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吉林抚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日期: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收集编辑: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源头,享有“林海参乡”的美誉。在这个人口不足22万的小县城,广袤的森林绵延了近52万公顷的土地,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5.76%。

绿色是抚松的底色,生态发展是抚松的底气。如今的抚松,绿色生态产业总产值已经占全县GDP的73%。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禀赋,不断厚植绿色发展根基,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因地制宜科学打造“5+1”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长白山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抚松冬日雪景

青山变“金山”,生态宝藏助力产业发展

5月,正是人参播种的关键时期,在抚松县万良镇小屯村,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阳光洒在不同透光率的棚膜上,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泥土的芬芳。农民们身穿工作服,头戴草帽,手脚麻利地在田间劳作。他们或蹲或跪,小心翼翼地将人参种子播撒在预先准备好的苗床上。

“小屯村种植人参已经有快70年的历史了。” 小屯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如今,全村80%的农户吃着“人参饭”,有种植户100多家,加工户近50家,村民年平均收入近5万元。如今,村里不仅种人参,也有专门进行人参加工的村办企业,人参产业链不断延长。

人参产业是抚松的绿色名片之一。作为“中国人参之乡”,抚松拥有460余年的人参栽培历史。在这里,“抚松人参”已成为全国的知名品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全县域内人参留存面积609.6公顷,产量达2963.5吨,林下参留存面积1.87万公顷。

如今的抚松,拥有国家级人参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还坐落着全球知名的人参集散地——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这里每年完成全国80%的人参交易,年交易额接近200亿元,被视为影响全球人参市场的“晴雨表”。

“我们村几乎没有人出去打工,光种人参、加工人参就已经忙不过来了。” 王金山告诉记者,每年到了人参采摘和交易的旺季,村里甚至需要从周边县市雇人手来完成相关工作。通过人参种植和加工,村民的收入越来越多,日子也越过越好。

通过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等环节的不断发展,延伸药用、食用、化妆品、生物制品等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抚松人参的产业链不断完善,产值逐年攀升。截至目前,抚松县人参初加工、精深加工企业等已达3200余户,全县20%以上的人口直接从事人参生产、加工、销售及相关产业,形成了500家企业的集聚效应。已研发投产人参饮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及食品等五大系列600余种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抚松县提供的数据显示,作为抚松的特色产业、战略产业、富民产业,2023年,抚松县人参全产业链交易额达191亿元,其中一产产值3.47亿元,二产产值60.98亿元,三产产值126.55亿元。规上人参医药企业实现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36.67%。

据介绍,抚松宝贵而独特的自然资源不仅有人参,还有清澈的山泉水。这里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共拥有大小河流109条。地处天然矿泉水富集区,发现矿产资源四大类39种,已探明水源地46处。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抚松县通过水源保护、产业集聚、品牌创优,建设以矿泉水为主的绿色饮品产业集群,推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仅矿泉水一项,2023年实现产值14.84亿元,同比增长17.26%。

万良镇人参种植基地    受访者|供图

冰雪换“白银”,冷资源变“热产业”

近年来,冰雪经济的热度不断升温,大众对冰雪消费的需求不断攀升。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冰雪资源,严寒冰雪在抚松激发出了强大的发展动能,曾经习惯“猫冬”的村民开始忙碌起来。冰天雪地美了百姓,富了乡村。

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村工作人员毛建凤是抚松本地人,她家所在的前进村原址就在现今度假村里。2013年,为了发展生态旅游,前进村和枫林村160多户村民整体搬迁到松江河镇,“木头房换成了楼房,上下班有班车,收入也比之前增加了不少。”毛建凤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村民下山,游客上山。拥有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赛事滑雪场的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雪季日均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同比增长182%。据毛建凤介绍,在当地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当地不少村民已经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就地做起了与旅游相关的“营生”。除了像她一样在雪场工作的,在长白山脚下开饭店、当导游、办民宿的,基本都是当地村民。

2023—2024雪季,全县冰雪旅游接待游客12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8.5亿余元。切切实实地将冰雪“冷资源”变成了“热产业”,白雪变成了“白银”,走出了一条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冰雪旅游之外,抚松夏季的青山绿水吸引来不少避暑的游客。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仅长白山华美胜地度假区接待游客、营业收入就分别同比增长36%、63%;如今的抚松正逐步构建“避暑+冰雪” 四季旅游格局。

据介绍,近年来,抚松县把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责任扛在肩上。确立了“生态强县、产业兴县、特色富县”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5+1’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的奋斗目标,通过特色资源产业化和旅游产业全域化“双轮驱动”,畅通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真正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一同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的新局面。


相关阅读

  • 吉林私藏的“中国最美县域” 有一处美了千年

  • 近日,“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发布,全国107个县市区上榜。其中,吉林省的安图县、长白县、集安市、抚松县、珲春市5地成功入选!这样
  • 一位东北漫画家笔下的“吉林印象”

  • 春节假期冰雪游、探亲游、度假游带动吉林文旅市场持续升温为了宣传家乡东北漫画家胡义翔选择用画笔描绘出他眼中的“吉林印象”我的家在东北它最近有点出圈阵阵寒流为北国
  • 民勤:电商直播带货 引领消费新潮流

  • 近日,在首届“秀山丽水杯”2023农村直播电商案例赛事活动中,民勤县申报案例入选“全国农村直播电商十佳县域案例”,并荣获“非凡奖”。民勤县申报案例入选“全国农村直播电商十
  • 古浪:温室大棚里过大年

  • 新春佳节,人们走亲访友过大年,但在干城乡富民新村的日光温室大棚内却是一派忙碌景象。走进种植户何振刚的人参果种植大棚,绿叶掩映间一个个“金果果”缀满枝头,鲜亮诱人。棚外
  • 阿克塞:红柳湾温室大棚人参果“甜蜜来袭”

  • 初春时节,阿克塞县红柳湾科技示范园区内温室种植户白玉川的温室人参果抢“鲜”上市。春节期间,记者走进白玉川的日光温室大棚里,暖意融融、硕果溢香,一排排人参果整齐划一、管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吉林抚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源头,享有“林海参乡”的美誉。在这个人口不足22万的小县城,广袤的森林绵延了近52万公
  • 重庆丰都:以特色农产品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石青川 | 重庆丰都报道166.3万人次、9.97亿元,今年4月,丰都这座地处重庆地理中心、三峡库区腹心的小县城火爆出圈了。据当地庙会办统计,2024丰都庙会期
  • 河北固安: 京津冀协同发展,让小县城强起来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 河北固安报道从北京市区出发,沿着京开高速一路向南,当汽车跨过永定河时,一个个产业园区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河北省固安县了。固安县紧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