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学习身边榜样丨唐培科:“亿元村”的硬核书记

日期: 来源:天山网收集编辑:天山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通讯员 王薇

  1月21日,冬日的雪花,将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万亩麦田铺展成一片洁白。

  麦田旁,腰站子村游客接待中心锣鼓阵阵、彩扇飞舞,村民们为将要举办的“群众村晚”排练社火秧歌。

  在村庄里搭台唱戏,对腰站子村的乡亲们来说,是一件开心的事。从古稀老人到20来岁小年轻,都想上台亮相,为越来越富的腰站子村代言。

  说起腰站子村这些年的巨变,村民们都会提起一个人——村党总支书记唐培科。在村里干了19年党组织书记,唐培科带领村民们艰苦奋斗,让腰站子村变成了“希望的田野”。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守初心,什么是牢记使命。

  党建先行 发展有了主心骨

  “我们要把牢主题教育主题主线,不忘入党初心,紧扣群众福祉,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在一次为全村党员作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授课时,唐培科发出了这样的号召。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唐培科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积极拓展村产业分布,启动有机产业园二期项目,新建5000平方米挂面晾晒车间和包装车间,推动有机农产品向精深迈进,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村民。

2023年12月13日,唐培科(中)与村民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何龙摄

  2023年12月10日,70岁的腰站子村村民王金堂和老伴迎来金婚时刻。这一天他们收到一份特殊礼物——村“两委”发放的2000元金婚奖励金,祝福金婚家庭永寿偕老。“党的政策好啊,现在的日子比蜜甜,我们要好好生活,往钻石婚奔哩。”王金堂开心地说。

  这几年,和王金堂一样,腰站子村的不少村民都领到了村里发放的各种奖励。

  2021年12月,腰站子村“两委”通过“四议两公开”方式,制定了《腰站子村社会激励及福利制度》,决定为村里的大病患者、高龄老人、大学生等群体,每年补助或奖励1000元到1万元,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

  “这边有老年活动室、幸福大院,我们还准备扩建一座占地30亩的智慧康养中心,让老人们安度晚年。”站在村委会大门前,唐培科指着不远处说道。

  而在唐培科刚上任时,腰站子村却不是这个样。他坦言,第一次组织村上党员开会,不少党员精神状态不佳,当时的状况把他浇了个透心凉。

  “改变不了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老百姓凭啥信服村班子?”唐培科觉得要从改组村“两委”上下功夫。

  唐培科积极吸纳经营能人、种养能手、优秀年轻党员等农村实用人才加入到村“两委”班子;创造性地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让每一名党员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用权力清单规范处理村里所有重大事项,接受全村监督……

  有了好班子,这个曾经穷得叮当响的村子,经过十多年的创新探索,一步步爬坡过坎,构建起完整的小麦全产业链条,蜕变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这让村里人自豪,让外村人惊叹。

  这些年,唐培科带领村“两委”和全村88名党员不断求索,扎实开展“三会一课”、“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双联双领双评一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腰站子村党总支也先后获得“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五个好”党支部示范点等称号。 

  三产融合 拉长富民产业链

  沉寂的冬日里,腰站子村万亩有机麦田正在休养生息,静静地等候来年的耕耘和收获。

  “目前,我们村合作社已流转经营土地20万亩,科学种田让粮食高产高效。2023年,我们新增认证万亩有机种植基地,有机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2.38万亩。”唐培科介绍。

  2009年,在唐培科的主导下,腰站子村成立了奇台县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实施“党总支+合作社+农户”三位一体集约经营模式,全村443户村民变“股民”,社员既有土地流转费,年底还有分红。

2023年12月13日,唐培科(右)与村干部商讨农产品销售问题。何龙摄

  “有机小麦面粉比普通小麦面粉效益翻了一番,这对辛辛苦苦种田的农民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唐培科说。

  这些年,素有“麦村”美誉的腰站子村,大力发展以有机小麦、有机杂粮为导向的绿色有机种植业。以丰裕合作社为基础,村里先后创办了新疆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出40余种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乡村全域旅游,这都为村里带来了滚滚财源。

  从单户单干到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从常规种植到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从种植业“一柱擎天”到打通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从单一农业经济到多元化发展,腰站子村不断延伸产业发展版图,提升产业价值链,走上了一条以绿色为底色、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年,新疆腰站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23年,公司产值5.6亿元,村集体经济4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06万元。

  说起这些年的发展,唐培科有自己的心得。他说,听党的话,心里时刻想着群众的事,踏踏实实地干!   

