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浓情端午】这些老人吃粽子需谨慎

日期: 来源:沈阳卫生健康收集编辑:沈阳卫生健康


粽子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粽子多为糯米制成,粘性大,又有高糖高脂的特点,并不是人人都适宜。那么哪几类老人不建议食用或者应少食用粽子呢?

一、糖尿病患者

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红豆粽和甜粽子不适合多吃。粽子含糖量较高,如果粽子中加入了红枣、豆沙则含糖量更高,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

二、超重、肥胖者

尽量避免选择含有肥肉、五花肉、高油脂馅的粽子,或可以干脆不吃馅。进食时最好细嚼慢咽,每餐不超过一个粽子,如果没有饱腹感,可再多吃些蔬菜,通过摄食低能量的蔬菜及时获得饱腹感,减少高能量食物摄入,还能摄入大量膳食纤维,可减重或降脂。

三、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兼之其性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

四、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粽子虽说美味,但也建议老年朋友们量力而食,在这里祝愿所有老年朋友,端午安康。



作者:刘蕴博

来源: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白冰 孙凯峰

校对:邱伟 陈泽明

初审:孙百军

审核:徐江


相关阅读

  • 【浓情端午】端午节的养生与调理

  •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端午还有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
  • 艾草悠悠迎端午,居民巧手制香囊~

  • 艾草悠悠,端午流香。制作香囊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近日,宝山区高境镇高境五村居委会组织开展香囊手工制作活动,让居民在手工制作中体验传统佳节的民俗风情。在馨良苑小区的党群服
  • 甘肃渭源:花线绕 粽香飘 端午氛围浓

  • “五月五,是端午,花线绕,粽香飘,香包俏……”在渭源城区街头,“端午消费热”悄然兴起,香包、花线、粽子等与端午相关的产品销售渐火,浓浓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在君山文化广场商业步
  • 古浪:一老一幼话端午 孝老爱幼共传承

  •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关爱“一老一幼”,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近日,新堡乡在一老一幼关爱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2024年“我们的节日·端午| 一老一幼话端午 孝老爱
  • 粽情端午 暖心相约,和谐共守平安高速

  • 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三支队6月4日,省交通执法总队第三支队联合高速公安二分局、秦巴高速公司,深入巴中市恩阳区成巴高速公路下八庙服务区开展“浓情端午 暖心相约”主题慰问活动
  • 这个端午节 开启探“咸”之旅

  • 随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脚步的临近,宁波镇海宝山幼儿园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文化体验活动,旨在让幼儿们亲身感受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并深入理解其背后的丰富文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浓情端午】这些老人吃粽子需谨慎

  • 粽子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粽子多为糯米制成,粘性大,又有高糖高脂的特点,并不是人人都适宜。那么哪几类老人不建议食用或者应少食用粽子呢?一、糖尿病患者对于糖
  • 【浓情端午】端午节的养生与调理

  •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端午还有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
  • 端午假期 乌市天山明月城主推国潮风迎客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魏红萍报道)“今天的包粽子、吃粽子活动,我和孩子都参加了,很开心。”6月8日,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天山明月城游玩的游客苏郁郁说。6月8日,在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