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郑卓 通讯员 古丽孜亚·杰格斯
九月的布尔津县,正在渐渐变成一片“金色海洋”,沙棘即将迎来大丰收。
如今沙棘丰收,对当地的种植户来说,又多了一层含义:除了沙棘果外,丰收还带来了沙棘林林下套种、林间养殖等附加收益。
“实现了一分耕耘、两份收获。”9月2日,布尔津县也格孜托别乡别斯库都克村沙棘种植户郑进修说。
走进郑进修家的沙棘林,就能明白这句话背后含义。2020年,郑进修一家人种下了一片数百亩的沙棘林,2022年,他根据土壤土质变化,结合农作物特性,尝试在沙棘林下套种花生。当年秋天,便给他带来了惊喜。
9月2日,沙棘种植户郑进修和妻子在沙棘林里查看套种花生的长势。阿尔生·阿合提摄
今年,他早早就对沙棘林做了种植规划。按照套种农作物株型一高一矮、根基一深一浅等搭配原则,播撒下500亩花生种子。
由于沙棘地周边土地松软,花生长势非常好,荚果洁白、籽粒饱满。郑进修初步估算,1亩地可产花生400多公斤,按湿花生每公斤10元计算,每亩地有4000元销售收入。除去成本,这些分散种植在500亩地中的花生,将为他带来十分可观的收成。收了花生后,很快又将进入沙棘采摘期。届时,他又将有数十万元的沙棘果销售收入入账。
目前,在政府引导下,布尔津县不少沙棘种植户把林下经济与特色产业结合,利用沙棘林土壤优势,推行林下种植发展模式。2023年,布尔津县共有3.2万亩沙棘林实施林下套种,套种作物面积1.3万余亩,其中,间作苜蓿1.1万亩,南瓜、西瓜、葫芦2050亩,预计产值达920余万元。
沙棘林里不仅有林间套种,还有林下养殖。
吴清山是布尔津县阔斯特克镇阔斯特克村沙棘种植户,在他的数百亩沙棘林里,有累累沙棘果,也有觅食的“沙棘鸡”。
从2010年开始种植沙棘起,吴清山就在沙棘林里走出了一条致富路。五年前,在当地林业部门指导下,结合网上调研结果,吴清山开始在沙棘林里尝试放养黑凤鸡,他将之称为“沙棘鸡”,实现了种植、养殖并驾行。
近年来,布尔津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旅游,托库木特村的沙棘种植户李正信深受启发,将沙棘林与旅游行业结合,在沙棘林间套种苹果、红薯,饲养林下鸡,将沙棘林发展成集种植区、采摘园、农家乐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体验场所。
“十四五”期间,布尔津县计划种植沙棘面积15万亩以上,并完善沙棘销售网络建设,将布尔津县打造成为全国最大沙棘原料供应基地。这意味着,沙棘林里的发散性思维有了更大发挥空间,沙棘林生产效率持续增强,沙棘产业衍生效应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