交站台公益广告156处,整修破损公交站台95个,在改善市民候车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颜值”。

市容市貌秩序更加规范

乱贴乱画的“牛皮癣”小广告被全面清理、占道经营现象明显减少、道路变得更加整洁有序……穿行在利川城区,映入眼帘的是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迎面拂来的是清新文明之风。

“牛皮癣”小广告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广大市民对此深恶痛绝。为遏制“牛皮癣”小广告返潮,2022年利川市深入开展“牛皮癣”小广告专项整治,共清理“牛皮癣”小广告125余万张,发布通告曝光139个“牛皮癣”小广告电话号码,依法查处30余人,罚款4600元,停机销号25个;同时在城市主次干道设立便民公示栏120个,方便居民信息发布。

为了让城市道路更干净整洁,市城管局开展对城市道路清洗,清洁“万杆”行动,对城区主次干道每天做到“两扫一保”,即两次大清扫,全天候保洁;背街小巷必须做到“周两扫一保”,即一周两次(星期三、星期天)大清扫;对人行道冲洗,作业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洁净度。共清洗主次干道30余万平方米,冲洗人行道2000余万平方米,清洗果皮箱体2000余个,清洗城市路灯、电力杆等共清洗电力杆6000余根,公交站台121个,交通标志标识牌780余根,弱电箱190个,清理各类杂物大件垃圾1900余吨。

为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城区存在的出店占道经营、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以及广告、标牌设置不规范等市容突出问题。对城区16条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进行集中整治工作。通过联合开展综合整治,做到了整治一条街、规范一条街、成型一条街,达到了整治的效果。

流动摊贩、店外店、摊外摊……曾经这样的画面在街头巷陌再常见不过,为治理这一城市“顽疾”,我市通过调查走访市民及小摊小贩,合理采用市民诉求,分别在南滨路、滨江南路、南环南大道、解放西路等部分区域科学设置临时摊位220个,进一步规范城区占道经营行为,既保障了市容秩序整洁有序,又保持了城市的“烟火气”。

为了流动摊贩的经营行为,多部门联合行动对流动摊贩集中点进行安全大检查,针对摊贩的文明经营、诚信经营、燃气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保持情况等多方面开展检查,引导流动摊贩合法合规经营。同时全市280所学校校门道路两侧已划定食品摊贩禁售区域范围,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空中飞线”是城市治理的“顽疾”,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建设,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科经局组织电信、联通、移动、广电开展“空中飞线”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完成整治“空中飞线”397处,很多“蜘蛛网”得到整改。

为美化环境,提升“文明城市”颜值,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和湖北广电公司将所属弱电箱以涂画、张贴等方式,将弱电箱表面覆盖各种公益广告,全市共美化各类弱电箱435个,市靓利城发公司美化全市路灯箱式变压器44台。弱电箱变身“微景观”,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把文明带到了群众的生活中,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的同时,还助力我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城市净了、绿了、亮了、美了

生态环境更加和谐、更宜居

人民生活更幸福

来源:文明利川


相关阅读

  • 湖北利川:多措并举构筑“护苗”绿色屏障

  • “小朋友们,你们猜猜猴子能做什么工作?”2月19日下午,利川市新华书店三楼少儿读书分享区座无虚席,当班领读老师牟钦雨用一个有趣的问题开启了当天的阅读分享。当天,以“扫黄打非
  • 奋力谱写工业强市新篇章

  •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起步之年。肩负新使命、迎接新挑战,盐城市锚定“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坚持工业
  • 湖北利川:有爱的“志愿之城”

  • 近年来,利川的街头巷尾多了一群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甲的人,劝导交通、维护环境、劝导行人戴口罩……虽然他们的身份职业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志愿者。如今,在利川从支
  • 临沂上榜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全国百强

  • 2月15日,国家创新型城市监测评价报告发布与专家咨询会在京举行,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
  • 喜报!湖北利川一人获省级表彰

  • 日前,省文联十届七次全委会在武汉召开。会上,对2022年度宣传推选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 “时代风尚”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同时对我省获得中央文明办二局(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
  • 思茅:打通城市“断头路” 铺就市民幸福路

  •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路网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打通“断头路”是解决城市发展堵点、难点的“民心工程”,被列为普洱市和思茅区2023年的“惠民实事”。近年来,思
  • 在文明进程中阐释城市历史

  •   文明,广义上指人类社会取得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城市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发展的产物,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文明的象征。据文明研究者考证,英文的“文明”一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湖北利川:向“美”而行,刷新城市“颜值”

  • 自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湖北省利川市大力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科学谋划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颜值。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老旧小区改造、主次干道修
  • 高校迎来“乙类乙管”后首个开学季

  • 昨天,北京工商大学学生陆续返校。  今天,北京多所高校正式开启春季新学期。这是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开学季,各高校在校园管理、教学安排等方面都做了相应
  • 贵定:订单农业促增收 乡村振兴添活力

  • 春回大地暖,贵定县昌明镇新安村的雪里蕻种植工作已进入土地返耕与施肥播种阶段。放眼望去,绿油油的土地接块连片,村民们正忙着翻土,预计4月就可以采收上市。群众在贵定昌明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