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区县奋进正当时丨“美丽小西湖” 幸福在路上

日期: 来源:乐山发布收集编辑:乐山发布

  乐山新闻网记者 徐珍 黄海博

  绿色大硅谷,美丽小西湖,幸福五通桥。

  产业发展,经济增长,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近年来,五通桥区千方百计办好民生实事,发展社会事业,用一个个民生项目、一件件民生实事组成的“给力”“套餐”直击百姓心坎,让当地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破“旧”立“新”

  城市建设正升级

  “变”是夏日五通桥的关键字:涌斯江两岸围挡林立,污水管网建设如火如荼;老旧小区内吊车伸长手臂,外立面改造有序推进;各大重点民生项目现场,机械轰鸣,施工正酣……整个五通桥,处处是大干快干的火热场景,全力绘制着“幸福五通桥”的新图景。

  白底、红墙、青瓦,主体颜色以红、白、灰色为主,根据不同的建筑搭配出不同的视觉效果。美丽小西湖的幸福之路首先聚焦群众居住环境。

  老旧小区改造,关键在于能否改到居民群众的心里去。

  走进市建会小区,红灰相间的外墙砖造型传承着中式情怀,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建筑新了,环境美了,每个角落都散发着“年轻”的气息。

焕然一新的部分老城片区 摄影:章綦


  “我们小区完全是焕然一新,外有‘颜值’、内有‘气质’,就像住进了新房,很不错。”居民张秀群开心地说道,小区改造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变”的不止于住,体现在细节的方方面面。

  “目前省道104线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的是文化路和佑君街的收尾工作,整个项目完成了95% 。”五通桥老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经理杨良武介绍,项目总共投资约1.2亿,将惠及居民近5000户。“老城片区城市更新的‘菜单’还包括雨污分类收集、市政设施改造等,都是根据群众心声形成的‘清单’。”

  从“美”到“畅”

  百姓腰包鼓起来

  满山“杏林李”,只为迎客来。

  眼下正值李子成熟的季节,五通桥区金山镇杏林村第七届李子采摘节火热进行中。一颗颗饱满、脆甜的李子引得众多游客光顾,为村里带来“流量”的同时,也鼓足了村民的腰包。

杏林村第七届李子采摘节 五通桥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现在正是吃李子的时节,我们的李子一车车往市场拉,游客也络绎不绝往这走,根本不愁卖。”杏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袁桢霞表示,目前,全村李子种植规模达到4500余亩,向周边辐射近万亩,产出包括五月脆、蜂糖李、茵红李等品种,注册有“杏林春”“乡思李”等品牌。2022年,杏林村李子产量450万斤,吸引近40余万游客前来赏花踏青,旅游综合收入达1500余万元。

  杏林村因“李”而甜,青龙村则因“路”而畅。

  在竹根镇青龙村,旅游环线道路路面宽敞,大小车辆来来往往,穿梭在连片成林的特色林木中,一条条“通畅、安全、舒适、美丽”的农村公路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铺就了村民的幸福之路。

  “去年年底,‘家门口’的道路拓宽了整整一倍,联通全村组的路网也相继通车,今年上半年,我们的游客量剧增,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一倍。”青龙村5组村民赵文学笑意盈盈,自从全村道路“白改黑”完工以来,通过“民宿+乡村旅游”的方式,农户营收节节高升。

  行走在美丽宜人、业兴人和、一域丰沃的新乡村,村民们的幸福洋溢在脸上,荡漾在心里。

  增“暖”提“质”

  民生幸福底子牢

  民生项目建设的奋勇争先,体现着一个地方的暖意。

  日前,从五通桥区精神病医院基层精神卫生防治能力提升项目现场传来消息:项目已完成主体封顶,正在进行综合楼、办公楼及辅助用房的装饰装修、绿化总平,目标进度超计划完成,预计11月基本竣工,2024年初投入运营。

金山镇中心卫生院基层防治和危急重症能力提升项目 摄影:曾志红

  卫生健康,是民生大事,做好了能够有效增加群众“暖意”。

  当前,五通桥区以建设全市卫生健康强区为目标总揽,以创等升级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质发展为核心,正加快推进一批医疗卫生新建项目建设。便捷性上,通过“掌上卫健”App 为居民提供预约挂号、网络缴费、全生命周期档案查询、健康咨询等服务,逐步实现预防、发现、治疗、随访、健康管理全过程智能服务模式。

