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建院90周年】人文省中医 | 体面告别,是对生命更好的尊重

日期: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收集编辑:广东省中医院

   开栏语    

一封信,一个故事,一段情,讲述不一样的医患故事。用我们放心、顺心、贴心、动心的服务,抚慰病痛,燃点希望。人文省中医,为您的生命与心灵护航。

在广东省中医院建院90周年之际,医院医务工作者用生动的笔触,书写下医患双方携手维护生命、彼此用心、双向治愈的故事,汇集成这本《大医精诚 大爱无声——广东省中医院医患故事集》。

这些展示着医患本源、携手相助、知遇感恩的医学人文故事,将成为传递正能量的载体,架设起医患和谐的桥梁,谱写“大医精诚”的新篇章!


在ICU工作,不可避免会与死亡这个话题无数次相遇。我们要学会尊重患者和家属做的选择。


爱美的阿婆

ICU出班的第二个星期,自己可以独立护理患者了。第一个独立护理的患者是一位81岁急性心衰的阿婆。阿婆神志清醒,上着无创呼吸机,身上仅有一条尿管,用药也简单,维持间羟胺泵入予以升高血压。相比于身上插着气管插管、血透管、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等多条管道的患者来说,她的护理相对容易一点。

看到阿婆一头黑卷发,我对她的初印象是一位爱美的老人,我带着好奇心问她:“婆婆,你头发那么黑,平时是不是都有染头发啊?”她笑了笑,语气带点骄傲说:“哪有染什么头发,它本来就是这样子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早有古诗描述忧愁生白发,阿婆应该是一个乐观的人,才能保持住一头黑发。

“呦呦呦……”正准备给阿婆翻身时, 一阵呻吟声传出。只见她表情痛苦,多次询问下才得知,多年前阿婆左腿因骨折做过手术,再加上近来半夜吹空调受凉,导致腿部疼痛。阿婆对于疼痛的耐受程度比较低,稍微碰一下左腿,她都“哎呀”叫个不停。我给她把腿部被子盖好保暖,轻轻地帮她按揉腿部,疼痛稍微有所缓解,她双手合十表达谢意。昨晚因疼痛难以入睡的她,现在舒服地睡着了。

午饭时间到了,由于阿婆短暂脱离无创呼吸机时,血氧饱和度也能够达标,所以我帮她摘下了无创呼吸机面罩,让她自行吃饭。可能是面罩和卧床把她的头发弄得有点乱,她拿出几个夹子,把自己的头发别好了才用餐。阿婆年轻时一定是个美人胚子,仅仅是整理了一下头发,又美丽了几分。只见她抽出几张纸巾塞在胸前,夹起一口面慢慢地咀嚼。用餐结束后她漱了漱口,拿纸巾擦了擦嘴巴,还提醒我要把桌子收拾干净。即使是生着病,她也一样保持着干净与整洁。

拒绝有创操作的家属

我心想阿婆的情况应该很快就能出院,但事实告诉我,我还是资历太浅。两天后我再次分配到护理这位阿婆。阿婆依然是清醒的,但精神感觉比上一次稍微差点。检验结果显示心衰指标持续上升,氧和差、血压不稳定,再结合既往有搭桥史,考虑是心衰加重。医生针对阿婆目前的情况,与家属进行了沟通,必要时可能会对阿婆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IABP、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等治疗,但是家属一听到这些冰冷的机器及有创操作将在身体上肆虐,毫无考虑地拒绝了。

当听到“拒绝”二字,我的心颤了颤,感到纳闷。为什么要拒绝呢?电视剧中父母生病,子女们不尽孝的场景在脑海中上演,我不自觉地想起了“不孝”二字。

又过了两天,迎来了出班的第一个夜班。刚接完班,组长走过来对我说:“小梁,7床可能熬不过今天晚上了,到时候你跟着老师学习一下终末护理。”于是我赶紧先去了解7床患者的情况。他是一位86岁重症肺炎的老爷子,即使上着有创呼吸机,血氧饱和度也仅有70%左右。听管床老师说,他家里人没有经济条件支撑他继续治疗了,已经签署了拒绝抢救知情同意书。

