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广州大学“石榴籽”推普实践队赴连南:讲好连南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 来源:南充新闻网收集编辑:南充新闻网

近日,广州大学“石榴籽”推普实践队前往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开展了为期14天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实践队成员在广东省瑶族博物馆合影留念)

在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队致力于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深度践行当代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探索非遗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的新路径。本次实践活动总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在连南县青少年宫开展以“连南青少年如何用普通话讲好连南文化故事”为主题的推普课堂,为当地的“普通话”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二是在当地的瑶族村落进行实地走访,深度调研当地的红色文化与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承,助力连南文化传播;三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访,实地考察体验瑶族文化瑰宝,举办相关主题宣讲,提高社会民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

义教·愿做园丁辛培树

在当地团县委和青少年宫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团队在连南县青少年宫开展了为期八天的推普课堂。授课老师是广州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学生,面向群体是连南当地小学的学生。

(推普课堂进行中)

课堂以“连南青少年如何用普通话讲好连南文化故事”为主题,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堂上,授课老师不但注重培养学生在“听、读、写”各方面的结合学习,还不断增进同学们对于普通话的学习兴趣,带领他们了解更多有关于普通话的知识。除了基础的普通话教学,推普课堂还穿插了非遗科普、红色文化教育、朗诵技巧等特色课程,深受同学和家长们的认同和喜爱。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八天的推普课堂在学生们的汇演朗读声中落下帷幕,但实践团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脚步仍未停止。实践团队将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做好推广教育实践实践服务,以实际行动为推进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调研·愿赴深山听民声

为深入了解连南县乡村现状,实践团队走访了当地较大的两个瑶族村落——金坑村和油岭。过程中了解到了目前乡村发展现状和文化历史,同时感受到了当地民众建设乡村的勤劳风采。

(实践队员走访农户)

金坑村地处三江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林区面积达21.4万亩,在连南县素有“杉都”之称。调研期间,实践团队采访了多位当地村民,在闲谈中了解当地近年来的乡村振兴计划,村民们纷纷表示,在红色文化的指引下,农产品的销量与知名度近年来逐渐提高,家庭年收入也顺势增长。

除了走访农户,实践团队也拜访了金坑村村干部。在村干部的介绍下,实践团队学习了金坑村“反三征”自卫队的红色党史,参观了由党组织建设的坑口示范茶园,体会到了当地勤劳简朴的民俗风情。

(团队成员拜访金坑村村干部)

(实践队成员参观“反三征”纪念馆)

(金坑村特色茶园)

不同于金坑村的简朴自然,油岭作为连南县知名旅游景点,体现了瑶族的另一种风情色彩。调研期间,实践团队为切实感受瑶族文化氛围,拜访了国家级传承人“鼓王”唐桥辛二公,从非遗传承人的口中了解到了长鼓舞传承发展的困境和机遇,领略了民族文化瑰宝沉浮千年的魅力。

(实践队成员与“鼓王”合影留念)

除了进行对非遗传承人的专访,实践团队还走访了当地党支部,由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了近年来非遗保护传承活动的成果及针对措施。在油岭瑶寨的景区内,实践团队采访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大多数游客都表示在各项非遗活动中深深感受到了瑶族文化的魅力,景区内俨然呈现一幅华夏民族友好交流的和谐场面。

实地乡村调研将连南瑶族村落的现状一一展现,实践团队调查了当地民众对瑶族非遗、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了解程度及态度,并深入了解了近年来非遗传承保护和乡村振兴发展的进程,以此总结经验助推当地的非遗普及等各方面工作,为连南县贡献新时代青年力量。

宣讲·愿做星火传万家

为深入切实感受瑶族文化历史及发展,实践团队参观了连南瑶族博物馆、连南县文化馆,探访了瑶银、瑶饰等瑶族传统器具制作工坊,并对国家级传承人唐桥辛二公(长鼓舞)、省级传承人唐大打十斤(瑶银)和市级传承人房伟艳(瑶绣)进行了专访,探索非遗项目如何在连南更好地开花结果,以文化赋能助推乡村振兴。

(实践队成员体验非遗制作技艺)

(对长鼓舞传承人唐桥辛二公进行专访)

