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2023农城论剑|乔志伟:数字化赋能 加快打通农业全产业链

日期: 来源:农业科技报收集编辑:农业科技报

2023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涉农企业家论坛现场

为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8月19日,2023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设立的涉农企业家论坛专场于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本次论坛以“建设农业强国 校企共谋未来”为主题,打造农企经验交流、汇聚农企发展资源的高质量平台,更好发挥涉农企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京东农场创始人、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主任乔志伟参与讨论交流,共同探索校企联合的农业强国之路。

作为在互联网企业里做农业的第一人,论坛上,乔志伟观点明确。他认为,作为农业从业者,或者从事农业相关研究的人,也要考虑供给侧改革。要考虑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农产品,而非是“我种出什么,你就吃什么”或者“我种什么,我就卖给你什么”。

目前经济作物大量过剩,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作为企业,原有的模式是撕裂的,种出好东西卖不出好价格,优质不优价;作为消费者,花了大价格买不到好的农产品。

“所以我们做京东农场的初衷,就是希望把优质的农产品卖出优价。”乔志伟表示,在做京东农场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讨研究,如何借助现在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这个问题。京东农场想打通每一个链的数字化,把在用药、用肥、深耕等环节所做的数字化,实现在产品销售端,这是产品生命周期的背书。

“用这样的方式去做商品页宣传,消费者是认可的,买这个农产品是爆的。”乔志伟举例,京东农场在山东的一个桃子基地,把桃子的全生命周期种植管理数字化,给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去看;在农垦集团,农播是一季小麦加一季油菜,把它们的全生命周期录制生成一个视频短片播出来。我们做京东农场后期,不完全跟企业主合作,开始跟政府合作,做整个县域的产业规划,产地仓做了,储存做了,物流做了,供应链直接进入京东的物流体系。

对于消费者来说,我花一分钱,买到一分产品。对于生产者来说,我种出一分好产品,要有一分好回报。否则,不可持续。从供给侧改革这个角度来讲,数字化或许是一个抓手,一个切入口,能够把种植端和消费端做好的链接。

论坛上,京东农场创始人、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主任乔志伟发言

“京东在农业版块的探索,也是想给政策上和学术上的研究提供一些案例。”乔志伟说,更重要的还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如何做一些尝试,做一些带动,二是院校如何和产业链或消费者结合起来,做一些研究性的东西。

“对于西农经管学院来讲,你们学的是管理,学是是农业,一定是能够把链条串起来的人才。”乔志伟说,对于学生来讲,乡村振兴里所缺失的和需要的人才,不见必须懂得怎么把病虫害防治好、怎么把地种好,但需要懂得链条,懂得如何包装产品,如何做直播,需要这样的人参与到农业的前端。现在的农业里,很多人是种植者,不是经营者。农经类的学生,恰恰是能给他们输入经营理念或经营能力的人。在职业院校里面,产教融合这块,需要培育一批特别实用的,能够帮助农业前端的人才。

2018年4月,京东成立智慧农业共同体,京东农场概念首次亮相,针对高品质农产品,还将直接利用京东物流、冷链仓储等缩短流通环节,实现直接从田间到餐桌的“京造”模式。同时首次公布了整套业务流程,确立了从信任树立、标准建立、技术输出、品牌赋能和销售驱动“五位一体”的运营模式。京东农场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17家高标准合作示范农场的建设,京品源旗舰店也在京东商城主站上线,京东农场携手合作伙伴,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在2019年期间重点扶持了以“呼伦贝尔呼垦源”芥花油、“五常大米”“蒙清小香米”“辛集皇冠梨”“陕西黄陵桥山红苹果”等为代表的一批高品质农产品品牌,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京东农场项目利用京东集团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方面技术能力,营销渠道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正在积极推动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化为代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供应链上来看,生产端、加工端必然要回归到销售端。没有一个好的品牌,没有一个有前景的市场,这个产业也不会有好的前途。在此,京东农场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解答。既有数字科技,又有终端营销,还有品牌营造,京农农场在校企合作方面,有更多经验和体会。”论坛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孔荣作为主持人,对京东农场如此评价。

全媒体记者 郭媛媛


相关阅读

  • 桓台县首个村级供销社揭牌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李群鼓乐齐鸣喜迎八方宾客,渔洋故里尽享泓基悦色。8月20日,“乡村好时节·Let's购主题年”泓基农业第六届渔洋紫葡萄节暨崔楼村供销社
  • “荷花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入列市级项目

  •   记者 金旭 通讯员 范巧灵   近日,记者从县市场监管局获悉,宁波台洞纳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荷花栽培标准化示范区”被列入2023年度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 灾后重建 播“种”希望

  • 把损失夺回来,把希望种下去。 河北新闻联播报道,石家庄井陉县在洪涝过后就一边组织村民开展自救,一边发种子、送技术,争取最大程度降低老百姓损失。 “灾情
  • 广东农工商:服务推普促振兴

  • 为助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3年8月,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组建“广大&精微”实践团,深入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徐闻境内的广东农垦红星农场
  • 百亿大项目“光速”落地青岛始末

  • “未来满产后,全球每新增十部手机,至少有一部手机的显示模组产自青岛西海岸;全球每新增五台显示器,就有一台显示器的显示模组来自青岛西海岸。”京东方青岛区域办总经理于永烈在
  • 东平县梯门镇: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 去年以来,东平县梯门镇以富民强村为目标,坚定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路子不动摇,帮助广大农户种出了美好生活,走上了产业振兴之路。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梯门镇按照“发展一
  • 如何传承正在消逝的农耕文化?专家有话说

  • ◎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周智慧 整理◎本文责编/张蓓蕾在广东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南粤农耕文化有哪些特质与内容?如何传承与创新?在此次调研过程中,调研组邀请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聚焦区委全会 | 扩大开放办区 实现更大突破

  •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临潼区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上获悉,今年以来,临潼区始终坚持开放办区,践行“创新是第一动力、改革是关键一招、开放是必由之路”,打开了新天地,培育了新优势,开辟了新
  • 金冢子镇以政务公开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惠企便民服务水平,金冢子镇坚持以政务公开为依托,在政务信息公开上下足“绣花功夫”,做足精细文章,全面促进惠企政策在镇区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
  • 淄川:柳泉市集“圈”人气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侯林聊斋文创挂件、罗村道口咸菜、西河煎饼、七河香菇、陶瓷琉璃摆件……8月20日,淄川区蒲家村古村东门外柳泉市集上,琳琅满目的淄川特产
  • 【告知】关于居民养老金发放的友情提示

  • 各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由银行代发,每月下旬按时发放。本人可持待遇发放的银行卡到相关银行网点ATM机自助查询,或到银行柜台打印银行流水核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