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碧流如玉,水乡扶梦富两岸| 瓯海再夺“大禹鼎”金鼎

日期: 来源:温州晚报收集编辑:温州晚报

夏日微风吹开满眼绿色,蓝天白云下清水荡漾,一派江南水乡风光;河道两岸群山环抱,郁郁葱葱,营造四季多彩风貌……作为温州“山水精华”之所在,瓯海区水网密布,河泊纵横,经过十年治水耕耘,这般诗画风景已走进现实,成为居民家门口每日可赏的景色。

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发文通报2022年度“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县“大禹鼎”名单,瓯海区再度夺得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奖——“大禹鼎”金鼎。沉甸甸的奖杯背后,见证着瓯海新时代的“治水经”。

过去十年,瓯海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水生态修复、“美丽河湖”建设等工作,护一江“瓯越清水”长流,展现“瓯居海中”“城水相依”的诗意泽国。


十年治水

优秀答卷

◆温州市首个获得“大禹鼎”金鼎的县(市、区);

◆获得“大禹鼎”8座,其中银鼎3座,金鼎2座;

◆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5条,市级美丽河湖6条;

◆省级生态区,三获全省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

◆浙江省农饮水达标提标“突出县”;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

◆县级以上集中式引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达标。

—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瓯海分局 —



五水共治 绘就瓯越山水新蓝图

清晨在河畔散步锻炼,午后在水榭树荫下纳凉品茶,傍晚逛逛水岸市集……这是家住瓯海区梧田街道龙霞社区居民王女士在周末度过的悠闲“十二时辰”。

王女士惬意生活的背后,是瓯海区过去十年治水成果的生动体现。该区一张“治水”蓝图绘到底,通过打好“清三河”“劣Ⅴ类水剿灭”“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组合拳,实施“截污控源、治本清源、寻根查源”等专项行动,让“美丽”成为瓯海水乡的代名词,水质稳步提升。2022年,瓯海区6个市控以上断面功能区达标率100%,同比提升16.7个百分点;省控以上断面Ⅲ类水质占比达100%;温瑞塘河主流域水质基本稳定在Ⅳ类以上;创成省级美丽河湖1条(龙舟湖)、市级美丽河湖1条、美丽山塘1座,完成7座农村池塘整治和泽雅镇水美乡镇创建。

“兴水利民、治水惠民、节水为民”,是治水人的初心和使命。2022年瓯海区完成再生水利用率22%目标,创成35家节水型企业、2个节水型灌区、35个节水型居民小区、60家节水型单位以及14个节水标杆示范单位,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紧抓水源保护和安全供水,制定落实泽雅水库水源地“一源一策”方案,开展水源地勘界定标和电子围栏试点工作,规范导流渠和应急池设施建设。2022年泽雅水库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荣获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优秀。

治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民参与实现共治共管。瓯海针对全区333条河道、12座水库进行“一河一档”“一库一档”建档,镇级以上河道制定“一河一策”方案,让每一条河流都有了“监护人”。同时,推进河长制提档升级,扩大治水“朋友圈”,“企业河长”“乡贤河长”“巾帼河长”等众多民间河长争相涌现,群策群力协作刷新“河湖”颜值。


控源治本 护航亚运水质新提升

“咚,咚咚……”6月19日上午,在亚运会龙舟比赛主会场温州龙舟运动中心,举行2023全民龙舟竞演活动,随着一串急促、有力的鼓点声响起,数条龙舟在湖面上破浪前行,水面上溅起浪花,岸上传来观众的喝彩声。当千年龙舟与亚运激情美丽邂逅,一场关于“护航亚运”的水环境攻坚战也在瓯海持续打响。

“亚运会是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为护航亚运,瓯海区按照‘水岸同治、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的治理要求,从源头治水,通过实施污口清零、管网清污、河底清淤、河岸清理、河长清障、执法清乱等行动截污控源,全力守护河湖生态,共同勾勒绿色浙江生态美。”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瓯海分局总工程师、区治水办副主任陈颉介绍。

自2022年起,瓯海区成立亚运整治专班,以亚运龙舟运动中心为核心,重点围绕管网雨污混接、破裂变形、脱节渗漏等问题开展污染源大排查,共排查亚运场馆周边企业95家,梳理河道混排口162个,制定“一口一档”,落实责任单位,倒排时间节点,形成闭环机制。

随着亚运会脚步的越来越近,瓯海的亚运水环境也发生了质的提升,亚运重点26条河道的平均氨氮含量从今年3月份的3.56mg/l降到6月份的1.4mg/l,降幅达61%;两个省控断面100%达到三类水。

