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封面评论 | 气温低可不穿校服,契合“校服服务学生”的价值本质

日期: 来源:封面新闻收集编辑:封面新闻

□蒋璟璟

近日,寒潮横扫我国,北方多地最低温打破历史同期纪录,中东部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寒冷,孩子们的校服该怎么穿搭成了困扰家长们的一个问题。“校服必须外穿学生肿成轮胎人”“穿上校服变法式小面包”等成了网络热议话题。针对此事,福建、浙江等地陆续明确:请各校园提醒学生做好防寒保暖,不可强制学生必须穿校服或者制服入校,保暖最重要。(央视)

寒冬天气,校服怎么穿?这看似是个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可是由于牵涉的群体众多,因而也就成了个大问题。一般来说,校服比较单薄,保暖性比较差,如果学生在校服里面添加羽绒服等保暖衣服,校服可能裹不上,即使勉强裹上,也不美观,有人调侃“像‘粽子’和‘面包’”。当然,美观与否还是次要,穿校服变“小面包”,由于难免紧勒、束缚感强,本身就是极其不舒适的。更有甚者,为了符合要求把校服“塞”上身,很可能牺牲保暖,这就属于因小失大了。

关于冬季的校服穿着原则,多地教育部门近来密集表态,“气温低可不穿校服”“寒天保暖最重要”。应该说,这并不是什么新通知,而不过是又一次的重申。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校服的规范与检查,更多属于学校自主管理的范畴。职能部门一般只会就此给出原则性、笼统性的倡议,至于说日常的具体实践,则是交由校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是从现实反馈来看,还是有一部分学校管理者,机械、教条地执行所谓上级要求,而没有从学生切身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动态灵活地调整着装要求。

需要厘清的是,无论是要求学生穿校服,还是强调“气温低可不穿校服”,最基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更好地服务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平时要求“穿校服”,是为了营造一种严肃性、秩序感,减少奇装异服、选择困难、攀比心态对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扰动;而在严寒天气“可不穿校服”,则是为了让学生都能保持一个暖和、舒适的状态,从而能够更好地投入校园生活和日常学习……某些学校只看到“校服”的形式存在,而忽略了“校服”背后的价值本质,自然难免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决定。

校服的使用规范,始终是以学生的利益为核心考量的。倘若真正以学生为本、设身处地为之考虑,那么在不同场景下,校服的穿与不穿,就不会是一个无所适从的难题。

相关阅读

  • 遂宁船山:桂花学校关爱留守学生

  • 爱心护航,童年无忧。近日,遂宁市船山区桂花学校志愿者为留守学生赠送学习用品,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等情况,寄语学生们珍惜美好时光、心怀感恩,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 “老虎老师”的尽美课堂

  • 沈虎跃老师17年前,年轻的沈虎跃指导的高二学生沈才立在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摘获金牌。这一成绩对于镇海中学来说,是校史上第一枚学科奥赛金牌,对于浙江省数学界来说,这是
  • 数九、画九、写九,小学生体验数学之趣

  •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实习生 刘雪琪 赵颖 郭临尔为了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丰富学习生活,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近期,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小学数学老师王军霞带着三年
  • 酒泉市财政局: 应助尽助 应补尽补 圆学子求学梦

  • 今年以来,酒泉市财政局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学生资助政策,筹措经费、加大投入,积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保障体系,实现了应助尽助、应补尽补。积极筹措财政资金,规范管理各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快递”办理户籍业务 老人感动到热泪盈眶

  • 近日,井陉县公安局上安派出所收到一封从四川寄来的感谢信。信是四川省七旬老人黄盛英发来的,她在信中深情感谢派出所民辅警的细致工作和周到服务,直言自己被感动得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