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攀大附院再创“火红年华”

日期: 来源:家庭与生活报收集编辑:家庭与生活报

近日,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简称攀大附院)中西医结合大楼顺利封顶。6年来,医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举旗帜、育人才、兴文化、展形象,成绩斐然。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医院正以蓬勃之姿,紧抓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新机遇,踔厉奋发,坚持党建引领,在“三转三提”上下功夫,以务实行动助推区域医疗卫生健康中心建设,为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添砖加瓦。

拼搏结硕果 青山满春色

“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在毛主席关怀和惦记的地方,攀大附院和这座三线建设的典范城市一样,依靠顽强拼搏,开辟发展新天地。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是攀枝花学院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

近年来,医院锚定“西医专科强大,中医特色突出,医教研产协同发展”战略目标,优势特色日益突出。与2016年比较,医院门诊量增长60.70%,住院量增长46.15%,手术量增长50.67%;CMI(病例组合指数)值逐年上升,与2018年相比,增长8%;病组数增长9%,达到574个;服务结构更加优化,药占比、耗占比分别下降了5.03%、1.92%。

医院先后成功创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GCP),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标准版心衰中心,中国创伤救治联盟高级创伤中心;省中医医疗区域中心,省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建设单位,省治未病中心攀西分中心,建成四川省首家地市级互联网医院。

医院先后荣获“国家胸痛中心年度质控金奖”、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互联网+医疗健康最佳建设奖”,以及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进集体、省援鄂抗疫先锋单位、省对口帮扶先进集体、省“发挥信息优势”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

水击三千里 品牌闪金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医院应如何应对?攀大附院的回答是:聚焦学科建设,继续坚持“大专科、小综合”总思路,让学科品牌之光更加耀眼,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底气。

攀大附院党委书记田巨龙表示,抓好学科建设主要从“三大工程”入手。“三大工程”分别是“国重”品牌以老带新的“亮化工程”、以特色专科为基础的“学科内涵提升工程”和学科整合模式下的“多学科联动发展工程”。

据了解,攀大附院眼科是攀西地区首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科技影响力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一梯队;肿瘤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培育单位,目前获批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专科)科技影响力评价排名第11名;耳鼻喉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并获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骨科是攀西地区医学重点学科,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专科)科技影响力评价“骨科学”专业综合排名第9名。医院将以眼科为旗帜,带动“新生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肿瘤科、耳鼻喉科,省重点学科骨科等快速发展,争创国家一流学科(专科),让品牌更闪亮。

在丰富学科内涵方面,医院将充分发挥整形美容科、甲乳专科、血液科、肛肠科等特色专科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建设一批区域内甚至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特色专科,从而提升学科内涵,获得高精尖发展。

在多学科协作方面,医院将持续改善“单打一”模式,进一步推进心肺、消化、神经、康复等学科整合,打造骨病骨伤、心肺疾病、康复医学、肿瘤疾病、脑病等重点学科群。其中,心肺中心以心肺疾病的病理生理为切入点,根据心肺疾病“共患、共存、共治”的理念,整合心内科、呼吸科、胸外科,堪称学科整合亮点。多学科协同熟练开展体外循环下心脏(大血管)瓣膜置换/修补、经支气管镜活瓣植入(EBV)肺减容、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等国内先进手术。

通过不懈努力,医院现已拥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43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四川省卫生健康委重点专科(学科)5个,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

“三心”筑“凤巢” 揽八方人才

 “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国之基。医院只有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把握住发展机会,赢得主动权。”医院党委书记田巨龙如是说。

为此,医院倾力构建“在引才上倾心、在育才上悉心、在用才上精心”“三心”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海纳百川“引人才”。近年来,医院大力筑巢引凤,广发“招贤令”“英雄帖”,多渠道引才,成功吸引和汇聚了一批具有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因看好攀大附院的发展前景,以及良好的引才政策,2022年,2名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正式入职攀大附院,为医院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多措并举“育人才”。攀大附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育才工作,注重提前规划和顶层设计,并根据人才特点,量身定制人才成长方案,支持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在全院范围内大力实施助学政策,鼓励学历提升,培养在职硕士研究生11名,送出2名医师脱产攻读博士研究生;近两年,医院先后派出350余名骨干赴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学习。

