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河北卫视《袅袅余音又一村》走进沙坡头 看黄沙变金滩

日期: 来源:河北卫视收集编辑:河北卫视

 “放眼三千里,日耀黄琉璃”,5月25日周六21:30河北卫视《袅袅余音又一村》第六站将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沙坡头村,用中国传统色“黄琉璃”开启这次音乐采风之旅,探寻乡村振兴的奥秘。

(图为 中卫市沙坡头景区骆驼队)

沙漠劣势变优势,文旅赋能促蝶变

初进沙坡头村,村党支部书记牛树静为我们讲述了乡亲们致富的经历。在环境治理和特色旅游发展后,沙坡头劣势变成了优势,不仅每年吸引几百万人来到沙坡头景区,还带活了周边村子,大量游客来村里体验沙漠田园生活。牛树静最早开起了农家乐,摸索出了一套经验,给大家分享,当上村书记后,她更是鼓励乡亲们在家门口致富,农家乐也从原有的二三十家发展到了现在的五十二家。环境越来越好的同时,游客也越来越多,村庄因文旅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沙漠变金滩。

(图为 中卫市沙坡头区沙坡头村)

古老技艺焕新机,非遗留住天下客

九曲黄河十八弯,筏子起身闯河关。以前,羊皮筏子是黄河两岸载客渡河、维持生计的工具。但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往来游客争相体验的旅游项目。坐着羊皮筏子体验一把黄河漂流,感受黄河奔腾的气魄,也让越来越多的乡亲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在羊皮筏子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周德南的带领下,4位青春音乐创作人亲自参与制作羊皮筏子,透过这门传统技艺,感受着黄河文化特征里的坚韧刚强,以及非遗技艺的匠心与传承。

(图为 非遗技艺羊皮筏子)

代代坚守创奇迹,麦草方格锁黄沙

一片沙,三代人,不畏艰辛,从零开始。在沙漠中造绿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体会过沙害之苦的唐希明完成学业后扎根家乡防沙治沙,一干就是30多年,他和一代代治沙人用麦草方格锁住肆意流动的沙丘,为沙区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听完唐老师的介绍后,青春音乐创作人纷纷变身“治沙卫士”,拿起铁锹体验“麦草方格”治沙法,为防风固沙贡献一份力量。

如今,治沙造林已经初具成效,绿进沙退的新画卷已经展开,村民能够更好地发展养殖业、光伏产业,实现干沙滩变“金沙滩”的奇迹。

(图为 腾格里沙漠麦草方格)

本期节目聚焦沙滩向绿洲的转变,跟随青春音乐创作人学习非遗技艺、体验治沙固沙工作,让我们看到了沙坡头村振兴道路的艰辛与光明,体会到了农业增值和农民增收所带来的幸福感。青春音乐创作人也从中汲取养分,寻找灵感,以青春的态度、质朴的情感,为村子打造了一首独一无二的专属村歌,感受沙漠的“绿”动,向一代代治沙人致敬。

《袅袅余音又一村》第六期即将开启,锁定河北卫视,5月25日周六21:30一起走进宁夏沙坡头村,享受这场“视听盛宴”,敬请期待!

相关阅读

  • 记者观察︱黄河奔腾催生县域“富民产业”

  •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淄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观察︱黄河奔腾催生县域“富民产业”□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董振霞 通讯员王克军5月的高青县常家镇小开河村原址上
  • 文化中国行·山河血脉③:大河交响

  • 黄河,穿高山、越峡谷、汇百川,哺育着华夏儿女,滋养了伟大的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水脉牵系着血脉。千百年来,黄河岸边的中国,风起云涌,苦难辉煌;黄河岸边的历史,波
  • “北方水城”河南开封,是怎样爱水节水的?

  • 位于黄河岸边的河南省开封市是八朝古都,曾经的北宋都城,这里既有着现代都市的繁华,又流淌着宋风古韵,河湖相连,满眼碧波荡漾,“一渠六河”似珠链点缀,别有一番“北方水城”韵味。水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有朋自中国来!塞尔维亚老铁想说——

  • 5月9日下午,在刚抵达塞尔维亚几小时后,记者一行马不停蹄,从诺维萨德站登上轨道车一路向北,奔赴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段诺维萨德至维尔巴斯区间一处铺轨施工现场。沿途,巴尔干的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