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21年接力干好一件事

日期: 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收集编辑: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对于潍坊教育来说,2001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

42岁的高密人李希贵任职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以此为起点,潍坊教育正式开启了综合改革创新之路。

在此后的20多年里,不难看出潍坊教育人改革创新的决心和勇气,因为他们相信,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潍坊教育综合改革的“开山者”李希贵,勾画出潍坊教育综合改革的路线图,以改革者的气魄,通过校长职级制改革、中考改革等系列举措,开启了潍坊教育综合改革的大幕。完美主义者张国华,扮演了潍坊教育综合改革“修路者”的角色,通过项目管理、深化改革等举措,完善了校长职级制、中考改革、家庭教育、教育督导、职教改革等内容,成为潍坊教育综合改革体系的完善者。随后上任的徐友礼则是一位有着治理思维的管理者,他在李希贵“开山”、张国华“修路”的基础上,进行了治理提升,通过一系列举措,使潍坊教育达到了新的高度。如今,潍坊教育新一任掌门人杜全平上任,在往昔三位改革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高位均衡发展理念,正在全力打造“更有高度、更有精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的潍坊教育。

一代又一代个性鲜明的潍坊教育人,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坚持持续改革创新的智慧和勇气,一棒接着一棒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经历一次次改革阵痛之后,迎来了教育生态的新生。

作为潍坊教育综合改革21年全过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清林为记者讲述这20多年背后的故事。20多年间,他反复咀嚼潍坊教育每一次的改革创新,最终得出变革背后的“创新”“开放”“务实”及“无我”的教育精神。

以下是王清林的口述。

▲时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的李希贵调研潍坊一中(右一)。

破冰之旅

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只有让学生减负前行,只有让校长摘下“官帽子”,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2001年5月,李希贵刚升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就收到了一封家长来信,信中写着“自己的孩子实在太累,睡一个好觉都是奢望”。

看罢这封信,李希贵彻夜难眠。

不久后,一项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家庭作业的布置情况等各个方面问题的专题调研在潍坊全市展开。

调查不用代步,李希贵和他的同事们用最传统的方法进行调研,“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为此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提供最扎实的基础依据。在大量调研资料和问卷数据统计的基础上,他下定决心:为孩子们“松绑”。

随后,一项“为了让孩子睡一个好觉”的改革措施出台了。李希贵在潍坊全市中小学范围内严格规定了中小学校的教学时间,建立了中小学校不得在节假日和周末进行辅导、不得乱收费等多项规范办学行为的制度,并建立了教育督导机制,聘请了20多位督学深入学校、社区,督查各个学校的执行情况,为潍坊市的中小学建起了健康成长的健全机制。

在李希贵的教育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校长职级制改革。

校长的本色应该是教育家,而不是官员。校长校外的“政务”少了,社会“公务”少了,才能一心扑在“干教育”上。

2001年,潍坊就开始了校长职级制的探索。2004年9月15日,潍坊市《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的实施意见》正式形成,同年10月,校长职级管理的试点在68所高中进行,潍坊下属的诸城、寿光两市的初中与小学校长职级管理试点也同步进行。2005年,校长职级管理在潍坊市各中小学全面铺开。

925名校长的“官帽子”被摘下来了!那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业界为之惊叹。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实行校长职级制后,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脱离了行政依附关系,学校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在评定校长职级时,强调校长的能力、水平、贡献和工作实绩,弱化甚至不再受学校级别、规模类型和性质的限制。这不仅使级别评定更加科学合理,而且对老校长也是一种鞭策,对青年校长则是一种激励。潍坊市的校长资源也实现了流动,教育越来越有活力。

