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喜报!她们获得全国荣誉称号!

日期: 来源:复旦大学收集编辑:复旦大学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2023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名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副主任钱菊英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医护团队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年门诊量3500人次,年手术量1000台、累计手术量超15000台,这就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副主任,钱菊英。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和医学科普推广的她,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核心成员参与急救数百次;培养研究生50余名;围绕“冠心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影像学及微循环疾病”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参编“中国冠状动脉介入指南”、“血管内超声”等28余部指南和专家共识;深度研究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探索疾病机制并构建系统性诊疗体系;参与国产支架改良以及可降解支架研发、极大降低我国冠心病患者医疗支出,并创新性提出分子影像技术检测冠状动脉微栓子。

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奖励14项。共主持973重大专项课题、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上海市科委和卫计委等课题20余项。参与发表论文65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主译专著1部、参编专著及教材近20部;授权专利10项;被评为上海市科委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上海市“十佳医生”等;2016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获“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和“中国最美女医师”,2020年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2022年获“上海医务工匠”称号。

全国巾帼文明岗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红房子”医院。这是一家有着139年历史的专科医院,在中国妇产科奠基人王淑贞的引领下,创建了无数个国内第一。

纵深发展,妇科逐渐走上六个亚专科协同发展的道路。目前,妇科部共有375人,女性占比高达90.4%,在黄荷凤院士和院领导的带领下,妇科队伍发展壮大,人才辈出。从开腹,腔镜,3D,单孔到机器人手术,红房子93.1%的妇科手术为微创,是国内开展微创手术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医院之一。从生殖道畸形到盆底功能障碍、从良性疾病到恶性肿瘤,多项创新微创技术领先国内外,从“不留疤”到“保功能、保器官”,打造“红房子”微创“梦之队”。

团队尝试各种术式创新,近年来,妇科收治1000余例生殖道畸形患者。在华克勤教授带领下,先后完成多例创新手术,获国际同行认可。领衔成立国内首个子宫内膜病变多学科诊疗团队,每年收治全市44.3%的内膜癌患者,保育治疗完全缓解率达95%,较国际报道提升15%,妊娠率50%,处国际先进水平。内膜异位症团队带头人郭孙伟教授作为世界十大子宫内膜异位症专家之一,再次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团队首次提出ReTIAR假说,报道了神经和病灶之间的交互对话,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深部内异症的小鼠模型。成功在中国举办了第十四届世界内异症大会。黄荷凤院士领衔的生殖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疾病的配子/胚胎源性”新理论,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并进行临床转化,构建了体系完善的全链条遗传性出生缺陷临床防控平台。妇科部联合多学科团队,为复发、罕见患者提供精准诊疗。2021年,妇科MDT 为502位患者提供最佳诊治策略,宫颈癌复发率仅为3%。

以家国情怀尽显巾帼担当,疫情期间,妇科部积极投身社区核酸采样、公共卫生中心、四川、海南、重庆等地抗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展现新时代女性的责任担当。与此同时,“红房子”医院长期肩负国家队援边援外的重任,援非50年,19位巾帼英雄接力前行。从摩洛哥到巴基斯坦,从新疆到西藏,越是艰难越是勇毅。十一批医疗队,援滇之旅也从未停歇。立足上海,妇科部希望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将优质医疗下沉。为偏远地区女性服务,在深化医改中开拓创新,实现技术扶贫。

创作科普文章1000余篇,6本书籍、6集动漫,2部微电影和20集微视频,妇科部将对女性的关爱融入科普传播,聚焦女性全生命周期。打造科普好声音、康乃馨有约科普活动及青春期性教育讲师团等科普公益项目。医教研协同发展,近5年,各类全国和上海先进纷纷涌现,硕果累累,妇科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3项,发表SCI论文1334篇,各类授权专利194项。主持多中心合作项目60项,参与70项。参与37部指南制定,被国际指南引用5篇。百年初心不变,科技赋能未来,妇科部将继续为广大女性健康开垦灿烂而美好的服务。

连续10年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第一名,被誉为疑难感染病诊断“最高法院”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医护团队,是一个集临床医护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一体的优秀集体。团队成员女性占75%,其中高级职称女性占34%,团队中女性领导8位,占50%。凭借着知性沉稳、细腻敏锐的特点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的作用。每年收治各类感染病人约7000例次,门诊量为每年15万人次,院内外疑难危重感染病会诊人次8000人次/年,染科是院内工作量最为繁重的科室之一。

人类历史就是和传染病博弈的历史,而感染科医护人员与病人是“零距离接触”,成为感染人就意味每时每刻都是一次生与死考验。她们虽然是“母亲、妻子、女儿”,但从不轻易下火线,奋斗在传染病救治护理第一线,无论是非典、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还是新冠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处可见华山感染科医护人员的身影。新冠疫情2020年至今,团队人人奋勇当先,在医院抗疫任务重人手缺的困难条件下,感染科医护团队义不容辞派出57人奔赴武汉、海南、新疆、临港、定点收治医院、社区接种点驰援,其中女性医护40人,她们用行动践行着“面对疫情,感染人先上,党员先上”的信念。克服对陌生传染病的恐惧、防护装备的沉重、医疗习惯的差异,运用自己娴熟的传染病知识和技能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

知其病才能治好病,在邵凌云主任(女)带领下医护团队骨干在“华山感染”公众号、护理小分队微信号和各种媒体平台上用“听得懂的科普”为百姓解疑释惑。疫情暴发后又及时介绍新冠防疫知识、推广防控技术应用、倡导科学抗疫方法、传播战胜疫情信念。华山感染公众号关注人数直线上升,每篇文章阅读量均可超过10万,最大一篇超过2000万。