护航亚运是瓯海源头治水的生动体现,为营造“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河湖生态环境,瓯海区还深入开展“污水零直排”工作,2022年累计投资16.72亿元完成7个街道“污水零直排区”提质扩面;率先探索“跨镇街捆绑式”治水模式,化“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实现排查设计“一体化”;引入智慧管控平台,推出“餐饮智能监管”APP,深化“环保管家”全域治理托管服务等,多维度打造立体化的治水样板。

源清则流清,瓯海通过一系列举措,将污水“扼杀”在源头,以科学治水提升效能,助力实现“长治久清”。


点水成金 擘画治水共富新画卷

每年春秋两季,位于瓯海塘河畔的青灯市集,汇集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家生活美学摊主参展,集逛、展、赏、玩于一体的集会成为各地文艺青年的“网红打卡地”;顺着塘河南下,新开街不久的梧田老街被誉为温州“小乌镇”,500多米长的沿河风光带景色秀丽,在盛夏夜晚,激活城市“夜经济”……

过去几年,悠悠塘河的千年文化在瓯海多轮水生态修复和美丽河湖创建过程中逐渐被唤醒,促进沿岸文旅商业的发展。从塘河沿岸的民办博物馆群,到梧田老街、山根音乐艺术村等,瓯海依托省级美丽河湖——南湖水乡河网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将一个个文旅商业项目串珠成链,形成一个活力十足的多元滨水文化商圈,为“千年商港 幸福温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城乡共富的滨水产业效益初显,已经实现沿河沿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全覆盖,其中50万元以上逾90%。”瓯海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区以文养水,充分挖掘水价值,做活水文章,用厚重的水文化串联起塘河的水乡风情,实现河湖环境和城市人文环境双重蝶变。

打开瓯海的水经济的“致富”画轴,可以看到:依托美丽河湖的创建,昔日因古法造纸业和废旧塑料洗涤加工业受到严重污染的戍浦江沿岸重现生机,带动沿线村庄的农家乐、民宿、休闲商铺日渐兴旺;曾经的“黑臭河”白门渎河,经过“五水共治”,实现“绿水青山”与“生态经济”叠加;温州龙舟运动中心结合省级美丽河湖龙舟湖布局“一场二馆一水上基地”,为温州亲水体育赛事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幸福河湖书画卷,碧水如歌写繁华,瓯海区正以创建“美丽河湖”为推手,带动“水经济”快速发展,让良好的水生态成为助力共同富裕的落脚点。

温州晚报记者 高寒潇

摄影: 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阅读

  • 闪耀的梦

  • 让梦想发声 迎亚运短视频征集活动 学军小学教育集团紫金港小学 胡清尘、金若涵作品:闪耀的梦
  • 钱塘,就是这么“潮”!

  • 随着杭州亚运会的“脚步”日渐临近,为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语言氛围,钱塘掀起了一股“全民学英语”迎亚运的热潮。一句简单的英语,体现的不仅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
  • 温州瓯海:火出圈的博物馆,品不尽的龙舟文化

  • 首饰龙、板凳龙、龙舟竞渡图……走进位于温州瓯海区龙舟运动中心的龙舟博物馆,300余件龙舟文化特色展品,结合高科技手段、声光电技术设计,生动立体地向观者细述千年龙舟文化。
  • 拿下国内首金,成中医姑娘们好样的!

  • 在刚刚结束的“韵味杭州”航民杯2023年全国首届卡巴迪冠军赛中,成都中医药大学女子卡巴迪代表队以全胜战绩勇夺全国冠军,收获卡巴迪运动在国内的首枚金牌。冠军队伍是怎
  • 学好英语 服务亚运

  •   记者 章以芳   “接待外籍技术官员该怎么用英语问好?帆船比赛的英语怎么说?”近日,宁波亚运分村帆船技术官员指定接待饭店开设“全员亚运英语培训”课程,提升酒店服务人员
  • 大目湾消防救援站进驻启用

  •   记者 胡星艺 通讯员 黄晶晶   7月28日上午,象山县消防救援大队大目湾消防救援站举行进驻揭牌仪式,成为我县第四个建成投用的消防站。大目湾消防救援站进驻后,将服务于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下了班,去盐田——到盐港夜市品跨境美食

  • 夏夜漫漫下班后的你是不是想找个地方与朋友一起喝酒撸串?是不是最好能背靠大山、面向大海听见虫鸣鸟叫与海浪的交响乐?是不是还想与城市里灯火闪烁的夜景相伴?这样的地方当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