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人间至味是团圆,在泗洪临淮感受鲜香诱人的渔家宴

日期: 来源:交汇点客户端收集编辑:交汇点客户端

“老板,带刺鱼丸有吗?再给我来个红烧鲫鱼!”“老板,我的菱角秧包子,怎么还没来?”新春佳节,位于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的碧月湖饭店,热闹非凡,饭香四溢。“靠湖吃湖”的渔家人无论走到哪里,心中总有对湖的眷恋,春节聚餐都忘不了祖祖辈辈传承至今舌尖上的渔味。

地处淮河流域下游、洪泽湖西岸的泗洪县,因境内河流、水库、滩涂众多,渔业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泗洪县以渔为媒,通过聚力打造生态养殖特色产业、稳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方式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朴实的水乡渔家味道,延续千年

洗净的鲫鱼放进油锅里滋滋作响,两面不停翻煎,直至金黄酥脆后放在铁锅里炖。在一代代泗洪人的味蕾记忆中,汤汁浓郁,味道鲜美的尺半强既是丢不掉的饮食习惯,也是忘却不了的一场味蕾之旅。“鲜鲫临淮美,传闻尺半强。祇供津吏索,不放老夫尝。”临淮鲫鱼以鲜美著称,清代诗人朱彝尊作诗赞美鲫鱼的鲜美。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到临淮品尝渔姑烧制的鲫鱼,还曾到临淮东大堤上观湖光日出赞叹不已,并亲笔写下了“水乡泽国,人间仙境”八个大字。

“临淮渔味”菜系——尺半强

洪泽湖边的渔民以捕鱼为生,平日也以吃鱼为主,尺半强就是几条鲫鱼,加少许佐料,放在地锅里炖。渔家人过去没有固定的灶台,炖鱼的时候临湖用几块砖把锅支起来,湖边晒干的芦苇就是燃料,再加入清澈见底的湖水,炖出来的鲫鱼口感鲜嫩无比,“湖水炖湖鱼”就是尺半强鲜美的奥秘。

和尺半强一样,带刺鱼丸也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对渔家人来说,带刺鱼丸首选白鱼。洗净后的白鱼,将鱼背处的肉片出,再伴着葱姜,将鱼肉剁成鱼糜,鱼刺剁得极小,这样吃的时候既有丰富的口感,也不会卡到喉咙。

“临淮渔味”菜系——带刺鱼圆

除此之外,香脆荷叶尖、银鱼卷饼、蟹黄豆腐、鱼三宝等都是具有浓郁特色的美食。端起碗筷,品上一口,渔家味道从舌尖到味蕾都能得到满足。

“临淮渔味”菜系——香脆荷叶尖

就地取材的渔家味道

代代相传的美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渔家味道之所以能延续至今,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春节前,竹院渔家乐的老板陈德宝和老伴忙着包菱角秧包子,因为他知道春节期间但凡来店里吃饭都要点这道主食。陈德宝介绍说,自己从小在洪泽湖边长大。菱角秧是洪泽湖盛产水产品之一——菱角的茎。传说渔民生活条件艰苦,下湖采摘菱角后,为了增加裹腹食物,便将菱角秧清理干净,晒干后保存。最初是年节的时候将其拿出泡水食用,因味道寡淡,慢慢演变为放入面中制作成包子食用。

“临淮渔味”菜系——菱角秧包子

“岸上居民食材较为丰富,渔民常年捕鱼以湖为家,很多时候只能就地取材。比如,岸上居民常吃的白菜肉包、芹菜肉包,渔民就吃菱角秧包。现如今,通过不断改良,馅料中加入了上好的五花肉、葱姜等配料,演变成了一道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美食。”陈德宝说。今年59岁的陈德宝只在繁忙时帮忙,早在几年前已经把渔家味的手艺传给了儿子,如今是儿子在经营。