广开渠道“选人才”,千方百计引人才育人才,使医院“人才高地”逐渐形成。近两年,医院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7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60名,有高级职称人才30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56人,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全国中医优秀人才等国家级专家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省名中医等省级专家23人,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1人。

不拘一格“用人才”。引才和育才的目的是用好人才,医院的融和文化汇聚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才。院长陈建勋代表班子说:“要钱要人要政策找我们,科室发展看你们。”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秦宏敏来攀4年,将骨科建设成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吉春冬来院2年将泌尿外科建成市级重点专科;程文来院3个月将原普外科甲状腺乳腺专业组独立成科,建科1年达到市级重点专科申报条件;鄢克坤来院4个月,已成功开展省内首例经腰穿钆剂全脊髓MRI(磁共振成像)诊断特发性低颅压瘘口等5项新技术。

“三心”机制的施行使医院硕果累累。近年来,医院新增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135名;新增学术技术专家74名。医院“高位嫁接”国内知名专家团队,先后建立魏强、莫安春、勇强等专家工作站13个,让攀西百姓不出攀西便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博精中医药 定“四名”战略

中西医融合发展,既是攀大附院的特色,也是其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区域“领头羊”,医院拿出方略:立足“名医带名科,名科铸名院,名院出名药”“四名”战略,在中医药人才、服务、制剂、文化上下功夫,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创新发展。

据了解,“四名”战略中排在首位的是“名医”。为此,医院探索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示范性名医堂运营模式——“名医堂工程”。目前,医院已拥有卿丽华、张天鹰、周莅斌、兰玛、胡强、赵良虎等省市名中医和技术带头人,拥有各级各类专家91名。

作为攀枝花医联体牵头单位之一,医院创新医联体发展模式。多年来,医院立足攀西,辐射川西南、滇西北,积极建立多模态医联体,通过互联网医院,多途径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带动攀西地区中西医结合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医院的“名药”打造工程并不放松。医院拥有中医药制剂研发中心,目前,已有91种院内制剂和协定方。其中,辛白鼻渊合剂等4种中药制剂可在全省医疗机构中调剂使用。

近年来,攀枝花康养城市打造向纵深发展,医院中西医结合医养大楼即将投用,必将对慢病共治、现代康复融合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将其打造成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中西结合示范中心。目前,医院已先后建立金荣疆、陈日新、梁瑞宁、杨凤云专家工作站,并设立了江西中医药大学热敏灸分院,还在妇产科、肛肠科设立中医经典病房,极大地提高了中医药服务能力。

2022年,医院中医药门诊量超过10万人次。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工作,医院中医药“朋友圈”日益壮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地位逐渐显现:先后与川西南滇西北12个县市的医疗机构建立联盟医院12家,专科联盟15家;牵头与56家医疗机构、康养机构成立“攀西地区远程医疗联盟”,构建区域中医药发展新态势。

“锦书”云中寄 为你“谋”一生

攀大附院负责人说,对于医院而言,让“网络+医疗”更好地服务于百姓,让信息的“锦书”通过网络直达百姓心坎是他们的目标。

该负责人表示,结合攀枝花康养城市建设需要,针对患者看病“三长一短”、优质医疗资源愈发集中等问题,医院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覆盖医疗全过程、全周期的“1314”健康服务新模式。

“1314”谐音“一生一世”,寓意医院愿服务患者一生。他表示,医院致力于搭建一个诊前可咨询、预约,诊中可查询、缴费、宣教,诊后可持续健康管理、康复的综合服务平台,并以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等远程诊疗服务为核心,与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同时,医院组建一支全科医生牵头的健康管理团队,依托医院各专科专家的支撑,与社区、第三方康养机构等社会机构联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人和慢病患者提供健康服务,从而形成从患者到社区,到健康管理团队,再到专科专家的四级管理模式。