“叮叮叮!”凌晨4点, 7床的心电图发出刺耳的报警声,所有指标都成了一条直线。在拔除老爷子身上的管道时,我的手一直在抖,并不是害怕,而是感到难过。家属接到电话后也马上赶了过来。老爷子的女儿来到后一直哭着喊:“爸爸走好,以后都不会有病痛了,我会好好照顾妈妈的。”我在旁边默默地看着这一幕,眼泪像会传染似的浸湿了眼眶。在家属的哭喊声中,我渐渐明白,每个家属都不想放弃,但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相信他们在签字时,内心是无奈和煎熬的。

将7床老爷子送走后,我来到阿婆床前。这时她睡得正香,我有点理解阿婆的孩子们选择放弃的原因了。虽然我护理阿婆的次数不多,但从她的言谈举止,能看出她是爱美并且怕痛的,她不希望临终前处于现代医疗技术麻醉、药物的控制下,接受侵入性治疗,身上插着各种管子。她应该是希望安宁、平静、舒适地离去。她的家属肯定比任何人都希望阿婆能够延长生存时间,但他们也了解阿婆,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要选择帮助她减少躯体上的痛苦,缓解心理上的恐惧,维护生命尊严,从而抵达人生的终点。

陪他们体面走完这趟旅程

又过了两天,阿婆走了。我没有陪伴她走到最后一刻,但是听到其他老师说,离去前的一个晚上,她仿佛是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似的,嘴上嚷嚷着要见小女儿。她小女儿也及时赶回来见到了母亲的最后一面。相比于7床老爷子,没有镇静药物的控制以及气管插管的阻碍,阿婆能够与女儿沟通交流,也算是没有留下遗憾和阴影。就如同《安徒生童话》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被冻死前不断划火柴,在火光里看到的一幕幕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因此小女孩的脸上一直是带笑的。我相信阿婆走的时候脸上也是带着笑容的。

回想前几天,我还在与阿婆沟通交流。如果她积极进行治疗,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但是,人生无常,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终点。在ICU工作,以后还会与死亡话题无数次相遇,我们要学会尊重患者和家属做的选择。

在阿婆的故事中,我也懂得了生命不仅仅是时间的延续,让患者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活得舒适有尊严,是对生命更好的尊重。患者和家属也许会感到孤独、无助、恐惧,这也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在旁陪伴,陪他们一起走完这趟旅程,让生命能够体面地与这个世界告别。

作者:梁诗淇,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相关阅读

  • 九旬闻玉梅,卓越而有趣

  • 走近闻玉梅院士,是这两年最温暖的事之一——就像雪地里烘到一盆炭火,风雨中抱住一棵大树。看遍繁花,历尽劫波,闻老师从不骄矜自得,也不愤世嫉俗,“去做,就好了!”——“闻老师,我要
  • 光荣!陵城区宋家镇为“四有”优秀士兵送喜报

  • 军营建功业,喜报家乡传!为进一步弘扬新时代拥军优属光荣传统,营造“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1月16日,宋家镇武装部、退役军人服务站为辖区获得2023年度“四有”优秀士兵家
  • 都市天堂哈尔滨

  • 作者:梦想西行 在哈尔滨生活了四年,我已习惯于哈尔滨的生活,也已融入哈尔滨的生活,呼吸着她的呼吸,欢乐着她的欢乐。大学毕业,即
  • 连云港黑林镇:双拥共建 共绘军民“同心圆”

  •   中宏网江苏1月15日电 “刘杰同志在部队立了功,我们特地回来给大家报喜!”1月10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黑林镇政
  • 李泓冰:九旬闻玉梅 卓越而有趣

  • 以下文章来源于夜光杯 ,作者李泓冰走近闻玉梅院士,是这两年最温暖的事之一——就像雪地里烘到一盆炭火,风雨中抱住一棵大树。看遍繁花,历尽劫波,闻老师从不骄矜自得,也不愤世嫉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大理网红打卡地“洱海之门”被封?当地回应

  • “‘洱海之门’被封了,不要跑空了”“别去‘洱海之门’了,进不去了”……近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疑似因安全原因,位于大理镇附近的网红打卡地“洱海之门”已被绳索拦住
  • 安徽歙县:山泉水做米粿 软糯清甜年味到

  •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忙碌起置办年货。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石门乡竹岭村的老乡开始手工制作白米粿。在天然山泉水的加持下,本就美味可口的白米粿,口感更加糯滑清甜有嚼劲。轻轻咬上一
  • 每日一膳 | 气血不足,试着这样熬汤吧

  • 团队医学导师:知名养生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每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尽显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感恩自然所赐予每一种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