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惠州林业部门依托生态资源全力做实“绿”字文章

日期: 来源:今日惠州网收集编辑:今日惠州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打造“金山银山”、共享幸福“靠山”的基础条件。今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力做实“绿”字文章,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绿色动能”,为打造绿美广东贡献惠州力量。

惠州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028万亩。这是汤泉林场。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提升绿色通道品质,打造绿美“流动风景线”

好山好水好空气,是惠州享誉全国的一张绿色名片。作为广东省首个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地级市,惠州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028万亩,森林覆盖率57.91%,森林蓄积量4357.58万立方米。

虽然生态基础良好,但惠州并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对全市范围内的低质低效桉树林及有松材线虫病的松树林、其他低质低效林,自然保护地内分布不合理的林分进行科学规划、优化提升,打造集中连片、功能多样的高质量林分和优美林相。建设惠东好招楼湿地公园、惠阳淡水半岛滨水公园、仲恺观洞森林公园等8个“红树林+滨湖+森林”特色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目前,惠州已建成自然保护地87个,包括象头山和惠东海龟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良好的自然条件,吸引了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现身惠州,近年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频繁现身惠州;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广东省物种宝库”;今年7月发现全新物种“广东溪蟾”;在惠州闹市中,有一处绝佳的观鸟胜地——西湖鸟岛,常有颜色各异的鸟儿在此栖息,共同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在绿色通道的品质提升方面,惠州林业部门打造了高颜值的绿美‘流动风景线’。”市林业局副局长雷名武介绍,从今年4月起,惠州市林业部门联合交通、铁路、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对19条高速公路、2条铁路、14条国省道周边的裸露地进行排查,共排查出裸露地162处,总面积7116亩。在复绿补绿工作中,我市按照边坡,匝道、环岛、服务区,废弃地、裸露地等三种类型,实行“因地制宜,一块一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藤则藤”。其中,藤本植物主要选择簕杜鹃、爬山虎、牵牛花、炮仗花、常春油麻藤等,乔木主要选择胸径2~6厘米的樟树、阴香、木荷、马占相思等,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生态群落,争取实现“全绿化、无裸露”。

古树名木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在惠州市龙门县麻榨镇中心村,有一株超过千岁的古树。树的旁边,原本方方正正的村民房缺了一个大角,就是专门为古树生长而腾出的空间。年逾千岁的古榕树的树冠如同一把大伞遮住了半个屋顶。屋内,主人平静地生活;屋外,古树静静地扎根,努力生长。

这一“人树和谐共生”的画面,正是惠州保护古树名木的生动写照。

“惠州把古树名木保护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绿美古树乡村建设,形成具有南粤特色的古树名木保护模式。全市13106棵古树名木和市区13526棵重点保护树木全部进行挂牌保护,签订管护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人。”雷名武介绍,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我市率先实现四个“全省第一”,即古树名木数量居全省第一,全省第一个建立古树名木信息化管理系统,全省第一个实现全市古树资源“一张图”,全省第一个为古树名木购买保险。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保护古树名木,在已复壮濒危衰弱古树77株的基础上,我市今年再次筹集资金对新筛选的75株濒危衰弱古树进行抢救性复壮,努力让每一棵古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我市不仅为每株古树制定了“一树一策”的保护方案,还积极为古树名木“上保险”,一级、二级、三级古树每棵保额分别为10万元、5万元、2万元。

同时,我市将古树名木保护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将古树名木作为森林和旅游的重要资源,大力推进绿美古树乡村建设,让古树名木“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让古树名木与村落自然地融为一体,成为“记住乡愁”的重要符号。

前三季林业产业总产值比增52.5%

绿水青山如何变现为“金山银山”?关于这个问题,惠州林业部门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惠州坚持走生态美、产业强、文化兴、百姓富相互促进的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点绿成金、深化造绿为民、加强以绿养心,大力发展绿棋楠沉香、猴耳环、油茶、竹子等林业产业,充分发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惠州市政协把“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提案列入重点协商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把油茶生产种植任务纳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亮牌提醒,闭环推进”工作,定期督促落实。各级林长着力解决油茶种植用地、资金和种苗等重点难点问题,目前已顺利完成今年3万亩的油茶新造任务。在惠东县宝口镇筹划打造万亩集中连片油茶种植基地,建设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与此同时,惠州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积极推进林业经济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预计林业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52.5%。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林农增收。目前全市有竹林面积约18万亩,龙门县近16万亩,每天生产近100吨牙签、餐签,竹产业从业人员1.2万人,年人均收入约4万元。惠东县积极打造“绿棋楠沉香之乡”,共有沉香企业123家,种植绿棋楠沉香1.2万亩,带动200多户农户种植,解决本地农民就业1000多人,年产值过亿元。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张艳艳 舒夏竺

相关阅读

  • 惠州入选广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广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名单,包括惠州在内的14个地市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省级
  • 为生命护航!惠州惠阳巡特警护送急病孩子就医

  • 白天黑夜,惠州惠阳巡特警的警车在街头巷尾穿梭,在群众无助的时刻伸出援手,用一片赤子之心守护着辖区群众的安宁与祥和。就在11月5日中午,在桥背河背街市场附近一位女子正抱着他
  • 鹅城大桥主桥钢梁合龙!明年建成通车

  • 昨天下午17时30分,惠州鹅城大桥主桥最后一片钢梁稳稳地落在支座上,主桥钢梁架设顺利完成,为大桥2024年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鹅城大桥主桥横跨东江。主桥钢梁由拱跨钢梁标准段
  • 惠州5个志愿服务项目获广东“益苗计划”扶持

  • 2023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特训营日前在中山市举行,主办方共评选出195个项目,这些项目获得400万元资助和扶持。其中,惠州5个志愿服务
  • 惊艳!邂逅济南冬日里的“淌豆寺”

  •   济南淌豆寺和那棵银杏树,大家应该不陌生。可是,你见过雪后的淌豆寺吗?  冬日初雪过后,银杏树叶开始逐渐变黄,在无人机视角下,与四周的山峦绿林相互辉映,极具视觉冲击力。 
  • 深大城际铁路——多措并举保护2株百年古樟树

  • 中铁一局(一公司)在深大城际铁路项目施工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保护2株百年古树。深大城际白泥坑站2株上百年的古樟树——王利 摄中铁一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震荡走弱,现涨0.03%

  • 2023年11月16日,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昨日夜盘收涨0.38%,早盘震荡走弱,截止到9:20,现涨0.03%。以上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富时中国A50指数包含了中国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其
  • 富蕴县:警惕!“鼻吸能量棒”!危害大!

  • 校园网红产品一波接一波,近期一种名为“鼻吸能量棒”的产品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上学前吸一口,下课后吸一口”,不少青少年为追求新鲜感“入坑”,但大多数青少年鉴别力有限,无法及
  • 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召开

  • 绿色中国11月16日电 (融媒体记者铁铮 通讯员张玉玲 耿奖研 周毅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百余位专家学者相聚西子湖畔,召开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