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水禽“凤头鸊鷉”离开水面八公里“寻医” 你能念出它的名字吗?

日期: 来源:天山网收集编辑:天山网

放生后的凤头䴙䴘在水中嬉戏。动图制作: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魏红萍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魏红萍报道)“这是一只野生水禽,离开水几乎寸步难行,没想到它会出现在8公里外的牧民家中。”9月2日,在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生凤头䴙(pì)䴘(tī)的工作人员说。

这只可爱的水禽“宝宝”名叫凤头䴙(pì)䴘(tī)。阿德力汗·木拉提 摄

  这只受伤痊愈的凤头䴙䴘,是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次在陆地上救助的,工作人员推断凤头䴙䴘是上门“找医生”。

  8月15日傍晚,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苏分局辖区牧民别克在给自家鸭群喂食时,一只不吃食的“鸭子”引起了他的注意,走近一看,不是鸭子。

  “鸭子”看见别克走近,不惊慌,也不叫,只是“可怜兮兮”地看着他。

  别克检查发现“鸭子”腿部明显受伤,只能卧在那里一动不动。

  “平时保护区工作人员经常上门宣传保护野生动物,遇见受伤的动物,第一时间告诉他们。”别克拨通了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苏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保护区工作人员驱车来到别克家中。

  受伤的“鸭子”学名凤头䴙䴘,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作为冬季候鸟,凤头䴙䴘夏天多见于我国东北部至西南部,以及内蒙古、宁夏、新疆西部、青海湖等地。

  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凤头䴙䴘是水禽,在陆地上几乎是寸步难行,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水中度过,受到惊吓的时候,往往不是飞离水面,而是潜入水中。

  别克家距离最近的湖泊大约有8公里,这只凤头䴙䴘是如何走这么远的路程到牧民家求助,工作人员也很纳闷。

  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和休养,这只凤头䴙䴘伤势痊愈,被放归大自然。

9月2日,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乌苏分局工作人员,放生受伤痊愈的凤头䴙䴘。阿德力汗·木拉提 摄

  近年来,随着新疆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加强和完善,实行生态修复和智能监测等管护措施,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珍稀野生动物种类和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相关阅读

  • 看新疆这些农产品走出国门抢滩大市场

  •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拥有着众多优质农产品近年来新疆积极推进农产品对外贸易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目前,新疆已成为多个国家的
  • 血常规高级研修班在乌鲁木齐市举办

  • 新疆网讯(记者吴治杰 通讯员秦紫荆)9月3日,“血常规的高级解读”高级研修项目在乌鲁木齐市举办,旨在面向基层医院推广血液检测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该项目
  • 首批名单公布!昌吉州两家基地入选

  •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昌吉州2家基地入选↓↓
  • 山东开通首条TIR进境通道

  • 9月4日,一辆悬挂有TIR标识牌的运输车辆满载进口货物抵达山东青岛,在海关验核单证和封志后办结通关手续。这是山东首票TIR进口货物,标志着山东首条TIR进境通道开通,也是从乌兹别
  • 新疆疏勒县:西梅喜获丰收 果农增收有奔头

  • 近年来,新疆疏勒县围绕产业发展这条路子,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特色林果种植业,推动乡村振兴,为强村富民提供了坚强支撑和保障。走进洋大曼乡乔克鲁克(12)村西梅种植园,看见一颗颗色泽鲜
  • 紫啸鸫首次现身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周萍英 通讯员陈泉霖 黄华宁 刘涛)近日,在襄阳市保康县,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海拔700米的河沟内,首次记录到保护区鸟类新记录——紫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新知小学举行开学典礼

  • 阳光讯(记者 杨小娟)9月1日,西安市新城区新知小学举行了开学典礼。新知小学党政办主任张珉进行了致辞。在开学典礼上,当代艺术家、诗人的坚春天老师进行了发言。据悉,坚春天老师
  • 青岛中心假日酒店:保护古树名木 留住美丽乡愁

  • 古树名木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近年来,青岛中心假日酒店,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用心用情保护好青岛01号古树名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美丽
  • “金牌导师”带学生8年6进“国赛”

  • “普通高中看高考,职业高中看大赛。”对于职教学生来说,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好成绩,无论是将来升学还是直接工作,其重要性都不亚于普高学生面对的高考。那么如何才能在技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