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精准诊疗显神威!中大医院这个中心专攻疑难危重症肾病

日期: 来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集编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近期,在狼疮性肾炎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狼疮性肾炎合并继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继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嗜血细胞综合征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及不明原因溶血导致TMA的疑难罕见病的诊疗领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疑难罕见肾脏病分子诊断与治疗中心”正在进行一场临床诊疗方案的创新性尝试。他们通过应用最先进的基因检测、分子技术实现精准诊断,采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阻断B细胞靶点及补体激活靶点、补充冰冻血浆等实现治疗精准,突破了技术的瓶颈和管理难题,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安全、更有效的诊疗方案,连续成功救治多例疑难危重症肾病患者,让患者转危为安。

18岁的小雅(化名)患重度狼疮性肾炎,起病急骤。在接受常规积极治疗的基础上,仍出现了进行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降低、多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尤其肾脏方面血肌酐升高、少尿等,在临床上属于疑难危急重症。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疑难罕见肾脏病分子诊断与治疗中心”的医生团队立即组织紧急救治,在入院24小时内明确患者诊断为狼疮性肾炎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并协调各个诊疗环节打通抢救的绿色通道。该中心应用最先进的基因诊断、分子诊断技术实现该患者的精准诊断,治疗上科学采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后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有效阻断B细胞靶点、补体激活靶点等多种新“猎枪”实现治疗精准,突破了技术的瓶颈和治疗难题,为该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安全的诊疗方案,最终小雅转危为安。据悉,此次诊疗过程中一波三折,极具借鉴意义,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对狼疮性肾炎合并TMA的诊疗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37岁的李女士(化姓)起病急骤,是一位以血液系统受累为突出表现的狼疮性肾炎患者。李女士在发病初期,早期血小板极度降低(<1x10^9/L),而肾脏受累轻,但很快一般情况急转直下,李女士出现极度乏力,并且出现为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同时李女士还出现抗磷脂抗体的免疫异常指标显著高于狼疮活性相关的免疫指标。因此,中大肾内科“疑难罕见肾脏病分子诊断与治疗中心”医护团队第一时间火速组织抢救,精准化双重血浆置换,为后续免疫及生物制剂的使用争取了良好的时机。血浆置换后,团队积极应用了阻断B细胞抑制抗磷脂抗体产生的利妥昔单抗,治疗效果尤为凸出。正是该团队对于危急重症的识别度及清晰完善的临床思维,对此类疾病诊疗方向的快速准确定位,极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高烧不退的张女士今年也37岁,起病急骤,经常规抗感染治疗后病情仍快速进展,短时间相继出现显著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肾脏受累以及各器官的缺血性组织损伤。患者因急性肾损伤由急诊转入中大医院肾内科后,“疑难罕见肾脏病分子诊断与治疗中心”的医生团队迅速响应展开救治,有条不紊的开展辅助检查、病理诊断、基因诊断、分子诊断相结合的精准诊断模式,明确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过程,即在免疫异常的背景下感染诱发嗜血细胞综合征,后进一步激活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造成累及多系统受累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与此同时,该团队积极商定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优化的双重血浆置换联合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及CRRT,辅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最终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得到完全恢复。后续进一步完善肾穿刺明确急性肾损伤病因为急性肾小管坏死。专家指出,不断学习新型的诊疗武器,并使之合理、有效、安全的应用于临床,才能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更大的提升。

近年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在科主任张晓良教授的带领下,临床科研两手抓,实现了从临床到科研,科研成果再次回归临床的良性循环,尤其在临床疑难危急重症的诊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近期,该中心在10余例疑难危急重症肾脏疾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疑难罕见肾脏病分子诊断与治疗中心”的亚专业优势,运用最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抢救技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目前,中大医院肾内科“疑难罕见肾脏病分子诊断与治疗中心”在张主任的带领下,已建立健全由“临床多学科+病理+影像+遗传生物信息+基础研究”组成的多维度诊疗体系。在东南大学以及附属中大医院、研究所平台的支持下,该中心紧紧围绕临床问题展开深入的基础研究,持续快速提升疑难罕见危急重症肾脏病精准诊治水平,先后确诊了百余个遗传病家系,成功抢救数十例疑难危急重症肾脏病,极大改善了患者预后。未来,随着该中心临床队列的完善和基础研究的逐步深入,期待更多的疑难罕见危急重症患者在在中大医院能够得到有效救治。(编辑王倩 编审程守勤)

