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北平说 | 胃痛反复不好,这些细节你做到了吗?

日期: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收集编辑:广东省中医院

 “北平说”开栏语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维持身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主任医师及消化道早癌中西医结合防治团队将通过本专栏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养生保健及中西医防治知识,为您的消化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今年刚入职的小翁,是某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作为公司新人,小翁平时工作十分繁忙,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每当加班至深夜,小翁总觉得心窝处隐隐不适,但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小翁以为是肚子饿了,常常会点上几串烧烤,小酌一杯,饱餐一顿缓解一日的疲劳,小翁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便继续奋战至凌晨才睡觉,也因此常常导致早上起床晚,早餐几乎没吃过,三餐很不规律。这样的饮食、生活习惯持续了半年多,小翁的胃渐渐地出现了问题,他常觉得胃脘部隐痛、胸口火辣辣的,一股无名的气流频频上冲,胸口顶得慌,特别是工作压力一大,事务一多,这种感觉就愈发明显。

小翁的胃痛反反复复,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都劝他去医院系统规范的查一查到底是什么问题。于是小翁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医生建议小翁先完善胃镜检查。很快小翁便在约定的时间完成了胃镜检查,结果发现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完善13碳呼气试验排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医生便开始给小翁进行规范抗溃疡治疗,并辨证予以中药汤剂和胃止痛。同时医生还嘱咐小翁:“回家后除了按时服药,最重要的是改变生活方式,你这次的溃疡形成与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后一定要养成规律用餐、规律作息的好习惯,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少食辛辣煎炸油腻之品,保持心情舒畅。”小翁回家后认真听从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规律饮食与作息,反复胃痛的症状也完全消失了。

【北平说】

胃痛反复不好,可能是有些细节没有注意到。胃跟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工作节律,有稳定的上下班时间和工作量。如果我们违背了胃的工作节律,就会对胃造成损伤。所以,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做自己的“保胃者”。

一、 饮食方面

① 规律饮食。如果三餐不定时,就会出现胃正常工作时没有食物可消化,闲置的胃酸便会损伤胃黏膜;而胃需要休息时,却有大量食物入肚,胃酸分泌不足,无法完全消化食物,胃排空也受到影响,从而加重胃的负担。同样的道理,如果随意断食,或暴饮暴食,如常分泌的胃酸就会突然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破坏胃分泌的节律性。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三餐有时。

② 勿过度进食刺激性食物。辛辣、过酸、生冷的食物,以及浓茶、咖啡等会直接刺激胃黏膜,或通过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进而损伤胃黏膜。

③ 注意食物的种类。产气类的食物,如花生、土豆、芋头及碳酸饮料等,进食后可在体内产生气体,导致胃胀或胃痛;油腻食品如肥肉、煎炸品等,质地黏腻、富含胶质的食品如阿胶、花胶等,通常难以消化,大量进食将增加胃的负担。

④ 戒烟酒。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导致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同时吸烟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血管收缩,进一步加重对胃黏膜保护屏障的破坏作用。大量的酒精也可通过直接刺激胃黏膜及促进胃酸分泌加重对胃黏膜的损伤。

二、 生活作息方面

切忌熬夜。熬夜时,胃也无法正常休息,会持续分泌胃酸,胃酸过多,胃内没有食物消化,就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脘部不适疼痛;如果熬夜时吃宵夜,又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影响睡眠。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尽量避免过多饮食摄入。如果睡前吃的太多导致胃胀痛不适时可服用保和丸消食和胃或顺时针摩腹、按揉穴位等改善症状。

三、 情绪方面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与胃功能的关系十分密切,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会使胃酸的分泌增加,进而损伤胃黏膜,可能诱发溃疡形成、影响溃疡愈合。胃是情绪器官,只有保持愉悦的心情、良好的心态才能有效降低胃疾病的发生率。中医认为思则气结,过度的思虑会影响脾胃运化,气机不畅,不通则痛,进而出现胃脘胀痛、嗳气吞酸等症状,要保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思虑。而脾胃气机的运转离不开肝的疏泄功能,忧愁思怒多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这时可以服用四磨汤等中药理气止痛,缓解症状。

