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看见运河:一次旅行,寻找运河新故事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沈听雨

“新马可·波罗”们身着汉服,在大运河杭州段岸边学习昆曲。主办方供图

700多年前,来自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元大都出发南下,沿着京杭大运河到达杭州。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一群当代“马可·波罗”带着对历史的敬仰与好奇,从北京通州大光楼码头出发,沿途走进运河人家、体验运河文化,最终抵达杭州。

这是由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五方合作机制”主办的2024京杭对话“千年运河千里行”采风活动,以“你好!大运河”为主题,意在向世界展示运河的蝶变、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魅力。

旅途中,“新马可·波罗”们登上游船,欣赏运河美景,聆听京东大鼓《通州味》表演,走访扬州的马可·波罗纪念馆、扬州非遗珍宝馆,并在杭州的西湖六公园、小河历史文化街区、拱宸桥等地参观留念,寻找当代的运河新故事。在西湖六公园的马可·波罗塑像前,“新马可·波罗”们还换上精美的汉服,向这位连接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使者致敬。

一路上,大家不断被大运河的风光和活力感染。

“新马可·波罗”们在杭州采风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意大利汉学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外籍专家麦克雷一直从事中意文化交流工作。他表示,虽然马可·波罗当年所见场景只能在书里看到,但自己今天看到了大运河的新风貌,中国既保持着千年历史,又取得了巨大进步,让人震撼。

浙江科技大学的意大利留学生露西娅坦言此次收获满满。行走在大运河畔时,她把宋代簪花插在头上,两颊贴上“珍珠妆”,腕间还系着茉莉花手串,“我听着马可·波罗的故事长大,我的人生清单里有一项就是来一趟中国。”这次在杭州,她体验了全套汉服妆造,以及昆曲、运河民俗画等,还登上游船欣赏了运河两岸风光,这让她不禁感慨:“大运河真令人沉醉。”

意大利网红博主瑞丽在运河画派创始人吴理人的指导下,画了一幅以拱宸桥为主题的中国画。“这是我第一次学中国画,很有意思。”她告诉记者,要把这幅画带回意大利给爸妈看看,让他们通过画作感受运河风景。

瑞丽说,虽然自己已在杭州生活多年并在此成家立业,但对大运河的了解很少,此次活动让她近距离体验了运河人一天的日常生活,对大运河文化、民俗、美食有了更多了解。曾经,马可·波罗来到杭州并通过一篇游记告诉了全世界大运河之美、中国之美,作为一名以镜头记录中国壮美山河、风土人情的短视频博主,她也希望通过自己拍摄的短视频,吸引更多人到中国、到杭州,深入了解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

生活在运河边的人们,也见证着运河的升级蝶变。

赵义强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州运河船工号子”第四代传承人,从小在运河边长大。于他而言,船工号子既是代代相传的劳动技能,也象征着船工吃苦耐劳的精气神。他说,以前的运河船工号子是劳动、是生存,如今再喊起这号子,更多的是记忆、是文化。

坐落在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觅会”主理人周意,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很喜欢大运河畔的烟火气。她说:“小时候到现在,运河区域的环境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街区居民生活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更重要的是,运河文化有了更多展示和传播平台。”现在,她也通过自主创业成为了运河文化的推广者。

十年间,大运河已发生巨变,景色更美了,两岸生活也更有活力了。这趟旅程,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新时代大运河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看见运河:一位作家,串起千年运河的乡愁

  • 潮新闻 记者 朱平从空中俯瞰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两岸。潮新闻记者 董旭明 拍友 鲍圣慧 摄汤汤运河水,沟通了南北,串起了古今。这条世界上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蜿蜒近3200公里,跨越
  • MM三人行| 申遗十周年,如何读懂大运河

  • 运河之水浸润南北,不仅沟通南北经济,更是对文化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一转眼,大运河这一活着的流动遗产申遗成功已过十年。宋峤摄影申遗十周年,读懂大运河要如何解读运河文化,这些
  • 好客山东,欢迎更多“马可·波罗”

  • 6月5日,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解读了《山东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一次性推出了16条举措。比如,允许外国游客使用境外手机号码注册支付宝、微信支
  • 看见运河:一个展览,看见运河在刷新

  • 潮新闻 记者 陈黎明 叶怡霖运河艚船模型。潮新闻记者 董旭明 拍友 鲍圣慧 摄一条运河贯通南北,千年水脉通古达今。走进大运河杭钢公园焦炉艺术中心,“千年国脉 古韵今辉——浙
  • 何以宁波 河海对话 | 历史影像中的运河宁波段

  • 帆樯络绎,舳舻千里。这是一条贯穿中国南北经济动脉的生命之河,也是联通古今、富含人类情感记忆的文化长河。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
  • 何以宁波·河海对话|历史影像中的运河宁波段

  • 悠悠河水,巍巍帆樯,曾经是摇漾在运河宁波段的日常。时移世易,今人对运河曾经的繁华或已淡忘,但幸运的是,宁波作为近代化起步较早的城市,保留下一批早期影像,城门、舟船、风帆、河道
  • 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市集启幕

  • 6月15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系列活动——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市集暨第十一届中国大运河庙会,在杭州大运河畔拉开序幕。这场为期4天的大运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看见运河:一次旅行,寻找运河新故事

  • 潮新闻 记者 沈听雨“新马可·波罗”们身着汉服,在大运河杭州段岸边学习昆曲。主办方供图700多年前,来自意大利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元大都出发南下,沿着京杭大运河到达杭
  • 潮声丨地铁静音车厢试点,“噪音之争”如何解?

  • 潮新闻 执笔 姜晓蓉 谢甜泉进入地铁或高铁车厢,电子设备声音不能外放,说话要压低声音……这样的“静音车厢”,你期待吗?日前,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试点推行静音车厢,引发不少网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