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贵在坚持!这家成都药企在研发赛道创新破题

日期: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收集编辑:成都日报锦观

自4月17日开始,成都日报推出《成都“新”澎湃——科创城市观察》专题报道,在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过程中,从不同维度解读、观察成都之于全国科技创新集群城市中间,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自6月开始,成都日报推出《蓉创大调研·第一季》系列报道;9月,推出《蓉创大调研·第二季》系列报道。11月,深入在蓉科研院所、实验室、创新平台,推出《蓉创大调研·第三季》系列报道,再次聚焦企业的科创故事。今天,我们走进成都海博为药业有限公司。

 


推开李英富办公室的门,立即看见墙上悬挂着几个大字:志当存高远。李英富起身笑着迎了过来,他那满头的白发像无数的银针,与墙上大字相映衬,深深地扎入一个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药物研发创新。

曾经火遍影院的《我不是药神》,让药物创新话题引发更多的关注。长期与药物打交道,辗转于国外国内,深耕于研发创新,李英富否认自己是“药神”,然而他和他的团队却在成都创造了“药神”佳话:公司成立仅4年多,在药物创新赛道上干出令国际药业巨头刮目相看的成绩。

“创新贵在坚持,创新道路上肯定会经历很多次失败,但是熬过黑色的夜晚就是黎明破晓之时。”坚守于药物创新领域,李英富对科技创新有着深刻认识和体会,向记者娓娓道来他与团队的创新故事。

源于创新的挚爱:偏向虎山行

2019年,成都海博为药业有限公司亮相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园。李英富为公司创始人,任海博为药业董事长。而此前他已在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工作近30年,一直深耕于医药创新领域。

“仿制药效益来得快,创新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而且周期长、效益慢,究竟该如何定位公司发展战略方向?”李英富称,在创办海博为药业时,他曾经历过左右为难的抉择,但是最终还是毅然选择了创新药,并确立“致力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首创和国际最优原创新药”的发展定位。

在李英富看来,从事仿制药虽然投资见效快,但创新突破有限,不能很好地解决临床需求,也与他此前近30年的从业经历不相符。而创新药从实施研发、临床实验再上市应用,一般要经历8-10年的漫长时间,他深谙走创新药道路的艰辛和挑战。

“越有挑战性,干起来才更有意义。”李英富在国外先后辗转德国、日本和美国,是在拜耳药业全球三大研发中心都有过研发经历的唯一一名中国人,同时也是两个临床候选药物的第一发明人和项目负责人。回到国内,李英富先后在多家国内大型药企任职专注于创新药研发。这些经历,都为他在新药研发和项目管理上积攒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方向定位确立了,如何选择赛道很关键。“我们首先考虑的领域是兵家必争之地——肿瘤,同时还选择了镇痛领域平衡公司发展,其实这两个领域都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性,还是那句话——越有挑战性,干起来才更有意义。”李英富称,疼痛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阿片类镇痛药的成瘾性及滥用问题严重,镇痛药还存在着极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用药需求。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实,行走在肿瘤、镇痛药两条赛道上,全球药企不乏前仆后继,包括一些大型药企都折戟于临床二期,海博为药业依然选择这样的赛道,李英富认为“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因为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从确立发展定位到选择创新赛道,海博为药业并未追求短期内的投资效益,而是看重更有挑战性、更长远的临床需求和创新价值。

耕于创新的收获:团队是后盾

李英富博士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十多年前,他辞掉国际医药巨头的优越工作,回到自己的故乡,心底萌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创新地研发出更多好药,从有效性、安全性、可及性等方面切实解决患者用药问题,“以前不管如何努力,这些核心的研发技术始终不属于我们,既不属于成都造,也不属于中国造”。

自从成立以来,海博为药业发展不断壮大,建有研发办公场地近3000平方米,引进安装各种先进精密仪器设备,建设具有特色化的透脑药物开发平台,布局了10余条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创新药研发管线,覆盖肿瘤耐药、肿瘤免疫、疼痛、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系统、真菌感染等多个药物治疗领域。

最让李英富引以自豪的是公司充满活力的年轻态发团队。海博为药业创立之初只有6人,而今拥有近百名正式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80%,“他们是平均年龄为31岁的高学历人才,年轻有活力,也充满了干劲,为了研发创新工作能够沉浸于实验室一整天”。

在李英富看来,人才是创新驱动的第一因素,而成都是一座引领新一线城市发展的超大特大城市,具有非常强的包容性,五湖四海的人来到成都都会过上幸福的生活。更为关键的是,成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十分重视人才并量身定制专项政策,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这样的宜商宜居环境谁不爱?对人才形成了吸引力,进而为企业实施创新研发提供了有力的资源要素支撑”。

今年3月,海博为药业提交了1类创新药HBW-3220胶囊新增适应症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试验申请。HBW-3220胶囊是其自主开发的三代非共价BTK抑制剂,已于去年2月获得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在全国十多家医院开展I期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