近年来,医院逐步建成以院内信息集成平台、远程医疗信息平台为支撑的信息化系统,整合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智慧医院”“互联网+远程医疗”“互联网+健康管理”“互联网+医养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五大板块。2019年,医院成功获批成为四川省首家地市级互联网医院。

旗帜方向明 有“骨”变不惊

在前不久举办的全市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现场交流会暨“新时代好书记”微论坛活动中,攀大附院党委书记田巨龙指出,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旗帜鲜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据介绍,作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之一,攀大附院已实现了从院长负责制向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转变。

目前,医院有1个党总支、16个党支部、497名党员。最有特色的是,医院以融和文化理念为导向,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将党支部建在生产力最活跃的部门。党支部活动则通过基层帮扶、义诊、健康宣教等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自2014年以来,医院共选派140余名骨干到木里县中藏医院、盐源县中医医院、宜宾市筠连县中医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以师带徒的形式,开展带教查房280余次。

展未来蓝图 书写新篇章

医院中西医结合大楼竣工投用后,必将为攀枝花康养产业发展和“健康攀西”战略实施,为打造区域医疗卫生健康中心增添新动能。

田巨龙表示,在最新的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中,攀大附院的排名升至第38名,顺利进入B级,成为四川省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建设单位。

这既是荣誉,更是鞭策。医院将根据大学附属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特色定位,强化党建引领,围绕西医专科强大、中医特色鲜明、医教研产协同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目标,发挥中医药和教学两大优势,进一步聚焦“三转三提”,依托互联网优势和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内涵建设,丰富服务供给,实施“11235”工程,高水平建好四川省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全力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西医创新发展的“火红年华”,奋力书写守护人民健康的新篇章。


相关阅读

  • 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 在守护人民健康事业中,“清廉医院”建设是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我市卫健系统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规则、清廉纪律、清廉文化融入医院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为医院高质量发
  • 陪诊需求增长,行业如何走得更好更远

  •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其他特殊群体面临无人陪诊的普遍困境。市场需求催生陪诊员这一新兴职业,他们陪伴患者前往医院就诊,充当就医向导,提供诸如排队
  • 开辟空中急救新通道,广州练兵

  • 4月6-8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和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联合开展航空医疗救护专业培训班,探索建立“警医联动”的航空医疗公益合作模式。培训班28名骨干学员
  • 《宠物世间》丨养宠物之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 你和你的家人朋友都与爱宠发生了哪些或有趣或感人的相处故事?养宠过程中,你遇到过让你头疼棘手的难题吗?关注FM95浙江经济广播《宠物世间》吧!节目邀请爱宠人士和专业的宠物医生
  • 四川成都拟建首批10个名医工作室

  • 4月5日,晚霞报记者从四川省成都市卫健委获悉,为进一步发挥名医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培养更多医学领域学术、技术后备人才,今年成都将提供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在市级公立医院启
  • 北京114平台注册就诊人数超2600万

  •   北京114预约挂号平台日前完成升级上线,可提供270家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北京114预约挂号平台运营方相关负责人秦洋昨天介绍,目前平台运行平稳顺畅,注册就诊人数超过2600万
  • 党建联建聚合力,医疗服务惠民生

  •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走进大唐街道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党支部与我院临床党支部、雍平社区党支部分别签订党建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攀大附院再创“火红年华”

  • 近日,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简称攀大附院)中西医结合大楼顺利封顶。6年来,医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举旗帜、育人才、兴文化、展形象,成绩斐
  • 网红爆款汇聚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

  • 长江网讯(记者包孟 通讯员武文旅)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倒计时8天。本届博览会已吸引超2000家境内外参展商,现场互动内容精彩连连。现场VR沉浸式看韩剧,体验泰式按摩截至
  • 你注意过你的注意力吗?

  •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来源:混知编辑:云开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