相关链接:

中大医院肾内科“疑难罕见肾脏病分子诊断与治疗中心”简介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肾脏病医学创新中心、江苏省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江苏省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科室于2018年成立“疑难罕见肾脏病分子诊断与治疗中心”,由肾科张晓良教授任中心主任。研究团队由临床专家、病理专家、遗传学专家、研究生和护理科研人员共15人组成。中心以疑难罕见肾脏病诊治为主要方向,通过多学科合作和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持续快速提升疑难罕见肾脏病诊治水平。张晓良教授目前兼任江苏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Fabry病诊治组副组长(成人法布雷病负责人)。研究室近五年来已确诊近百个遗传性肾病家系,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TSC2/PKD1邻接综合征、Bartter综合征、Fabry病(11个家系)、辅酶Q2肾病、Alport综合征、遗传性结晶性肾病、药物源性结晶性肾病、9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I型、ADPKD、ADPRD、肾单位肾痨、髓质海绵肾等。建立了含60余个ADPKD的病例队列并进行系统研究。该团队罕见病钙化防御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国内最大的钙化防御数据库、病例队列和生物样本库,研究创立了钙化防御诊疗的“中大方案”并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先后发表钙化防御相关论文30篇,其中张晓良教授钙化防御SCI论文发表数量居2021年度全球个人排名第二(5篇),仅次于美国麻省总院皮肤科Daniela Kroshinsky 教授(7篇)。团队罕见病相关文章分别发表在N Engl J Med、The BMJ、 Kidney Int、 Kideny Int Rep、 Clin Kidney J、Front Genet、Am J Nephrol、 Clin Nephrol等SCI期刊,相关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为疑难罕见肾脏病患者设立住院快速通道,提供快捷、高水平的多学科诊疗服务。


相关阅读

  • 将需求写在纸上 “药”满意走进心里

  •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超 通讯员 王安静  “大夫,请问咱们这里有这种药吗?”  “这是我从上边医院开的药,想看看咱们医院能开吗?”  10月17日上午,刚上班不久,一位老大爷来到药
  • 一男子草铵膦中毒送医,海南成功救治

  •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郭尚)近日,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一例草铵膦中毒患者,目前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已康复出院。60岁的莫大爷因凌晨突发抽搐伴意识障碍被送到海
  • 胸痛接力 为生命护航

  • 近日,正在山间忙着收果子的刘老汉,突然间感到一阵剧烈的胸痛、胸闷,压得喘不过气,伴随着淋漓大汗,一阵头晕眼花,晕倒在田里。家人急忙开车把老人送到当地卫生院急诊救治。医护人员
  • 医疗“微改革” 便民少跑腿

  • 拿着待缴费单据,穿梭于诊室、缴费窗口、检验检查台前,是许多人到医院就医的常规操作。若运气好,一天搞定所有,可多数人并没有这般好运气,所以,等也就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不过,随
  •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的重要性

  • 手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虽能有效治疗诸多疾病,但其自身属于应激源的一种,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创伤性刺激,患者在术前还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情绪改变,恐惧、焦虑的情绪会
  • “家乡的医保卡在海淀也能用了!”

  • 中关村医院门诊楼一层挂号大厅,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引导时,又多了一项任务——遇到参保地支持异地结算的患者,便告知他们直接可以用当地医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挂号和交费,窗口、
  • 疼痛评分达到4分 建议及时就医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苏璐萍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疼痛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很多疼痛都是疾病的信号。不及时就医,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今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镇痛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梁宝寺镇:盘活农村闲置校舍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 为了盘活农村闲置校舍,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梁宝寺镇坚持镇级统筹、示范带动、因地制宜、一校一策,通过积极盘活闲置校舍,持续不断加大投入,整合各类资金900万元,培育桐
  • “一园九区”项目落户惠州这个地方!

  • 10月13日,宁泽农业良井现代农业科技综合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在惠阳区良井镇举行。园区规划总面积5105亩,包含生态水产品养殖示范区、生态林下养殖示范区等9个种养区,是惠阳首个
  • 坐标潍坊,我和丰收合个影~

  •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甜蜜的季节潍坊“丰”景独好那遍布田野的那挂满枝头的新鲜农产品带着泥土的气息带着甜蜜的芬芳走向四面八方跃上万家餐桌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分享这份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