四、药物方面

常见可导致胃黏膜损伤的几类药物如下,对于本身患有胃病的人来说,服用下列几类药物时要调高警惕,建议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①非甾体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钠、 吲哚美欣等,此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可导致胃肠道黏膜的血供减少,破坏胃黏膜的黏液屏障,从而引起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甚至消化道溃疡及出血。

②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泼尼松、地塞米松、泼尼松龙、甲基强的松等,糖皮质激素会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保护性胃黏液的分泌,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

③抗生素类药物:如红霉素、甲硝唑、呋喃类、多粘菌素等抗生素,此类药物除了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以外,还可引起肠道菌群的紊乱,容易引起食欲下降、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甚至可能加重消化性溃疡。

④补钙、补铁制剂:铁剂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而如维生素D及碳酸钙等常用补钙制剂容易引起胃肠胀气、便秘、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长期过量服用碳酸钙,还会导致胃酸分泌反跳性增高。

⑤苦寒性质的中药:具有通便或清火作用的中药及中成药是大多数人在便秘或者上火情况下的常用药,而这类药物多由苦寒性质的中药组成,如黄连、大黄、黄芩、石膏等苦寒之性的中药,据研究显示这类药物抑制消化液的分泌、抑制胃肠动力及提高胃肠紧张度,因此对素有脾胃虚弱的老胃病患者,清热解毒药不宜久服或大量服用。

END

【专家简介】


张北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大科副主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吉良晨教授学术继承人,日本北里大学病院研修医,第六批国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养对象,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人才,入选第8批第9批岭南名医录,2017首批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脾胃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擅长:胃肠、食管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胆胰疾病的内镜下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治疗;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广东省中医脾胃病科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项目分中心、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临床培训基地、国家幽门螺杆菌分子诊断中心广州分中心。牵头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岭南中医消化内镜医疗联盟及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

在学术带头人余绍源、罗云坚及黄穗平三位教授指导下,在学科带头人、脾胃病暨消化内镜中心大科副主任张北平引领下,大德路总院脾胃病科主任张海燕、二沙岛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王静、芳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陈延及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添文带领团队,继往开来,携团队锐意进取,始终坚持一手中医,一手内镜,医镜融合,致力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转化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结直肠腺瘤、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等,尤擅长消化内镜下3E技术(ESD、ERCP、EUS)等各种手术治疗及术后中医药促进康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受患者欢迎。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廖桂彬、陈立基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相关阅读

  • 阳春三月,广东省援疆农村科技特派员再出发

  • 2023年3月,春回南疆大地。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共同资助一批援疆类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重点派驻任务,这批农村科技特派员陆续前往喀什地区各
  • 保胃健康|暴雨来袭湿气重,周末赶紧来碗祛湿汤

  • 经历了30天干燥晴热的天气后,广州迎来了首场强对流天气,气温下降的同时雨水增多,不少人出现无精打采、昏沉欲睡、头身困重、口舌黏腻、食欲不振、大便溏烂等湿气困重的表现,趁着
  • 广东省中药资源较上次普查增加两千五百余种

  • 潘超美(右一)在普查工作现场 受访者供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张秋镇广东中药资源“家底”如何?在跨度八年的第四次全国普查中,广东中药资源有何变化?3月23日至25日,
  • 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创新企业50强评选正式启动!

  • 3月24日,由中创产业研究院主办,广东省科技金融促进会联合主办,广东材料谷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创新企业50强评选启动仪式”在广州隆重举行,众多科研院所代表、企业代表、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GPT-4接入Office全家桶!Excel到PPT动嘴就能做

  • 一觉醒来,工作的方式被彻底改变。微软把AI神器GPT-4全面接入Office,这下ChatPPT、ChatWord、ChatExcel一家整整齐齐。CEO纳德拉在发布会上直接放话:今天,进入人机交互的新时代,重
  • 北平说 | 胃痛反复不好,这些细节你做到了吗?

  • “北平说”开栏语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维持身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主任医师及消化道早癌中西医结合防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