李希贵有大刀阔斧改革的一面,也有细致入微的一面,他善于观察、勤于记录,随身携带小本,每有新见闻和新感悟,马上记录。

2006年2月10日,潍坊晚报《新教育》周刊“芝麻开门”栏目第一期出版,家长来信提出困惑“孩子该怎么看电视”,回信人为教育界资深专家“李老师”。

没人知道“李老师”是谁,读者都以为是编辑部工作人员的一个代称。只有我清楚,李老师不是别人,就是李希贵。

“芝麻开门”邮箱每周都会收到大量来信,李希贵会一封一封地看,然后挑出家长的来信,针对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不借他人之手,亲自回信。

我清晰记得,当时李希贵听说《新教育》周刊要开一档关于亲子共成长的栏目,特意找我问情况,当时我就职于潍坊晚报,负责《新教育》周刊。在得知是为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性方法后,他立马把“任务”领了。

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每周都要给我“交作业”,这是很难想象的事!

李希贵还特意跟我说,要是当周邮箱里没看到关于专栏内容的邮件,记得催他。印象中,从“芝麻开门”专栏第一期到他离开潍坊去北京任职,我一次都没催交“作业”,他一定准时发到我的邮箱。

我记得好几期的内容:“怎么教‘疯孩子’”“总是当学生干部不利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给同伴找优点”“用兴趣转移法帮孩子戒网瘾”……全是小事,他时时刻刻在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今天的家长和17年前的家长有着共同的困惑和思考,“李老师”提供的“家教方法”在今天依然可以作为参考。

李希贵在任的4年中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改革,最大限度地解除学校身上的“枷锁”,让学校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从2001年到2005年,不到5年时间,潍坊市教育局出台了40多条改革措施,其中大部分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中国教育界的“破冰之旅”。

▲深入学校听课,时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的张国华与时任潍坊市副市长王桂英交流。

掀起家庭教育风暴

作为李希贵推进教育改革的“左膀”,张国华担任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我愿意称他为“改革落实者”。

2006年7月,张国华开始主持潍坊市教育局工作,他沿袭了李希贵时期的教育创新与实干精神,主持并实施了20多项关于教育机制构建、教育教学、教育职能拓展等方面的改革。在他的教育改革生涯中,潍坊家庭教育的全面开展和普及,应该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学生成长问题调查到家长学校建设,从专家引领潍坊家庭教育到家教专家农村行……这一切关注家庭教育质量活动的开展,源于张国华与一名贫困家庭小朋友的交流。

2002年,潍坊市教育局开展了“志愿家教助教”活动,张国华与任志东小朋友结成帮扶对子。在与孩子的家庭来往过程中,他发现孩子的父母对他的意见相当重视,在听了他关于如何配合孩子学习的几点建议后,为了不打扰孩子学习,晚上甚至连电视都不看了。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张国华。他意识到,教育工作者在百姓心中就是孩子的天,在教师看来是常识的东西,在百姓看来也许就是新观念,它能改变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涉及百姓的幸福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孩子的成长、生活和未来。当前广大普通百姓家庭,特别是广大农村,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教育理念落后,他们最希望在家庭教育方面得到有效指导……

正是在这种背景和思考下,张国华领衔开展了学生成长问题、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等,一个学校接一个学校地调研,从清晨走到黄昏,从夏天走到秋天,接近一年下来,也就有了潍坊市最早的基于3万问卷的“学生成长问题调查”,也就有了后来的《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丛书。过程虽然辛苦,但也能砺人心志。

在扎实的调研资料和问卷数据统计基础上,一系列加强家庭教育的措施也陆续出台。

张国华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还体现在对待每一条建议的处理上。

有一次,几个教育热心人一起头脑风暴。谈到基层学校负担重时,大家发生了激烈讨论,讨论到高潮时,来自大众日报的刘同贵突然站了起来,情绪激动地对着张国华大声说:“因为频繁入校督导,一些学校不得不让老师们准备各种应对督导的材料,甚至材料造假,负担大增,你知道吗?基层教师负担那么重,你这个教育局长怎么当的?!”面对刘同贵的指责,张国华不但没生气,还一边给对方倒水一边安抚对方情绪:“别生气,别生气。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回去后,他马上安排调查。得到证实后,潍坊市教育局划分了督导责任区,并对教育督导评估制度进行了改革,潍坊市级层面督政不督学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后来谈起这件事来,当天参与头脑风暴的几位同仁一致称赞:潍坊教育之所以能够持续创新发展,就是因为主政者的宽广胸怀,让教育真相不断展现,从而成为创新的源头活水。