同样经营着农家乐的刘江,曾经是地地道道的渔民。渔民上岸后,他经营起了农家乐。“大家特别喜欢吃我做的蟹粥和鲁肃米饭。相传鲁肃家宴上的一道必备菜肴就是鲁肃米饭,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以前做渔民时候,捕鱼、虾、蟹没有准。今天可能多捕了鱼,明天可能多捕了蟹。遇到捕蟹多的时候,就剥了壳煮粥喝,日积月累地攒了一些好方法。上岸后,擅长挑选好食材的我,带来了渔家做法,大家都非常喜欢。我们周围有很多人,并不是专业厨师出生,但简单的蒸煮渔家做法,就能做一桌丰盛的渔家菜,让人吃了还有再来的念想。”刘江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泗洪这片乡风浓郁,民风淳朴的土地也孕育了自有的美食味道。在一代代渔家人的传帮带中,吃到的不仅是纯天然好食材的自然味道,更是人情暖味、传承历史的味道,美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不负禀赋大力发展生态渔业、休闲渔业

以渔家经济深度融合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乐章,泗洪县将渔业贴上了“生态”的标签,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促进全县渔业绿色健康养殖,带动养殖户创收增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和优质水产品的需求。目前,全县成立水上生态牧场合作社17家,培育水上生态牧场经营主体10个。2021年,泗洪县水产养殖面积19.3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5万吨,其中河蟹养殖面积16万亩、产量2.49万吨、总产值22.5亿元。

与生态渔业齐头并进的是休闲渔业。占地1200余亩的国际大圆塘垂钓中心目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圆形钓场,可容纳2500人同时同地同塘垂钓竞技,是集“游、钓、购、研、学、竞”为一体的中国首席生态垂钓休闲旅游目的地。

临淮水上运动中心、渔家风情小镇、“渔你有约”主题民宿……一处处文旅融合的新景点新业态,见证了“渔旅结合、以渔促旅、以旅兴渔”的产业新格局。同时,泗洪县通过不断利用好天然的优势资源,以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全民龙舟赛、美食节等活动,有力助推渔家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泗洪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建设“最富活力改革试验区”和“四个泗洪”的发展定位,纵深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三增工程”,加快构建“三区四园四群六链”的乡村振兴新格局,着力打造最富活力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相关阅读

  • 宿迁市泗洪县金锁镇:“头雁”领航促乡村振兴

  • 2023年2月,宿迁市泗洪县金锁镇一纺织企业,开足马力,全力以赴,冲刺一季度“开门红”。(陈玉、王寒寒 摄)据了解,该镇积极鼓励村居兴建“共享厂房”,筑巢引凤,激励村居支部书记外出招商
  • 踏浪归来霞满天!荣成小渔村亮相央视!

  • 看日出日落,食四季海鲜,荣成西霞口村里的惬意渔家生活是啥样?村集体贷款买船,西霞口村人放手一搏,昔日贫困村如何翻身做“船王”?原生态养殖,十年内禁止捕捞,富裕后的他们将目光放在
  • 石桥街道全新公交亭“上岗” 村民候车安全舒适

  • 近日,石桥街道菱角村两座全新公交候车亭正式投入使用,舒适安全的候车环境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一大早,记者在石桥街道菱角村看到,原本简易公交站牌已更换成崭新大气的公交候车亭
  • 好心茂名•每日一图 | 春·彩

  • 华灯初上俚街溢彩漫步疍家墟沉浸光影里好心文化、渔家风情交叠快来一起“趁墟”吧图/林奕余文/张越 黄宇彬 制图/钟镇聪茂名号编辑部编辑:钟镇聪初审:柯柱基审核:朱武军来源: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人间至味是团圆,在泗洪临淮感受鲜香诱人的渔家宴

  • “老板,带刺鱼丸有吗?再给我来个红烧鲫鱼!”“老板,我的菱角秧包子,怎么还没来?”新春佳节,位于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的碧月湖饭店,热闹非凡,饭香四溢。“靠湖吃湖”的渔家人无论走到哪
  • 上海有那么多“龙抬头”的地方!今天几点抬头?

  •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今天大家都在关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龙抬头,几点抬?据天文科普专家介绍:“龙抬头”反映的是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形象,像是“龙头”抬了起
  • @龙江考生,这两项考试今天可查分→

  • 黑龙江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  按照教育部的工作部署安排,我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已于今日公布。  报考我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可
  • 二月二,龙抬头,消防安全记心头

  • “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之日传统习俗中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龙抬头”指的是什么?我国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
  • 抓好备春耕 筑牢压舱石|春耕之前喜分红

  • 合作社社员领到分红现金“马上要备春耕了,正寻思买一台新农机具呢,这钱发得太及时了!”合作社成员许维成说。19日,方正县会发镇举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分红大会暨春耕生产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