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赓续铁人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玉门:整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现代循环农业发展

日期: 来源:玉门发布收集编辑:玉门发布

玉门镇是典型的城郊乡镇,全镇辖南门、东渠、代家滩3个行政村及1个沙梁子社区, 22个村(居)民小组,有人口3885户12435人,辖区面积939.37平方公里。自2020年开始至今,玉门镇率先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整村整组推进,全镇2.8万亩耕地整建制建成高标准农田,并实现整建制土地流转。在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玉门镇采取“先流转后整治”的方式,整体规划、统一实施、成片整理,将全镇9300块小地块平整成380块大地块。经过公开招标整体交由农业公司种植经营,实现小农分散种植向规模化经营转变、田间管理向公司管理转变,达到了“产业规模化、耕种机械化、水肥精准化、产品标准化”的发展目标,建成了整镇推进的农业循环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

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和空间,玉门镇顺应市场需求建成了编织袋厂、滴灌带厂、粮食烘干厂、肉羊育肥屠宰厂等一批循环农业加工项目。通过秸秆回收、饲料造粒为生猪、牛羊养殖提供饲料,养殖产生的粪污集中收集利用,作为穴盘加工厂育苗基质的原料,同时也为农业种植提供了优质肥料;通过对粮食进行收购烘干储存,为生猪、牛羊养殖供应饲料;通过对旧的滴灌带回收再造为全市的高标准农田灌溉使用。循环农业为为玉门镇城乡三产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玉门镇2.8万亩高标准农田平整形成的大块耕地全面实施了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现在农产品的种植、收割每年使用30余台大型农业机械即可完成。相较往年传统农业每年使用240余台小型农业机械,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大限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灌溉用水大幅节约。玉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配套了林、路、水、电、技、管等基础设施,通过修建沉砂池、布设滴灌管网,高效节水面积达到100%。传统农业灌溉用水量每亩约680m³。高标准农田采用数字水肥一体化滴灌后,每亩用水量降低至400m³,节水率达到40%—50%。农业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玉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农户亩均土地流转收入从以前的300元提高至700元。同时可以依靠全市三大工业园区提供的岗位和全市劳动力输转政策机遇,就近从事二产、三产工作,实现农民收入从单一的农业种植收入向复合型收入的转变。今年,玉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到27314元以上,相较2020年高标准农田整治前的20417元,增涨了约33%。

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依靠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借力发力,建成编织袋厂、滴灌带厂、粮食烘干厂等一批实体村办企业。通过利润核算分成,拓宽了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征地拆迁一次性收入全面向实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转变,进一步破除了村集体经济对耕地资源和外界“输血”的依赖。(李雨声 潘飞)


相关阅读

  • 航道旁有“希望的田野”

  • “完全不用担心农田积涝,今年夏天可以说是全村人最省心的一个夏天了。几场充沛的雨水不仅没有为我们带来负担,还为水稻秧苗移栽带来了良好契机。看看,现在它们长得多好。”嘉兴
  • 莱州市建成高标准农田76万亩

  • 近年来,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我市坚定不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6万亩,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玉门市人民法院法警大队:大力推进警营文化建设

  • 近年来,玉门市人民法院法警大队积极推进警营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警、励警、律警和强警功能,不断提升队伍精气神。玉门市人民法院法警大队在警营设立文化墙,把培养法警兴趣与特色
  • 甘肃玉门县域观察:石油小城如何实现能源转型

  • 玉门因油而兴、随风起舞,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如今,玉门也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近年来,玉门市紧跟甘肃省抢抓“双碳”步伐,坚持“双碳”目标与产业结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逸夫博物馆将科普课堂“搬”进山区学校

  • 为庆祝第20个全国科普日,9月2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与云南省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在线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云”游博物馆科普课堂活动。本次活动以“漫游地球亿年
  • 加油宝贝 | 陪你越过荆棘,愿你一路生花

  • 孩子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呢?是孕育新生命的神圣和欣喜是见证成长的每一段美妙时光也是每个小家延续和前行的希望然而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是只有一路风景在路途中荆棘与坎坷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