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捐了骨髓又捐肾,广州父亲给女儿“三次”生命还创纪录

日期: 来源:广东省人民医院收集编辑:广东省人民医院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术后治疗,今年31岁的肾移植受者小美的抗排斥药物正在不断地压缩,减少。在未来一周,她用于器官移植后抗排斥治疗的药物将有望减少到零。而这一切,得益于她的父亲五年内两次为其捐献延续生命的细胞、器官。 

五年前,为了挽救罹患急性白血病的小美,父亲为其捐献了骨髓造血干细胞,助其战胜了病魔的同时,构建了一套和父亲相匹配的免疫系统。三年前,小美又出现了终末期肾病,并快速进入了血透阶段,一个月前,广东省人民医院肾移植科孙启全教授团队又成功地为父女俩进行了亲缘肾移植手术。这位五十出头的父亲将一个健康肾脏给了女儿,且非常适配于先前干细胞移植构建的免疫体系,不会出现移植后的排斥现象。“这位伟大的父亲在连续两次通过移植手术挽救了生命的同时,也创下了我国首例造血干细胞和肾序贯移植成功诱导免疫耐受的纪录。”孙启全教授表示。

命途多舛的广州女孩

两度重症时都是父亲进行了关键捐献

据悉,今年31岁的小美是广州人,本身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她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性。一场急性白血病,差点逆转了她的人生轨迹。关键时候,是其父亲为其提供了骨髓干细胞捐献助其打败了病魔并重新为她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免疫体系。

就在小美挥别恶性肿瘤阴霾的两年后,年轻的她又出现了肌酐升高等肾病症状,并逐渐进入了终末期肾病—尿毒症阶段,必须定期接受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器官移植是终末期肾脏病彻底康复的唯一手段。也正是为了寻求根本性地解决问题,父女俩慕名找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肾移植科孙启全教授。

得知父亲5年前捐过骨髓给女儿,综合其病历,建议父女俩行活体肾移植手术,既免去了等待供体的煎熬,而且术后不用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可以大大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几乎没有太多的迟疑,52岁且身体健康的父亲就答应了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父女俩也开始规范地接受门诊治疗”。

为父女俩提供诊疗后的孙启全教授立即事无巨细地为小美量身定做个性化诊疗方案,在术前与国内外免疫学专家共同探讨,制定免疫诱导方案,将术后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立竿见影且不会发生排斥

父亲的肾脏植入后迅速正常工作

经过对小美父亲身体状况的仔细评估,确保不会因为摘除一个肾脏而影响身体状况后。孙启全教授团队将父女俩亲缘肾移植情况提交给了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医学伦理审核,并通过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

经过了周密的术前准备,3月23日,肾移植团队为父女俩进行活体肾移植手术。先期通过腔镜技术在小美父亲的腹壁上开了三个小孔,成功的运用微创技术取出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并完成了供体肾的灌注保护和相应的血管修饰工作。随即迅速将来自父亲的供体肾植入小美的体内。

由于取肾技术已经告别了以前创伤巨大的开放性手术,术后第二天,小美父亲便可下地活动,快速康复。而来自父亲的肾脏也迅速在小美体内开始正常工作,不仅植入后迅疾开始析出尿液,核心指标肌酐也从术前的998mmol/L,快速降至100mmol/L以下。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由于小美此前已经通过父亲捐献的骨髓干细胞治疗白血病,随后又和肾移植序贯移植诱导自然免疫耐受。女儿因为干细胞移植构建出来的免疫系统天然不会对与干细胞相同来源的捐赠器官发生排斥。“在移植术后早期接受了一定的抗排斥药物治疗后一个月时间,小美可以完全停止使用抗排斥药物。”孙启全教授表示,手术后将近一个月的观察也已经证实了来自父亲的肾脏不会与小美发生排斥的情况。“肾移植后的小美不仅解决了终末期肾病问题,而且未来可以不用抗排斥药物,可以像正常女性那样结婚、生子,回归正常的生活。” 

对于小美而言,父亲的爱,更如山海!造血干细胞移植给了女儿如山一般不屈的脊梁;肾移植更是给了女儿如大海一般深沉的力量。女儿承载了父亲给予的三次生命,厚重且顽强!

