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今年以来多个重大文化项目投用落户:湘湖,不断扩大文化圈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沈听雨

杭州湘湖航拍。图源:视觉中国

11月15日至16日,“2023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在杭州举行。这个因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落户湘湖而得名的活动,让人们把目光再次聚焦湘湖。

今年以来,湘湖的文化气象日益浓厚。2月,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启用;6月,世界旅游博览馆开馆;10月,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演出项目落户湘湖签约仪式举行;11月,湘湖越界文旅情境体验式商业街区亮相;接下来,中国美术学院湘湖校区即将启用……

在湘湖,我们遇见的文化之美越来越多。跨越8000年岁月,湘湖正不断扩大自己的“文化圈”,努力成为杭州下一个文化地标。

人文之美处处可见

深秋的压湖山岛,淡淡的绿意夹杂着丝丝金黄,静谧浪漫。作为世界旅游联盟总部的组成部分,总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的世界旅游博览馆坐落于此。这座以旅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馆,以“会在风景中,食在山水间,享在湘湖畔,礼在新宋殿”为定位,集会议、展览、商业、餐饮等于一体,意在成为向全球展示中国旅游形象的重量级平台。

步入馆内,“书学之路——高校书法教育60周年成果展”正在展出,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参观。这是继6月开馆伊始迎来中国美院毕业展后,国美艺术再次在湘湖绽放。

中国美院与湘湖美美与共的相遇,不止于此。接下来,中国美院湘湖校区也即将启用。学院院长高世名表示,依托湘湖自然风貌与文化积淀,校区整体布局以“五院三馆四中心”为建设架构,将携手萧山,共同建设湘湖全域艺术人文景观,把湘湖打造成为诗情画意、人文荟萃、充满活力的新江南胜景。

如今,人文之美在湘湖处处可见。定山岛上,浙江省油画院落址于此。这个全省唯一的集油画创作、展览、理论研究、咨询、学术交流、精品收藏等于一体的艺术部门,在湘湖畔构建了行政办公、创作研究、展示、收藏等空间,致力于在这里打造一个国内外高端艺术人才集聚区。

距离约5公里外的湖山广场,经过汇编升级的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表演秀,以及“钱江潮涌”主火炬装置等亚运遗产,将于明年在这里精彩亮相。“依托湖光山色的映衬,演出将通过水雾、立体影像与表演结合,打造人在画中游的唯美景观。”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介绍,这台演出将在青山绿水中,借助宋韵文化的数字化演绎、湘湖底蕴的现代化表达,在新时代语境下,让千年宋韵与亚运精神实现“真流动、活传承”,开启全新的江南之美与亚运篇章。

一湖一世界。现在的湘湖,文化气象万千。

文化底蕴自古深厚

文化项目纷纷落户湘湖,并不意外。

湘湖北沿,有越王城遗址,距今2500多年,见证了“卧薪尝胆”的历史风云;隔水环山,有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世界上最早的独木之舟。从距今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开始生发,到越文化、宋文化、运河文化等等,湘湖的文化底蕴自古深厚,是文人、艺术家的向往之地。

“从南山路到之江,再到湘湖,美院的选址从来都是眼光独特。”谈及湘湖校区的落地,中国美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湘湖草木葳蕤、湖水浩渺,有着静谧、疏旷、淡远的野逸之趣。同时,跨湖桥遗址、越王城遗址、先照寺等历史遗迹,更是进一步丰富了这里的人文底蕴。我们希望通过湘湖校区这座贯古通今的国学门,推动文化旅游胜地与艺术教育高地融合发展。

优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是浙江省油画院选择落户湘湖的原因。

历史上,湘湖与西湖都是钱塘江的潟湖,但有着不同的景观与文化特色。明代文学家张岱在《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湘湖》中说,相比西湖的时尚俏丽,湘湖更像一个少女,充满了自然的野趣。

在浙江省油画院有关负责人看来,湘湖的秀丽风景和人文奇观,能为画家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在湖岛之间,正可以‘远望养蓄’,将诗情画意养在静室,养在舟楫,养在远山,养在日出先照,养在古寺洪钟,养在人与湖山相往返之隙。”

向“世界级”迈进

今年,萧山首次提出要将湘湖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区。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20年的综合开发和保护,以及世界旅游联盟总部、中国美术学院湘湖校区、浙江省油画院等众多优质资源的集聚落户,湘湖向“世界级”迈进,有了坚实的信心和基础。

