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蚌埠今年计划新增28000个以上!

日期: 来源:蚌埠日报收集编辑:蚌埠日报

2023年

蚌埠将通过发掘现有资源潜力

加强智慧停车管理

推行错时开放共享等举措

完成市区新增城市停车泊位

28000个以上

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700个以上

的便民停车行动年度目标

“平时还好,周末到这边购物,停车确实是让人头疼。现在这个地下停车场可以停,方便多了。”2月19日中午,和闺蜜约好到百大名品购物中心购物的邓女士在二马路B地块项目地下停车场停好车,感慨地说。“这里离购物中心还是稍微远了点,得走个五六分钟。我听说过阵子南边那里离购物中心更近的区域也能开放停车,到时候我们小姐妹来这边就更没有停车的顾虑了。”

南山路与中山街交叉口

邓女士停车的这个车位,属于二马路B地块项目,南临凤阳西路,北至圈堤路,西邻青年街,东至中山街,共有694个停车泊位,在蚌山区城管部门的精心谋划下,于去年年底投入使用,目前日均进出汽车约300辆次。由于这里是老城区的商业核心,以往到附近购物、就餐、办事的市民考虑到车位紧张,往往会避免选择驾驶爱车前来。这一项目增加的车位,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百货大楼商圈附近“停车不再愁”。而邓女士期待的新增停车泊位项目,是二马路商业广场的A、C地块,这一区域北临凤阳西路,离百货大楼商圈更近。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内可投入使用,届时可为这一商圈再“贡献”停车泊位超千个。

去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牵头精心谋划,全面推进便民停车暖民心行动,坚持以市民停车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停车泊位资源,确保便民停车行动取得实效。2022年市区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0328个,其中新建公共停车泊位4415个。同时在不影响道路通行的前提下,新施划路内临时停车泊位5544个。

特别是医院、学校、商圈、老旧小区等停车“老大难”区域周边,更是城管部门便民停车行动的“焦点”所在。如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区域,城管部门在该院周边人口密集区打造立体停车场泊位1座、提供车位52个,智慧化改造路内泊位400个,利用拆迁工地设置临时停车场3处、增加泊位200个,化解群众就医停车难问题;

在蚌埠第一实验学校中山校区区域,该局利用拆迁工地设置临时停车场1处,同步新建地下停车场,增设路内停车泊位68个,解决接送学生停车难问题;

在银泰城周边,城管部门开展静态交通整治模式试点工作,通过增设停车场入口、调整路内停车泊位布局等措施,提高交通通行效率,此项举措被评为2022年全市“十佳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获得企业高度评价;

在老旧小区蚌山区喻义巷社区,城管部门开展停车试点,开放错时共享“潮汐停车”泊位80个,利用拆迁区域设置临时停车场1个(车位45个),增设路边停车位28个,在龙子湖区曹山街道则积极协调物业公司免费开放停车泊位52个,有效解决老旧小区周边停车难问题。

(来源:蚌埠日报社“最蚌埠”融媒  记者:郝玉琳 编辑:周泽)

相关阅读

  • 让尘封文物“活”起来!双墩文创产品来啦!

  • 历经7300年的双墩文化,在淮水之畔熠熠生辉,也赋予了蚌埠朴雅深沉的气质。双墩遗址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勾勒出先民们原生态的生产生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了让尘封的文物“活”
  • 无人值守停车场“机器人”上岗

  • 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视频剪辑 王永胜 2月19日,智能停车管理机器人值守的武汉武昌首义广场停车场内,有个长得方方正正的机器人,它的一双蓝色的眼睛像在思考问题一样不停转动。它
  • 这座高铁站,一小时免费停车!

  • 近日,高铁天津滨海站公布社会停车场收费标准,车辆进入可免费停车1小时。据了解,为了缓解高铁滨海站周边地面交通压力,同时方便乘客接送乘车,社会停车场设置了快速通道并引入智能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蚌埠今年计划新增28000个以上!

  • 2023年蚌埠将通过发掘现有资源潜力加强智慧停车管理推行错时开放共享等举措完成市区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8000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700个以上的便民停车行动年度目标“平时
  • 山西大学举行2023年春季学期升国旗仪式

  •   2月20日,在新学期开学上课的第一天,山西大学举行春季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坞城校区和东山校区的千余名师生相聚国旗下,同上一堂课,共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 泉州:跳水救人“热心肠” 获颁正能量特别奖

  • ■早报记者 吴水保 通讯员 郭川2月17日下午1时22分左右,在泉州市晋江池店镇桥南社区华洲渠旁,房产中介店长孔祥全跳入水渠,救起一名落渠呛水的两岁男童。男童幸无大碍,孔祥全却
  • 125人已入选市级健康素养巡讲专家库

  • 2月19日,我市举办全市健康巡讲能力提升培训班,省健康教育所相关负责人、省级健康素养巡讲专家对我市200多名健康素养巡讲专家进行培训。记者了解到,慢性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