孙启全教授团队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小美在造血干细胞和同源肾脏序贯移植成功诱导免疫耐受是国内首例。并且此类同源序贯移植在纠正造血和免疫缺陷障碍以及诱导同种异体肾移植耐受方面极具潜力,可有效耐受慢性排斥反应及异体移植间的急性排斥反应;只对供者的自身抗原产生免疫耐受,对其他抗原可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故不会出现免疫功能低下所导致的继发感染风险。

亲属活体肾移植

成为器官捐献供肾移植的有益补充

孙启全教授称,目前全国有近90万尿毒症透析(含血透和腹透)患者,透析患者的平均透析龄不到5年,透析并发症无时无刻不在威胁这些病人的生命;并且透析产生的费用高,对自身的血管要求也高;患者需要定时透析,限制患者时间及出行等,严重影响了生存质量。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唯一途径,由于目前供体短缺,供肾质量参差不齐等多方面的原因,亲属活体肾移植成为器官移植的另一蹊径。活体肾移植在保障供体生活质量的同时,为受体点燃第二次生命。”

近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常态化开展亲属活体肾移植,2022年的活体肾移植手术量居全省首位。孙启全教授表示,随着微创肾脏获取技术的开展和进步,以及手术前对供体的精准评估,现在的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对供体的生活质量影响已经非常小。“以往大开放手术可能引发的供体丧失重体力劳动能力的现象已很少发生。”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肾脏来源于直系亲属,配型匹配位点多,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抗排斥药物的运用量减少。同时,终末期肾病患者不用经过长时间的肾移植等待,完成精准的评估和相关伦理审核后就能开展手术,且总体治疗费用远比公民器官捐献移植手术低廉。为减轻亲属活体肾移植家庭的经济负担,助力健康恢复,广东省人民医院肾移植科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还开展了“亲属肾移植扶助计划”,对捐肾人供肾切取手术的相关费用,一次性给付2万元的无偿经济补助,几乎涵盖供肾者手术住院期间的住院费用。

一个健康肾脏就能满足生理需求

最“长寿”的肾脏超过了一百岁

一个肾脏足以支撑供体的生理需求吗?来自父母的大龄肾脏移植给子女后是否会缩短“使用期”?

孙启全教授指出,每个人只需要一个功能正常的健康肾脏就能满足正常生理需求,现实中就存在一定比例的先天性单肾即先天性孤立肾。这也证实了人类在拥有一个功能正常的健康肾脏时足以满足正常生理需求。美国等亲属活体捐献肾移植开展例数较多的国家通过研究也证实:捐献一侧肾脏不影响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和预计生存期。研究还发现,在捐出一个肾脏后,剩下的肾脏会代偿性的变得更强壮,单肾的相关肾功能指标还会相应的得到提升。“从供受双方的分析综合看来,亲属活体肾移植对于有尿毒症患者的家庭而言,是一个损伤较小,风险可控,长期获益的理性选择。”

至于来自父母捐献的“大龄”肾脏在捐献给子女后,会不会缩短使用期限的问题,国际、国内的研究结果也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供体肾在进入子女的体内后,也会相应地更为适配受体的年龄。

“目前已知的存活最长的肾脏就超过100岁,是一名60岁老人的肾脏,在进入供体体内后又存活了40多年。”

孙启全教授介绍,根据我国现行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有关规定,目前亲体肾移植的捐献者仅限于接受人的配偶(需结婚3年以上或育有子女),直系血亲(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舅甥、叔侄、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等),以及通过民政部门认定的长期养父母、养子女关系。很多人对夫妻之间的肾移植属于亲体一直感到困惑不解。其实,共同生活5年以上并有生育的夫妇最适合做肾移植手术,甚至比亲属之间效果还要好。因为夫妻生活可以让对方体内产生免疫耐受,减少术后的排斥及感染。

相关阅读

  • 慢性肾病早期防治是关键 6大方面需做好自我管理

  •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孙慧)“慢性肾病通常发展缓慢,如不及时诊治,其中一少部分人最终会发展为尿毒症。”近日,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肾内科主任赵海丹做客新华网《健康大讲堂》,他表
  • 肾病健康在线丨吸烟一时爽,伤肾没商量!

  •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但人们所知道的,通常是吸烟诱导或加剧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但经常被忽视的是:吸烟对健康人的肾功能也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今天,“影人欢乐跑”开跑!

  • 今天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影人欢乐跑”活动在庙城镇童牛小镇开跑啦!活动由资深电影人组织发起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大力支持嵌入影人跑、亲子mini跑奇葩恐龙运动
  • 找到你下一个创业点子的 4 个要素

  • 编者按:一个创业者常常走的弯路是追求“完美”的创业点子。其实一个好的创业点子不一定是完美的,也不一定是其他人都想不到的。一个没有被执行的想法是没有价值的。作为一名创
  • 超级简单的蒜蓉娃娃菜

  • 准备食材:娃娃菜,蒜末,小米辣,葱花,生抽,蚝油,白糖,淀粉,具体步骤如下↓1.酱汁:两勺生抽,一勺蚝油,半勺白糖,一勺淀粉,半碗清水搅拌均匀即可2.娃娃菜焯水捞出装盘备用,起锅烧油,葱蒜,小米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