▲时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的徐友礼分享治校育人观点。

教育是全民股份制事业

2017年4月,李希贵推进教育改革的“右臂”、张国华任职期间的“操盘手”徐友礼接下了潍坊教育改革的接力棒。

徐友礼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教育治理模式创新,推动潍坊学校从“管理”到“治理”转变,他总结推进“七项管理”,使潍坊的教育改革经验和成果形成常态,“潍坊教育生态”至此成型。

在他身上,我时常看到“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为国为民”的情怀。他有一句常说的话,教育事关千家万户,与每一个家庭和每个人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教育是全民股份制事业,办好教育,每个人都有责任,要唤起每个人参与教育的热情,并建立相关机制。

“教育是全民股份制事业。”这句话触动了很多人,也因为这句话,很多部门愿意让教育局“花钱”,很多家长愿意参与到学校的事务中,跟着孩子共同成长。

有一次,徐友礼拿着“给班主任提高津贴”的方案,跑到市财政局批经费。

市财政局工作人员犯愁:“给全市的班主任提高津贴,那得花不少钱呀!再说了,提高津贴要有政策依据。”他笑眯眯地说:“咱这教育事业,你也是有股份的,你是股东呀,得干事。你家里也有孩子,咱这是给孩子办事。你帮着想想办法!”就这一句话,市财政局的工作人员被打动了,和他一起想办法,寻找政策依据,最终改善了全市班主任教师的待遇。

他也是“不像教育局长的教育局长”。

说他不像教育局长,是因为他喜欢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他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就愿意自己到学校转转,与老师们聊聊工作和日常,如果碰到家长,就和家长聊聊家常,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教育局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经常走到老百姓中间。”校园、社区街道,甚至田间地头,都能看到徐友礼的身影。

在徐友礼担任分管领导和主政潍坊教育期间,“一通二热三改”项目、“每校新进一名英语老师”计划、“每校一名心理健康教师”计划、职称改革、乡村青年教师安居工程等,都是他在走访中了解基层学校教师和家长、学生需求后作出的决策。

徐友礼特别重视校长队伍建设。

有一年冬天,我们几个窝在办公室,徐友礼总在思考“怎么选拔后备校长?”问题和答案就在小小的办公桌上空来回横飞。

“央视有一档商战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潍坊能不能组织一个类似的节目,发现一批想当校长、能当好校长的教育管理人才?”

“对!让年轻的教育干部出来亮相。”

“看谁能说清楚,看谁的思路清晰。”

“路演,这几年很火,要不就叫‘未来教育家’路演。”

“怎么实现?”

……

2016年,潍坊市正式建立起一年一次的“未来教育家”路演机制,已经成为深化校长职级制度改革、推进专家办学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截至目前,仅仅市直学校,就已经有14名选手凭借出色的表现,先后走上了校长岗位,更不用说各县市区了。

▲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杜全平出席潍坊市家校社共育工作委员会成立暨揭牌仪式。

让教育更有温度更有精度

“登山必到顶峰。不善言辞,但极其睿智、办事果敢。”这是我对杜全平的印象。

2008年1月,杜全平被任命为临朐县教育局局长。前几个月,他一直在调研,把各个乡镇、各个学校都转遍了,看完后他也不言不语。很多人质疑:这个人到底懂不懂教育?连个话都不说,他能把临朐的教育管好吗?