  扮靓乡村 建成全国文明村

  夜幕降临,腰站子村的乡村路上,一盏盏星星灯亮起,形成了一条“星光大道”,照亮村民们的美好生活,也照亮了乡村振兴之路。

  85岁的村民李造林没想到,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还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她笑着说:“晚上村里亮堂堂的,美得很。”

  “农村工作最具体,农民群众最讲实际。”唐培科说,哪些是为老百姓办的实事,哪些是“面子工程”,老百姓心里最明白。

  村庄绿化美化、道路硬化亮化、房屋改造升级、防护林标准化、集中供暖供水排水、垃圾集中处理、建设污水处理站……十多年间,腰站子村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让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

  缺少文化的农村,钱袋再满也不符合共同富裕的要求。腰站子村建起小麦博物馆、麦田公园等乡村旅游打卡地。唐培科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时代的腰站子村会更富更美。

  以福利为杠杆,将村民遵守村规民约与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家庭、好婆媳等评比挂钩,“刚柔并济”之下,文明成为村民自觉。2020年,腰站子村创建成为全国文明村。

  2022年,唐培科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2023年,他被列入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名单。

  又迎一年新春至,腰站子人忙碌在生产车间、民宿、面馆、旅客接待中心……怀里揣满希望,脚步不停,奋斗未止。

  村民们说,有唐培科这样的“领头雁”,腰站子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相关阅读

  • 新春祝福送进村 致富路子送上门

  • 记者周海霞1月29日,和硕县塔哈其镇查干布呼村的艾山江·玉素甫、早尔古·卡力等16户村民收到了米面油等价值3000余元的新年礼物和新春祝福。 当天,巴州工商联、巴
  • 一线故事|退役军人罗继先:奋斗的人生最幸福

  • 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红军 见习记者 邓楚旺当过兵,当过焊工,做过装修,搞过建材贸易,变化的是他的人生履历,不变的是他的人生信条。他说:“奋斗的人生最幸福!”他就是湖南华宋建筑
  • 青河县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

  • 连日来,受气温下降的影响,青河县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及时贯彻落实县委、镇党委工作安排部署,利用升国旗给村民集中宣讲安全生产、一氧化碳中毒等相关知识,在村民微信群及时发布安
  • 废旧坑塘 变身“聚宝盆”

  • 通讯员 郜玉华 高志房 王谦近日,在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北头村的村内坑塘里,十几名村民忙着采藕,一根根白白胖胖的莲藕不时送到岸上。“我们北头村种植的莲藕口感软糯,藕粉含量高,
  • 村村有好戏丨生活富裕 更有奔头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多年来,潍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进共同富裕,开拓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学习身边榜样丨唐培科:“亿元村”的硬核书记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通讯员 王薇  1月21日,冬日的雪花,将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万亩麦田铺展成一片洁白。  麦田旁,腰站子村游客接待中心锣鼓阵阵、彩扇飞舞,
  • 购年货 做花灯 剪窗花……年味十足迎新春

  •   临近春节,昌吉市亚中商城年货市场一片红火,各种年货琳琅满目,不少市民来到这里置办年货,喜迎新春佳节。1月29日,市民在昌吉市亚中商城年货市场选购新春饰品。陶维明摄1月29日
  • 剪窗花 扎龙灯 寻味非遗迎新春

  • “剪纸真好玩,我要把我剪的窗花贴起来,寓意2024红红火火,喜气洋洋。”1月30日,在石家庄市新华区西苑街道虹光街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岁女孩乐乐学着老师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