“目前全球还没有任何用于肾病治疗的BTK抑制剂获批上市,在研药物大都处于临床开发的早期阶段,且多为一二代共价不可逆BTK抑制剂,可能存在副作用大、易耐药等问题。开发三代抗耐药、非共价、可逆BTK抑制剂用于自身免疫性肾病的治疗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李英富称,我国慢性肾病的患者约有1.5亿,患病率为10.8%,几乎每100个患者中就有一人发展为尿毒症,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紧接着,今年4月海博为药业自主研发的Nav1.8抑制剂HBW-004285经过国家药审中心审评审批,顺利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有机会在未来三年左右完成三期临床,递交NDA,另外还有在疼痛领域的两个新靶点药物,预计明年推到IND阶段”(IND、NDA均为创新药研发过程的重要阶段节点)。

成立仅4年,海博为药业已申请发明专利30项,获得授权8项;确定7个PCC(临床前候选化合物),取得4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其中3项已进入I期临床研究;多个项目研究成果入选国际学术年会,获得国际认可,为海外业务拓展打好基础。

感于创新的环境:如鱼得水欢

因为坚持创新驱动,海博为药业的收获颇多。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成都新经济百家重点培育企业……站在一间会议室的展示柜前,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各种获奖证书和荣誉奖牌摆满了两大柜子。

“这些既是海博为药业的收获,也是成都的荣誉。”李英富称,任何一家企业发展与城市共存共荣,海博为药业在成立后的短短几年内取得多项创新研究成果,在国际行业中也形成了一定影响力,离不开成都的良好营商环境、政策支持培育、科研创新资源等。

如今,成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培育万亿级医药健康产业——瞄准生物医药产业版图目标,成都相继出台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支持政策等,全生命周期支持创新医药发展。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承载区,成都高新区已汇聚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功能平台近160个,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连续五年保持20%的增长率。

今年10月,2023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上发布的《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显示,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和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第一方阵。

成都如此发展速度,令李英富颇为感慨。

十多年前,李英富从美国回来,先后在上海、江苏等生物医药发达地区工作了一段时期才回到成都,“那时成都的产业环境远不比上海,但是最近这些年来成都的发展的确很快,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版图中,除了上海、苏州、北京、广州等地,成都也逐渐变得榜上有名”。而随着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李英富相信未来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长期呈现蓬勃之势,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指日可待。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策划 张婷婷 统筹 李影 缪琴 记者 杨富 图片 杨富 部分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王淇


相关阅读

  • 玉洁巷盲盒,开出五湖四海

  • NO.39有人说,城市的小街,就像是它的毛细血管,当它开始更新时,城市也就迎来了生气。不知何时起,编辑部出门时就发现了很多隐匿的百米小街,悄悄变样了。它们各具个性,像日渐葱郁的大
  • 助力乡村振兴 成都市将培育一批“成都农匠”

  • 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成都市将培养、引进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成都农匠”。“智慧在民间,高手(能人)在民间。‘农匠’是乡村经济的主力军,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 成都开展2023年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

  •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12·4”国家宪法日当天,2023年成都市“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在天府中央法务区举行;具有鲜明特色的“
  • 走 去自驾新疆独库公路

  • 昨日记者从“古韵龟兹·丝路库车”主题文化旅游推介会上获悉,每年三四月,库车市文旅局将会根据当年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全国各地游客提供惠及景区门票、酒店住宿、文体观光、自
  • “让借书像点外卖一样简单”

  • ▲ 成都图书馆工作人员正在分拣书籍 成都图书馆供图11月22日,成都图书馆开通“喜阅到家”图书网借服务平台,从此,读者足不出户,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借到图书。“让借书像点外
  • 【散文】在成都的日与夜‖安宁

  • 在成都的日与夜安 宁一我来之时,白玉兰早已在成都街头热烈地开着了。新鲜的叶子,犹如一盏盏空灵的灯,将沿街的树一一点亮。人家的屋顶上,耀眼的迎春花瀑布般倾泻而下,又在半空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贵在坚持!这家成都药企在研发赛道创新破题

  • 自4月17日开始,成都日报推出《成都“新”澎湃——科创城市观察》专题报道,在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过程中,从不同维度解读、观察成都之于全国科技创新集群城市
  • 衡水冀州:“无废城市”建设擦亮生态底色

  • 今年以来,冀州区聚焦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三大领域,统筹开展“无废城市”创建与生态文明宣传工作,使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取得新成效,全面助力绿色转型,以
  • 王庄至东山道路工程项目 昨建成通车

  • 4月28日,王东线正式建成通车,这是龙岩交发集团打通的又一条城乡交通脉络,道路有效串联起了东山板块与龙岩中心城区的半小时经济圈。该项目属2022年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是国道3
  • 方正证券12月ETF轮动策略组合公布

  • 根据方正证券指数产品轮动策略,12月建议重点关注『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指数』、『消费龙头指数』、『中证细分食品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相关指数产品组合:红利基金LOF(50
  • 从“莆田老字号”到“中华老字号”

  • 郭继光,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莆田市食品协会副会长。继承祖父遗志,接手复茂饼家,花费20余年时间,匠心守业,把1家复茂店发展成100多家复茂连锁品牌店,将复茂饼家“莆田老字号
  • 创新志愿服务模式 弘扬移风易俗新风尚

  • 12月4日,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举办“移风易俗树新风,表彰优秀树典型”主题活动,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活动现场,浔龙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