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网上侵权假冒犯罪

日期: 来源:青海普法收集编辑:青海普法

  今年6月,重庆市公安机关在开展“惠民利企”调研走访中获得线索,经侦办,一举破获涉及包材印制、产品生产、仓储运输、网店销售等全链条犯罪的“9·15”制售假冒品牌灯具案,成功打掉犯罪窝点13处,现场查扣生产流水线6条、假冒国内外品牌照明灯具9万余套、各类包装材料28万余套。

  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消费领域制假售假犯罪活动向网上转移,损害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网络消费环境。对此,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紧盯消费者诉求集中的食品、药品、燃气具、电气设备、消防产品等关系群众健康安全的民生领域制假售假犯罪活动,主动出击、打早打小,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今年以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昆仑2023”等专项行动,持续依法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假冒犯罪活动。截至目前,共破获相关案件1700余起,集中打掉一批利用网购模式进行欺诈式售假的犯罪团伙,切实维护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着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购物消费环境。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持续深入推进“昆仑2023”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各类侵权假冒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持续加大整治力度,不断健全完善打击犯罪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和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切实维护消费市场秩序,为保障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公安力量。

  公安机关提示广大消费者,在“双11”网上购物高峰期,要增强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选择正规平台,按需理性消费,警惕促销套路,谨防消费陷阱。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9日 11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青海普法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阅读

  • “双十一”购物 | 要实惠更要识伪辨伪

  • “双十一”将至,“预付满减”“限时秒杀”“瓜分现金红包”等优惠活动多多,各类电信诈骗也花样层出。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负责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的工作人员提示消
  • 厉害!保山这位民警一月内在两次大赛中获奖

  • 2023年10月8日至10月19日全省公安机关最小作战单元狙击手教官培训及比武活动在红河州公安局警务技能训练基地举办,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警张西鹏在代表保山市公
  • 寒流来袭,羽绒服销售爆火,羽绒服又要涨价了?

  • 曾几何时,羽绒服作为冬天过冬的重要服饰,不过羽绒服作为一种过冬服装一直以来价格也都不算贵,直到前几年在加拿大鹅和Moncler的带领下,羽绒服掀起了一轮涨价潮,最近寒流再度来袭,
  • 防范“网络购物退货退款”骗术,中消协提示→

  •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防范“网络购物退货退款”骗术中消协7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防范“网络购物退货退款”骗术,即不法分子以平台退货退款名义实施诈骗活动。据中消协介绍,有
  • 这届“双11”,拼价格更拼质量

  •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今年‘双11’,你买了什么?”在深秋的长沙街头,这样的对话不时出现。距离11月11日只有两天,一年一度的消费盛宴如约而至。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消费
  • “双十一”购物,要实惠更要识伪辨伪

  • “双十一”将至,“预付满减”“限时秒杀”“瓜分现金红包”等优惠活动多多,各类电信诈骗也花样层出。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负责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的工作人员提示消
  • 免费升级手机套餐?当心电信行业营销套路!

  • 升级容易降级难,业务开通容易取消难免费升级手机套餐?当心电信行业营销套路!“最近频频接到电信运营商外包公司客服打来的电话,让我升级套餐。一开始说升级套餐金额不变,每月还多
  • 山西发布“双11”消费警示:直播购物要理性

  •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随着“双11”的临近,很多商家开始了各种眼花缭乱的促销。为了减少消费纠纷,做到维权关口前移,11月8日,山西省消费者协会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网上侵权假冒犯罪

  •   今年6月,重庆市公安机关在开展“惠民利企”调研走访中获得线索,经侦办,一举破获涉及包材印制、产品生产、仓储运输、网店销售等全链条犯罪的“9·15”制售假冒品牌灯具案,成
  • 签约主播违约,直播平台如何维权?

  • 李律师:  您好,我司是一家互娱文化公司,创建了自己的网络直播平台。我司为平台招募主播时,与主播及其经纪公司签订了《主播独家合作协议》,协议约定:未经我司同意,签约主播在直播
  • 成都发布保障性租赁住房风险提示

  • 11月9日,记者获悉,由于在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下简称保租房)资格申请、项目登记、选房配租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和个人对保租房进行虚假宣传,导致部分申请人上当受骗。为避免申请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