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文化馆在市文化和旅游局正确领导下,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进非遗调查,摸清全市非遗保护传承现状。2022年,市文化馆组成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组对全市范围内200余项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调研,全面摸清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状况与保护现状,并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为今后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对全市民间舞蹈进行了全面普查,系统梳理、全面记录了33个民间舞蹈项目、16名代表性民间舞蹈艺人的珍贵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
民间舞蹈普查
搭建展示平台,精心组织大型非遗展览活动。策划组织“琉光璃彩”—山东(淄博)琉璃精品展。6月10日至7月23日,“琉光璃彩”——山东(淄博)琉璃精品展在省文化馆盛大展出,此次展览遴选出琉璃精品100余件,用实物及现场展示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淄博琉璃的艺术魅力。组织协办“时间的果实”河和之契——陶瓷˙琉璃˙茶中国非遗精品展活动。加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精选出百余件展品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展出,向国际社会宣传非遗保护成果。组织参加“迎春纳福 虎虎生威”山东手造——虎文化创意衍生品展览,市文化馆选送的24件作品全部入选,入选数量居全省首位,同时荣获优秀组织奖。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参加2023年山东省非遗月期间相关活动,组织征集70余件套非遗文献及出版物参加山东省文化馆举办的“非遗二十年”非遗文献展。精选我市10家非遗工坊、19件作品参加山东省文化馆举办的“山东省非遗工坊精品展”。组织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山东省“冬游齐鲁——不可不来”非遗好品推荐活动,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消费信心,发挥文化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琉光璃彩”—山东(淄博)琉璃精品展
组织非遗进校园,开展“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贯彻落实山东省文化馆“讲给孩子们的非遗公开课”品牌活动,全年开展进校园活动40余次,让“非遗”逐渐走入孩子们的课余生活,通过学习、互动、体验,全面激活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让非遗技艺在青少年中有更多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其中高新区二小演唱的聊斋俚曲《金纽丝》荣获淄博市百灵艺术节一等奖。
非遗进校园
组织非遗进社区,让非遗融入群众日常生活。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世纪花园社区等开展大讲堂活动,让非遗真正融入居民群众的生活,达到“活态”传承的效果,增强人民群众对非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
淄博市非遗大讲堂走进世纪花园社区
组织非遗研学,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市文化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接待多场次幼儿园、中小学参观研学活动,打卡非遗研学之旅,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感受非遗艺术魅力的平台。
非遗研学游
完善非遗记录,让非遗文化实现永续发展。综合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对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实施全面记录。完成《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编纂和淄博市省级非遗传承人记录片拍摄前期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