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集中审议调研报告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政治理念、一种制度规范,更是一种政治行为的遵循。
2022年11月,宁明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宁明县企业界人大代表联络站+”模式,探索建立“宁明县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宣传教育实践边合区工作站”,旨在找准全过程人民民主“履职坐标”,创新举措,强化驻站人大代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建设,从各方面、全方位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有力保障,充分发挥驻站的30名自治区、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职能作用,全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宣传教育实践基地”。
代表深入企业调研
让民主权利全程落实
宁明县人大常委会依托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站平台,探索引导驻站人大代表“亮身份”,主动贴近基层、了解社情民意,不断推进全县厂矿企业建立“班组里的民主”“车间里的公开”“年会共商”等企业协商民主制度,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到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和实践中,不断满足选民和厂矿企业员工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保障选民和厂矿企业员工民主权利的全面实现。同时,依托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完善议事规则、理顺工作流程,推动代表为民履职常态化,不断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让选民和厂矿企业人士“有地方说话”“说了不白说”,及时把选民和厂矿企业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法定渠道和正当途径反映给各级党委、政府,推动办好民生实事,着力推动选民和厂矿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把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天然优势”转化为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实践优势”。
代表通过“智慧人大”与选民沟通“24小时不打烊”
让民主渠道全链畅通
宁明县人大常委会依托“有诉求,码上说”智慧平台,建立线上“云接访”机制,将民主管理工作和“数字工会”建设紧密融合,让选民和企业员工诉求“一键”直达全县企业界各级人大代表,促使人大代表与选民和厂矿企业员工的沟通联系多渠道、常态化,让选民和厂矿企业员工随时找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真正发挥民意表达“晴雨表”、调查研究“建议库”、问题反映“直通车”、代表述职“评议台”的作用。同时,始终将关切百姓民生、回应凭祥--宁明边合区企业诉求作为工作站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选民和企业员工的需要作为履职方向,探索建立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机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人民群众听得到声音、看得到身影、见得到行动、感受得到作用,使之成为汇聚选民和企业员工智慧的“蓄水池”,反映选民和企业员工诉求的“扬声器”。
代表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
让民主主体全员参与
宁明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贯穿于人大监督工作之中,自觉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监督方向,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升监督精准性,全面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加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拓展选民和厂矿企业员工参与民主管理路径,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同时,始终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原则和要求贯彻到监督工作全过程,在着力保障选民和厂矿企业员工参与劳动报酬、休息休假、保险福利等权益确定的基础上,推动凡涉及选民和厂矿企业员工切身利益的企业经营生产、改革发展的全部事项,都应有选民和厂矿企业员工参与的身影,确保在监督选题、审议、论证、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群众的声音,体现民情民愿,致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中越边境民族地区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