(对瑶银传承人唐大打十斤进行专访)

(对瑶绣传承人房伟艳进行专访)

同时,实践团队还来到连南文化馆,对副馆长张潜及非遗股股长朱志科展开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系列专访。

(采访连南县文化馆副馆长张潜)

(采访非遗股股长朱志科)

在系统了解了瑶族历史和连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实践团队还在连南县顺德文化广场、石泉公园、县青少宫展演厅等地开展面向当地群众的非遗宣讲,以此引起当地民众对非遗的重视和传承保护的热情。

(宣讲组成员在文化广场宣讲)

实践团队通过非遗专访、宣讲等活动,将特色民俗文化融入到市民日常生活中,全方面多角度地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强对连南当地非遗的宣传和推广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提高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广大青年要想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就要俯下身,沉下心来做好每一件小事。不仅要去田间地头“接地气”“沾泥土”,更要“扎下根”。在未来,广州大学“石榴籽”实践团队将以笃实的态度、踏实的脚步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弘扬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 广州大学“石榴籽”推普实践队

通讯员:陈诗韵 钟子琪 石英姿 钟悦

摄像:彭程 盘真利 曾子荣 马梓东


相关阅读

  • 临沂沂南:“百千工程”绘就沂蒙乡村新画卷

  • 在临沂客户端讯 平坦宽阔的乡道、花红柳绿的村景、和谐互助的邻里……沂蒙山脚下的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崔家庄村,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故事,描绘出一幅宜居宜业
  • 清远连山:“七月香”万人戏水狂欢

  • 万人戏水狂欢,浪花飞溅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程,通讯员李先觉、关昊、钟宇韬摄影报道:8月22日,清远连山县城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民俗文化狂欢,2023广东(连山)“七月香”壮家戏水暨非遗民俗
  • 肃南:美美与共 与你牵手“七夕节”

  • 8月22日,肃南县组织开展了“百鹊筑桥 相约七夕”集体颁证活动,倡导婚事新办、喜事俭办的婚俗文化新风尚,推进婚俗改革、提倡零彩礼,让有情人能够摆脱物质的压力而终成眷属。本次
  • 女子举重小将朱林涵为驻马店夺得金牌

  • 驻报全媒体记者 张子豪 通讯员 王向阳8月22日下午,在刚刚结束的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举重比赛女子乙组+76公斤级比赛中,驻马店小将朱林涵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5公斤、总成绩21
  • 衡南县12万亩头茬再生稻喜获丰收

  • 眼下,衡南县12万亩再生稻迎来了头茬成熟期。8月21日,记者在该县泉湖镇双口村看到,当地种植户正在抢抓农时,组织农业机械全力开展机收,确保再生稻颗粒归仓。温艳秋是双口村的种粮
  • 7金,15银,43铜!再创历史最佳战绩

  •   近日,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第九届“互联网+”大赛)北京赛区总决赛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学生团队共获得市赛金奖7个、银奖15个、铜奖43
  • 湖南新宁县黄金瑶族乡:禁毒宣传到家门口

  • 本报讯(通讯员 鄢跃斌 雷良军 兰世川)为深入开展禁毒“六进”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的禁毒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近日,新宁县黄金瑶族乡禁毒办在该乡异地搬迁集中安
  • 突发!重型货车追尾小轿车

  • 据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网站消息,8月21日15时59分,王某某驾驶阜阳市临泉晶宫绿建节能建筑有限公司的皖KU5509号重型货车,沿317省道行驶至阜阳市阜南县许堂路口时,追尾正在等待红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重大利好!这些税,暂免征收!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今天(22日)发布公告,公布一批共六个有利于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政策执行至2025年或2027年底。全方位多层次支持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根
  • 名山区进入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公示名单

  •   8月21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名单的公示》,我市名山区榜上有名。  据了解,根据《关于开展天府旅
  • 启封非遗里的中国故事,品读城市中的龙母传说

  • 2023年8月18日,蛰伏三年的南国书香节终于在万众期待中回归,于广州琶洲会馆盛大开幕,精彩的展览、丰富的活动吸引了无数新朋旧友前往。8月22日下午,新世纪出版社在广东馆活动区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