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柳琴戏:乡韵土腔唱响时代新声

日期: 来源:琅琊新闻网收集编辑:琅琊新闻网

琅琊新闻网讯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拉花腔”等,因唱腔优美、有拉人魂魄的魅力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依据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而定名“柳琴戏”。其起源于临沂郯城,流布于鲁南、苏北、皖北、豫东北等地区。2006年,柳琴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专家考证和从艺人员的师承关系推算,郯城柳琴戏有近300年的历史。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纯朴的乡土气息,备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郯城柳琴戏发展大体经过了4个时期。

在最早的说唱时期,半农半艺的农民以一二人结伴,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多反映农村生活,既无弦乐伴奏,也无服装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

清朝咸丰年间,出现演唱柳琴戏的专业艺人,演唱班社雏形逐步形成,由小生、小旦两人合演的称为“二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三人合演的称为“三小戏”。在长期的演艺过程中,演员不断创新,唱腔不断变化,形成了句尾委婉缠绵的拉腔,“拉魂腔”的演唱技巧基本形成。

清末民初,柳琴戏已经形成了由七八个艺人,甚至十多个艺人组成的职业班社,俗称“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随着班社人员的增多,角色行当也逐步完善,柳琴戏开始进入舞台演出时期,一些柳琴戏班社开始由农村进入集镇或城市演出。民国初年,郯城县沙墩村拉魂腔艺人张秀荣、张秀起和杨二群等人组织的班社,在演唱拉魂腔的同时也学唱京剧,把京剧锣鼓点“单抱边”“双抱边”“四边静”“水底鱼”“一炷香”等运用到拉魂腔中,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拉魂腔的演唱艺术。1932年,郯城县著名拉魂腔艺人梁学惠曾带领十人的戏班,在上海各大剧院巡回演出近一年,深受上海市民的欢迎和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柳琴戏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据统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郯城县当时拥有柳琴戏业余剧团100余个。郯城县作为柳琴戏发祥地之一,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柳琴戏演员。1954年组建临沂柳琴剧团,半数以上的主要演员由郯城县输送,如张金兰、冯士选等。

1985年,郯城县京剧团改为郯城县柳琴剧团,先后排演了古装戏《秦香莲》《打金枝》《吕布与貂婵》等剧目。自1991年起,郯城县柳琴剧团排演的柳琴戏《落凤湾》《苦果》《李志铁》《红丝带》《退证》等剧目先后在国家和省、市文艺演出中获奖。2001年,由郯城县柳琴剧团选送的柳琴表演唱《四个老汉夸银杏》在央视第十频道播出。

第七代传承人张金兰6岁开始学艺,1953年全国戏剧汇演获演员一等奖,1954年获山东省演员一级勋章,1956年获山东省优秀演员一等奖,自1960年起先后灌制《丝鸾记》《三击掌》《王二英思夫》《秦香莲》《三姐剜菜》《鸿雁捎书》《喝面叶》《状元打更》等唱片。1959年任山东省临沂柳琴剧团团长,是北派柳琴戏的代表,号称“柳琴北大门”。她嗓音独特,花腔运用恰当,身段表演大方得体,因而自成一派,在临沂有“看戏不看张金兰,白花两毛钱”之说,深受当地戏迷的喜爱,被推荐为临沂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

“我是1985年在县柳琴剧团学习柳琴戏,2016年拜张金兰为师,系统学习柳琴戏表演艺术,擅长青衣、花旦,曾在大型柳琴戏《秦香莲》《喝面叶》等传统剧目中担任主演。在新编柳琴戏《窦娥冤》《圣贤会》《亲娘婆婆都是妈》《彩礼》等剧目担任女主角,得到专家认可和观众的喜爱。”第八代传承人张开红说。近年来,张开红积极学习、借鉴了其他戏曲表演形式,尝试将柳琴戏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表演,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2014年,张开红参演的现代柳琴戏《好人刘吉传》获得临沂市首届小型戏剧展演一等奖,2019年,主演古装柳琴戏《圣贤会》获“沂蒙文艺奖”戏曲类二等奖。“近年来,我在县文化馆公益培训班义务授课,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县五小、树华学校等开展非遗课程,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柳琴戏发扬光大,唱出时代的新声。”张开红说。

临报融媒记者 王圣宇 通讯员 刘国伟 刘汉章

编辑| 刘跃 二审| 徐帆 三审| 丁文成


相关阅读

  • 浙沪民间蕴藏着厚重的越剧力量

  • 上海雅韵越剧团演绎越剧《梅龙镇》。上海雅韵文化艺术传承中心供图已有百余年历史的越剧,最早发源于浙江省。后来,越剧依托上海这一平台,逐渐发展成为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的
  • 好戏送到家门口 文化下乡助振兴

  • 5月13日,马村镇第一书记工作队邀请山东梆子戏剧团走进韩寺村。演出现场上演了戏曲《打金枝》《展黄袍》等经典剧目,吸引了大批村民驻足观看,舞台上演员们深厚的唱功和惟
  • 老李和他的“草根剧团”

  •   在岚山区中楼镇提起“草根剧团”,老百姓一定会想到中楼镇新农村艺术团。它成立于2021年6月,是一个由当地农民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文艺团体。  “最初就是想参加锣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柳琴戏:乡韵土腔唱响时代新声

  • 琅琊新闻网讯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拉花腔”等,因唱腔优美、有拉人魂魄的魅力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依据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而定名“柳琴戏”。其起源于临沂郯城,流布于鲁
  • 咸安区“桂乡管家”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 本报记者 刘子川 通讯员 吴超志 掌上咸宁报道“建议将自家散养鸡圈起来。”“建议在村民大舞台旁边的水沟边上安装栏杆。”6月初,咸安区桂花镇苏家坊村坳塘金村湾村民向“
  • 遂宁船山:多部门联动 为考生按下“静音键”

  •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将来临,6月4日晚,遂宁市船山区介福路街道办、介福路派出所、介福路城管执法大队联合开展中高考禁噪专项整治行动,为考生按下“静音键”。专项整治行动中,工
  • 空地一体“防、控、打” 让“机闹”无处遁形

  • 自2023年7月起,民航系统大力推进“依法整治机闹 维护航空安全秩序”专项行动。在5月17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5月10日,每百万旅客中扰序行为人占
  • 2023江苏海洋生产总值达9606.9亿元

  • 龙虎网讯(记者 于倩 通讯员 历丹丹)海洋吉祥物精彩亮相、涉海高校与企业顺利签约、专家学者研讨交流……6月6日,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江苏省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