正当大家疑虑之际,杜全平针对临朐县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队伍专业化、课堂教学高效化、办学行为规范化、办学环境优良化”的发展战略。顿时,临朐教育人的眼睛都亮了。

看上去不温不火、不善言辞的杜全平在推动工作落实上雷厉风行,不到5年时间,临朐县教育各项指标大幅提升,在潍坊市进行的各县市区教育综合督导中,临朐县从倒数第一名进入了前三名,甚至第一名!这可了不得。

我与杜全平平时交流,他感到在主政临朐教育期间,自己最欣慰的事情有三件:

一是建了一批好学校,改善了全县办学条件。2009年至2013年,临朐县累计投资13.6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46所,新建、改扩建校舍65万平方米。“能够让政府舍得掏出那么多钱办教育,这对临朐来说很不容易。最重要的是把临朐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让领导和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力量,所以大家都支持教育投身教育。”二是打造了一支好队伍,奠定了教育发展的人才基础。三是建立了一套好机制,构建起事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当时在临朐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的张兴栋跟我说过一件事:当时有一所学校的校长来找杜全平,关于一位老师职称评聘的事情,杜全平当时就问他:“我们的文件上有相关规定吗?”那位校长说有,只是想看看能否破例。杜全平接着说:“你是想让我改文件吗?”那位校长也就知难而退,红着脸走了。

2013年8月,杜全平被一纸调令调到了潍坊高新区。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杜全平很快理清了高新区教育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找到了若干问题的症结所在。随后,他提出了打造“教育国际化先行区、教育信息化引领区、教育特色化示范区、教育质量高位均衡区”的“四区建设战略”。任期内取得成果,同样卓有成效。

2020年8月,杜全平直接升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轰动一时。但他独特的工作经历令人信服,“穷县办强教育”的临朐实践、发达区办高位优质教育的探索,都是成就斐然。

但这次上任,对杜全平却是个巨大的挑战。经过20年的综合改革,潍坊市教育的制度体系、质量体系、生态体系等都已经建立起来了,他的“路”在哪里?

经过不断思索,杜全平在前三任局长的基础上,提出了“更有高度、更有精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的教育发展要求,全面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教育信息化、育人方式变革等,推动潍坊教育发展走向新的高度。

后记

2023年11月,潍坊的秋末寒风利如刀刃,冻彻筋骨。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办公室里,人来人往,交谈声不断,杜全平习惯了这样的节奏,他要时刻提醒自己:改革没有终点。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罗芳菲)

相关阅读

  • 刘运率队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招商活动

  • 刘运率队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招商活动畅叙合作情谊集聚发展动能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蕴含着无限商机。11月19日至21日,
  • 巨能特钢、诺盟化工……新消息!

  • 潍坊新增46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增数量和总数连续3年保持全省第1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第七批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进行了公示和公布,潍坊市有46家企业
  • “亲子共成长”的种子长大了

  • 20多年后,毛永佳依然感谢2002年在潍柴文化宫里的那场报告会。那是家庭教育专家卢勤带来的《关注孩子成长需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报告,拉开了山东省潍坊市“亲子共成长”工程的
  • 潍坊公交集团恢复12路原线路运行

  • 由于银通街高新二路路口已具备公交车通行条件,自11月22日起,潍坊公交集团对途经此路段的12路恢复原线路运行。敬请广大乘客相互告知,确保出行顺畅,详情请咨询5151100!来源:潍坊公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21年接力干好一件事

  • 对于潍坊教育来说,2001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42岁的高密人李希贵任职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以此为起点,潍坊教育正式开启了综合改革创新之路。在此后的20多年里
  • 北景港镇:扛牢食品安全责任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 岳阳广电全媒体11月22日讯(记者/蔡群 通讯员/赖豪)为全面推进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日,华容县北景港镇党员干部落实食品安全包保责任,配合市场监
  • 党建引领社区公益课堂系列活动载梦起航

  • 为进一步丰富辖区内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10月21日—11月19日每周六日,广州市黄埔区同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大沙街“双百工程”社工服务站联合豫章苑社区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