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11月16日是世界胰腺癌日 多数确诊即中晚期“胰”难杂症需警惕

日期: 来源:大河健康报收集编辑:大河健康报

记者 王嘉译

11月16日是世界胰腺癌日。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被称为“癌症之王”。日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因胰腺癌救治无效,不幸离世。

在大众感到哀痛与惋惜的同时,不禁思考,胰腺癌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陈艳军主任。

胰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5年生存率仅5%~10%

胰腺癌因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被称为“癌中之王”。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发病人群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列中国城市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居大城市(北京、上海)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5位,预计2030年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病死率将位于第2位。

据陈艳军介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从2003年~2005年的30.9%提升到2013年~2015年的40.5%。但在世界范围内,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依旧停滞不前,5年生存率仅为5%~10%。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好发于60~80岁人群。大多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腹部饱胀不适、消化不良、腹泻、恶心、呕吐等,易被诊断为胃肠道疾病。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腹痛、黄疸、消瘦、乏力。因此,80%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绝大部分患者在确诊胰腺癌后半年内死亡,仅有20%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根治性手术,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

早诊治早获益,病理检查是诊断胰腺癌的金标准

胰腺癌诊断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根据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等数值进行判断;第二种是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增强CT以及磁共振检查等;第三种是病理检查,这也是诊断胰腺癌的金标准。

家住濮阳市的刘先生于两个月前出现上腹部疼痛,夜间疼痛明显,在当地医院进行胃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便按照“胃病”进行治疗,但腹痛症状并未好转,已经显著影响了刘先生的生活和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刘先生的睡眠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让他感到身心俱疲。

后经人介绍,刘先生来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陈艳军主任查体时发现,刘先生存在左上腹固定压痛,结合既往病史,遂安排他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增强CT结果显示,患者胰腺体尾部肿瘤,且肝内多发大小不一病灶,结合患者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CA19-9为 842.5U/mL,CA125为793U/mL)的情况,考虑患者是胰腺癌合并肝脏多发转移。这样的结果对刘先生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毫无思想准备的他一下子对生活感到了绝望,全家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根据刘先生的具体情况,陈艳军主任团队确定了治疗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腹腔动脉/脾动脉灌注化疗。陈主任表示,这种治疗方案恶心、呕吐等化疗后不良反应轻,且能有效控制原发病灶,使部分胰腺癌进程停滞,甚至有望达到降期效果,增加患者接受手术切除的机会。同时,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以及其在术中播散的风险,还可以抑制术后残留病灶内肿瘤细胞的繁殖速度,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

随着治疗方案的实施,几个疗程下来,刘先生的肿瘤标志物逐渐降低,CA19-9的数值从842.5U/mL下降到70U/mL左右,增强CT显示肝内转移病灶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萎缩或消失。2023年6月16日,陈艳军主任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和肝脏病损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恢复非常顺利。

“我们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腹腔镜微创这种手术方式,创口小,患者也没有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陈艳军主任表示。术后,陈艳军团队综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肿瘤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整个治疗期间,患者家属多次携带病历资料到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就诊,咨询国内知名专家,均对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表示认可。良好的治疗效果让刘先生对生活重燃希望,一家人心里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4个措施,降低患癌风险

如何早期发现胰腺癌?

陈艳军主任表示,若出现体重下降、腹痛、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新发糖尿病、排便习惯改变、瘙痒、嗜睡、腰痛、肩痛、黄疸等症状,通过胃肠镜检查未发现有异常问题,往往要考虑进行胰腺相关检查。当出现相应症状时,应尽快就诊、及时跟进,以免延误病情。

尽管胰腺癌尚无法预防,但是在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4个措施降低患病的风险:

戒烟、限制饮酒。营养均衡,规律饮食,按时就餐,避免暴饮暴食。清淡饮食,少盐、少油、少糖。适当食用鲑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

加强体育锻炼,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定期体检,积极预防和治疗与胰腺相关的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囊结石、糖尿病等。

专家简介

陈艳军,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肝胆胰腺专业各种常见疾病的规范化治疗,在肝脏各种良恶性巨大肿瘤、复杂胆道疾病、胆道肿瘤、胰腺肿瘤的腹腔镜微创治疗、综合治疗方面经验丰富,近年来,在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方面取得新突破。

坐诊时间:周一上、下午

科室简介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技术力量雄厚,科室人才结构合理,拥有外科手术、纳米刀消融、射频消融、腹腔镜微创和肿瘤综合介入治疗为一体的多学科专家团队(MDT团队)。同时,肝胆胰腺外科也是纳米刀国际培训中心河南分中心、卫生部科技中心肿瘤个体化治疗分子诊断研究基地、河南省卫生计生委肿瘤消融治疗培训基地、河南省卫生计生委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培训基地。

科室主要诊疗项目:胰腺癌、原/继发性肝癌、胆管癌、胆囊癌、结直肠肿瘤、胃良恶性肿瘤等复杂、疑难普外科常见疾病的传统外科及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同期开展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肿瘤综合介入治疗,真正实现肿瘤患者的全程化管理和诊疗,临床疗效及生存获益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015年国内首批引进纳米刀技术,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及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的纳米刀消融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成熟,手术例数位居国内前三位,省内领先,已先后吸引来自全国25个省、直辖市的患者前来救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相关阅读

  • 脉氧饱和度低患者的麻醉: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影响

  • 异常血红蛋白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导致红细胞功能受损。这些受损的红细胞不能有效地运输氧气,导致体内组织缺氧。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患者的脉氧饱和
  • 防治慢阻肺,专家吁请记住四个字母

  • 11月14日,世界慢阻肺日。慢阻肺的防治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缩写COPD)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我国慢阻肺总患者数
  • 以为只是中年“发福“,女子盆腔竟藏着巨大肿瘤

  • 40多岁正是中年发福的年纪,腹部长点肉很正常,李女士(化姓)认为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从去年开始“发胖”,肚子越来越大,越来越硬,近期到医院检查竟发现盆腔长了30*20cm的罕见巨大肿
  • 优化服务模式,构建高效协同的糖尿病管理体系

  • 糖尿病可防可控,早期发现和综合管理可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早死率。“健康中国-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与筛查能力提升项目”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这9种中药材纳入“药食同源”

  • 11月1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经安全性评估及试点生产经营,现将党参、肉苁蓉(荒漠)、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等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
  • 晴、晴、晴,周末出克玩!

  • 武汉市三天预报 今天晚上:晴天到多云 明天白天:晴天到多云,早晨局部有雾 最高气温:19℃, 最低气温:4℃ 湿度:45-95%, 风:偏南风2到3级 中心城区:最高气温 20℃,最低气温 5℃ 明天晚上
  • 征纳互动零距离,助企惠民“心”体验

  • 为进一步提升广州税费服务质量和效率,营造更优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税收营商环境,从今年4月开始,广州税务部门紧紧围绕税费服务重点工作,在集约处理、征纳互动、精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