比如,浙江省油画院落成后,院长常青曾表示,接下来将根据萧山地方文化特色,推出包含萧山元素的特色展览,同时以油画院为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油画精品展览,推动萧山乃至全省文化事业的发展。

又比如,中国美院湘湖校区计划以学院丰富的国画、书法和器物收藏为基础,汇聚海内外各方典藏资源,在湘湖设立中国历代书画珍品馆。

更重要的是,通过发挥这些文化地标的辐射作用,借助它们在人才、平台等方面的领航优势,将进一步助力湘湖打造诗情画意的文旅盛景,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人文高地。

当前,距离“世界级”的目标,湘湖仍有差距。比如,对历史人文的挖掘展示不够生动,跨湖桥文化等的社会知名度仍有待提升,部分景区还没有实现“流量”到“留人”的转变等。

对于湘湖而言,现在面临的是诸多机遇与挑战。而它不断扩大的“文化圈”,正通过打造系列看得见的文化传播新场景,把湘湖恬静悠远的灵性与野趣、悠久的历史文化根植到更多人心中。这些,都将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发展的能量,助力湘湖向“世界级”迈进。


相关阅读

  • 2023年苏作文创峰会在吴文化博物馆正式启幕!

  • “天下工艺看苏州,苏作精华在吴中。”11月16日上午,2023年苏作文创峰会在吴文化博物馆正式启幕,本届峰会继续以“苏作天工、根植吴中”为主题。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 明年5月投用!青岛唐岛湾文化艺术中心雏形初现

  • 近日,西海岸新区唐岛湾文化艺术中心项目钢结构实现场内区域最终提升,进入了全速推进建设阶段,按计划将于明年5月建成投用。16日,记者来到位于银沙滩路的唐岛湾文化艺术中心项目
  • 第四届长三角文博会开幕!贵州展馆亮点多

  •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 (本网记者 熊茜雯) 11月16日上午,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贵州主题展馆人气满满。长三角文博会贵州展馆贵州展馆充
  • 省级示范基地为文化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加速推进文旅产业载体建设,引导各类文化产业园(基地)打造创意集聚区、创业新空间、创新加速器。近日,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和培育对象名单“出炉
  • 非遗泥人会“唱歌”

  • 家门口的文化氛围多用心?咱去看唐山玉田推陈出新。“特别近!就5分钟的道儿,就到咱们县文化馆,跟着学泥人,这个可是咱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爱好者王健忠说。都说这泥人
  • 齐河:文化先行官助力精神共富

  • 引入社会力量、聘请专业人员、深挖地域文化……齐河县创新实施“文化先行官”项目——文化先行官助力精神共富广场上歌舞飞扬,培训室里课程多样,在齐河县祝阿镇望岱社区新时代
  • 昆明这所学校的小朋友过节啦,“体育”节!

  • “看这看这,3道的选手胸口先撞线,她是第一。”几位裁判反复观看视频确认,3道选手张晓苒率先撞线,获得女子50米跑预赛第一小组第一。这是哪个大赛上的一幕?其实,这一幕发生在昆明滇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17金15银14铜 学青会福州市代表团获佳绩

  • 15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简称“学青会”)在广西落下帷幕。本届学青会,福州市代表团派出235名运动员参加22个大项、120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17金、15银、14铜,在公开组69个参
  • 丹春社区:化解矛盾纠纷 守护邻里和谐

  • 近日,北山街道丹春社区调解员成功调解了一起名仕苑小区因损坏赔偿而造成邻里矛盾纠纷的事件。据了解,自2022年8月起,纠纷双方因漏水赔偿问题多次发生争执,经过一年多时间事情毫
  • 福清用“四下基层”之钥开启百姓“幸福门”

  • 找准急难愁盼 答好一线考题福清用“四下基层”之钥开启百姓“幸福门”一场场接地气的政策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次次深入细致的走访调研,让基层群众遇到的
  • 在时代风云中读懂茅盾

  • 潮新闻 记者 朱平11月19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将在茅盾故乡桐乡乌镇举行。前不久,茅盾资深研究者钟桂松的新作《茅盾传》,为世人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茅盾形
  • 首期“碳减排五十人论坛”聚焦中国碳减排策略

  •  中新网北京11月16日电 题:首期“碳减排五十人论坛”聚焦中国碳减排策略  中新财经记者 刘育英  11月16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的“碳减排五十人论坛”在北京召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