  教育事业,同样在项目建设的引领下提质。

  冠英幼儿园项目推进顺利,将于7月中旬完工,今年9月将全新亮相,为全区的学龄前儿童提供360个学位,满足幼儿学习和游戏的需要。

  项目带来的是学校布局优化、办学条件提升。预计到2025年,五通桥将投入资金约7亿元,新建冠英幼儿园、通材小学、通材中学等3所学校;改(扩)建城南幼儿园、五通桥中学等2所学校;新增班级122个,新增学位5370个。

  “幸福五通桥”筑牢了民生底色。

  公共服务普惠均衡稳步推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三千”工程深入实施,提标发放高龄津贴,“一老一小”、困难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帮扶机制逐步完善……通过全力实现少有良教、病有良医、住有良居、民有良业、老有良养、生态良好“六良”目标,五通桥的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质感”。

  以“幸福”的名义,“美丽小西湖”的奋进之路越发清晰。

相关阅读

  • 湖南新宁:精准安全发放民生资金

  • 本报讯(通讯员 杨坚 谭龙 肖坤城 李小安)“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真是雪中送炭!”5月29日,家住湖南省新宁县金石镇金木村的付某,在县民政局和乡镇民政工作人员走访时表示。近日,她的
  • 羡慕!洛城这个村,年年发福利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有所养,既是关系社会发展全局与和谐稳定的“国之大者”,又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小确幸”。“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我们村所追求的,就是用实实在在的举
  • 德化:黑李已成熟 赶紧去盘它

  • 俗话说,春赏李花夏摘果,每年6月中下旬,又到吃李子的时候啦! 日前,上涌镇桂格村的黑李进入成熟期,果实缀满枝干,颗颗饱满硕大,宛如亮丽的黑色宝石。微风吹拂,空气中弥散着
  • 龙广镇佳皂村130亩大红袍李子成熟上市啦!

  •   眼下,正值大红袍李子丰收季,义龙新区龙广镇佳皂村的130亩大红袍李子也迎来了采摘期。  走进龙广镇佳皂村大红袍李子种植基地,朱黄相间的大红袍李子挂满枝头,吸引了过往群
  • 贴心为老 绘就最美夕阳红

  • 济宁市鱼台县谷亭街道演武坡村的老人在幸福食堂就餐掌上济宁讯(记者 万德龙 通讯员 谢劼)美味的饭菜、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方便快捷的休闲生活圈、贴心的养老服务……在鱼台,
  • “幸福食堂”吃出幸福味儿

  •   近日,在五莲县松柏镇北山前片区“幸福食堂”里,老人们围坐在餐桌前,一边享用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开心地话着家常。  “我们在这个幸福食堂吃得可好哩。平时就我一个人,每天就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区县奋进正当时丨“美丽小西湖” 幸福在路上

  •   乐山新闻网记者 徐珍 黄海博  绿色大硅谷,美丽小西湖,幸福五通桥。  产业发展,经济增长,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近年来,五通
  • 贵州省第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贵阳举办

  • 6月27日,贵州省第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贵阳市观山湖区隆重开幕。此次大赛开展的选拔赛、预赛累计达1000余场次,共5万余人次参赛,这是该省比赛规模最大、竞赛项目最多的
  • 从业35载即将退休班主任最后一次送考

  • “带完这届,我已经带10届学生了,送走这届学生我也退休了,祝愿孩子们稳定发挥,取得更好的成绩,一路花开,前程似锦,心想事成,中考大捷!”6月27日,在沥沥细雨中,穿着印有“金榜题名”红衣
  • 城管队员积极营造良好考试环境

  • 为给广大考生营造一个安静有序的考试环境,延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再次启动“护考模式”,继续以优质的服务、优先的保障,为赴考的学生们提供全天候动态服务,全心守护莘莘学子的
  • 河南史前文化谱系与文明化进程

  • 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及其团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掘,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河南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掘与研究由此起步。百余年来,经过中国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河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