团队始终重视临床与科研结合,3年来,在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个,省部级课题2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个,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疫情期间,团队联合多家研究所及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重症新冠肺炎的临床病理免疫发病机制。联合开展新冠病毒PCR方法学的建立和临床应用,新冠病毒高通量测序方法学的建立和改进,以及病毒序列变异监测,推动了新冠病毒快速精准诊断在临床的应用。牵头开展了新冠肺炎中和抗体的临床研究。通过成果转化,及时推动了早期新冠肺炎上海专家共识的制定,推动了新型诊疗技术走向临床。成果获得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立足岗位,护理团队获得“五小”发明专利4项,并在上海市医务工会的星光计划和市总的上海优秀发明选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在同传染病战斗过程中最困难时刻最危险地方,处处可见华山感染科医护团队女性成员的身影,她们用116年华山医院特有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诠释着“为人群服务”的百年宗旨,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杰出贡献,向中国防疫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4095名华山女性,一个闪光的群体,她们以柔弱的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以超强的勇气直面病毒的肆虐,以坚韧的毅力守护万家灯火的安康。

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女性护士占到78%,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是一个充满朝气、创新学习、与时俱进的团结集体,近年来,在院领导、护理部的领导下,这支护理团队努力钻研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精湛的护理技能、温馨的人文关怀,为广大患者提供急诊优质护理服务。

疫情至今,护士们多次报名驰援武汉、金山公卫的医疗队,当申康中心下达了组建“各市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战斗队”的通知,短短10分钟内,全体护士都报名参加,每个人都做好了随时奔赴前线的准备。

急诊科是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守好医院大门,责无旁贷。发热预检、预检护士、接诊医生——三道关口层层把关,最大限度保证了急诊的防疫安全。在“大上海”疫情保卫战中,全体护士配合“气泡”式闭环管理,精诚合作,让急诊运转得有条不紊。脱水、发皮疹、肾结石...,有人妻子生产不能守护在旁,有人太过劳累以至于发水痘,但团队里毫无怨言,相互谦让轮休名额。疫情期间,科主任护士长根据疫情动态不断完善相关流程制度,强化培训考核。病人再多、工作再忙,遇到阳性病人也坚决不停诊,经常是连夜转移病人,开辟新战场连续作战,边消杀边接诊,即使是急性心梗、脑卒中的患者,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也确保畅通无阻,始终坚持“抢救为先,生命至上”的原则,为危重患者保驾护航。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护理优秀青年护士、静安区明星护士......队伍先后涌现出不少优秀护理人才。

封控期间,因疫情原因有些护理门诊无法正常开展,患者家属的求救电话打到了门办寻求帮助。为解决患者的燃眉之急,护士长带领骨干承担了压疮换药和更换胃管的任务,患者家属为了表示感谢,偷偷将礼金放在急诊,待护士长发现,家属早已离开医院,推脱无果后主动将礼金上交。

在工作之余,团队还发挥急诊特色,下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科普等活动,提高老百姓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基于工作实际,开设延续护理服务,先后获得申康党委系统的“创新医疗服务品牌”奖、复旦大学优秀医疗团队等称号。同时,还开展多项研究,先后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完成校局级课题5项,专利1项。急诊科护理队伍经历过汶川地震定点援建,世博会及多项重大赛事医疗保障任务,再到现今每年的进博会医疗保障任务,任务再重,事务再繁忙,只要是工作需要,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都是义不容辞投入到无声的战斗中去。

人生为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她们的梦想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信守着一名“E护天使”的承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充分装备自己,无谓艰险奋战在临床第一线,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好一名急诊护理人应尽的职责,为实现“和谐城市”保驾护航。

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

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

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

向获得荣誉的她们表示祝贺!

来源:上海发布、附属中山医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附属华山医院、附属华东医院

组稿:校融媒体中心

制图:吴宛璇

责编:章佩林

相关阅读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举办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   3月3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举办第三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本次大赛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竞赛内容包括网络评审、现场评审部分,根据
  • 关于新冠疫情,吴尊友最新发声!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未来的最终结局没有人能够作出非常准确的研判。从目前对新冠的认识和理解来看
  • 春天花美,成绩更美!

  • 2023年
    华农师生潜心科研攻关勇攀学术高峰在多个领域取得可喜进展快来看看吧! 王海洋团队 联合多家单位在《自然-遗传学》发表论文 生命科学学院王海洋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农业
  • 迎复苏稳开高走,旅游业探求“和合共生”

  • 如今,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国内旅游业和出境游正逐步有序恢复。    对于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有何最新研判?疫情在阻碍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对旅游业带来了哪些改变?数字化带
  • 碗面▪时光

  • 转眼间过了6个月在看着初夏特别蓝的天空特别白的云朵时碗面的余香还是会袅袅的勾勒云朵的边缘注定铭刻记忆的时光始于2020年春节期间突袭的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安稳祥泰的合
  • 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一地发布应急预案

  • 3月8日,西安市印发《西安市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加强对流感大流行的应对准备,指导和规范流感大流行的应急处置等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流感大流行对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保
  • 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此地发布应急预案

  • 3月8日,西安市印发《西安市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加强对流感大流行的应对准备,指导和规范流感大流行的应急处置等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流感大流行对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保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喜报!她们获得全国荣誉称号!

  •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2023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名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副主任钱菊英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复旦
  • 近4.5公斤!新疆军区总医院手术摘除罕见巨瘤

  •   天山网讯(记者 杨舒涵 通讯员 李依报道)提起脂肪瘤,有人会不自觉地摸一摸胳膊等部位几个蚕豆大的凸起物,但对患者潘女士来说,体内重达近4.5公斤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却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