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3个心理技巧,帮你战胜拖延症和保持专注

日期: 来源:36氪收集编辑:36氪

编者按: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拖延症也分为轻微的拖延症和严重的拖延症,对于轻微的拖延症,我们即使放纵一下自己也没有关系,但是对于严重的拖延症,我们则有必要了解拖延症背后的心理机制,来克服自己的拖延。本文介绍了3个小窍门,你可以用它来战胜拖延症,保持专注。本文译自Medium,作者Nick Wignall,原文标题为3 Psychological Tricks to Outsmart Procrastination and Stay Focused,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Photo by Alex Andrews from Pexels


如果你一直患有拖延症,且想要长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你可能需要理解拖延症背后的核心心理。

下面有一些小窍门,你可以用它来战胜你的拖延症,保持专注。

1.  使用“两分钟练习”法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有点陈词滥调,但做困难的工作最困难的部分确实是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时候,这句陈词滥调实际上是正确的。

我们对工作的抗拒通常都是在“前端”,这意味着如果你能开始做一点点工作,抗拒就会逐渐消失,而你的动力会让你保持专注和前进。

一个有效的小技巧可以帮助你克服拖延症的初始障碍,我称之为“两分钟练习”。

事情是这样的……

当你第一次感觉到拖延的冲动时,停下来,深呼吸,然后对自己重复这句话:

我真的不想做X,但我很确定,只做两分钟的X也是可以的。如果两分钟后我感觉很痛苦,那我就要去做其他事情。

你也可以通过减少任务来提高你的自我效能。你的任务不是“我需要写报告”(这很艰巨),而是“我需要写两分钟报告”(这远没有那么吓人)。

一旦你给自己鼓气了,就在手机上设置一个计时器,然后投入到手头上的事情上去。如果两分钟后你仍然很抗拒,那么你可以切换到其他事情上去。

2. 接受自己的拖延

拖延症有两种类型:

1.  轻微的拖延。你知道你需要完成PPT,但在做PPT之前,你打开微信朋友圈,刷了5-10分钟的手机,然后你就开始工作了。你是在拖延,但这种拖延的后果非常小。

2.  严重的拖延。你知道你需要完成PPT,但在做PPT之前,你决定与一个朋友见面喝咖啡。喝完咖啡,当你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只有3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PPT了,你匆忙地完成它,做的很差劲。

显然,严重的拖延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但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是:

如果你对自己的拖延症过于苛刻,你很可能会陷入更严重的拖延症。

原因可以归结为消极的自我对话:当你开始因为出现想拖延的想法而批评自己时,你会在最初的拖延冲动之上增加羞愧和沮丧。结果,你的感觉更糟糕了,拖延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

另一方面,如果你能接受自己最初拖延的冲动,甚至短暂地放纵这种冲动,你就不会给自己增加羞耻感和罪恶感,这意味着你不太可能走向更严重的拖延。

3. 转换你的环境

如果你在某个地方经常拖延,那个地方本身就会成为拖延的导火索。

解决方法:尝试在完全不同的地方做你经常拖延的工作。

例如:

  • 如果你给经理发周报邮件时有拖延的倾向,那就拿上笔记本电脑,走到马路对面的公园里,在公园的长凳上起草邮件。

  • 你是否倾向于拖延支付账单?那就不要在家里干这件事,你可以带着平板电脑去咖啡店付款。

  • 也许你经常拖延去杂货店的时间,那就试着换个商店购物一个月。

如果我拖延的事情必须在特定的地点做呢?

好问题。如果你不能改变物理环境,那就尝试改变其他环境变量,比如一天中的时间。比方说,你经常拖延在花园里除草的时间。如果你通常在周六早上除草,那么试试把你的除草时间安排在周四晚上。

写在最后

这些都是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当你发现自己在与拖延症作斗争时,可以在必要时使用。但如果你正在与慢性拖延症作斗争,那么你值得花时间和精力来真正深入了解拖延症的运作机制。

最后我想说的另一点是,拖延症的问题几乎总是与价值观有关。具体来说,我们倾向于拖延那些与我们真正在乎的事情无关的任务和活动。

所以,既然我们很容易由内而外地拖延,那么我们有必要问自己一个更可怕但往往更重要的问题:

也许我需要重新思考一下我的职业发展?

我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更可怕的问题,是因为它通常需要质疑人生的主要选择和方向,比如你所从事的职业。

如果你对此有共鸣,我建议你花点时间去探索和反思你的个人价值观,然后问问自己,这些价值观和你经常拖延的工作的匹配程度。

译者:Jane


相关阅读

  • 从小听到大的7句名言,我再也不信了

  • 编者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鼓励人心的话,比如“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做你自己”、“永不放弃”、“追随你的激情”等等。这些话看起来很有激情,但如果你真信了,可
  • 关于自己,你可能不想承认的5件事

  • 编者按:“阿Q精神”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精神,学者概括为:就是阿Q的自嘲、自解,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简言之,是使用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安慰,或者即刻忘却。现代人退步的一种表现就是将
  • 广度和深度,你的大脑习惯于哪种思维方式?

  • 编者按:大脑可以进行广度思考和深度思考,在不同的情形下,我们应该利用不同的思考和生活方式。比如在备考的时候,我们需要有大局观,要发挥广度的思考方式,不能陷在一个知识点里,这样
  • 6个迹象揭示你不适合创业

  • 编者按: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有以下6种信号出现,或许创业并不适合你,因为仅仅努力工作是不足以抵消这些创业陷阱的。本文译自Medium,作者Rachel Greenberg,原标题为" The 6 Signs T
  • 我迫切希望你去学这4个心理技能

  • 编者按:花时间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是一个聪明的举动。以下这些都对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译自Medium,作者Akshad Singi,原标题为" 4 Psychological Skills I Despera
  • 止步不前,你给自己找的常见借口

  • 编者按:我们总是不满足于当下,给自己设定了很多的目标和远方。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我们还是没有什么行动。时间不够、钱包不鼓、知识太少、人脉不足······我们总能找
  • 真正厉害的人,身上都有“匪气”

  • 余华说:“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的确,人生在世,一直唯唯诺诺,似乎只能任人宰割。相反,真正能成事的人,身上都有一股“匪气”。这里的“匪气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3个心理技巧,帮你战胜拖延症和保持专注

  • 编者按:很多人都有拖延症,拖延症也分为轻微的拖延症和严重的拖延症,对于轻微的拖延症,我们即使放纵一下自己也没有关系,但是对于严重的拖延症,我们则有必要了解拖延症背后的心理机
  • 从小听到大的7句名言,我再也不信了

  • 编者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鼓励人心的话,比如“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做你自己”、“永不放弃”、“追随你的激情”等等。这些话看起来很有激情,但如果你真信了,可
  • 怎样正确地批评别人?

  • 编者按:夸人是容易的,给负面意见是困难的。我们看到别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时,要么不知道“此话怎讲”,要么就是“忠言逆耳”,似乎情商永远不在线。想要和谐地提出负面意见,又达到预
  • 烟台市发布最新人事任免

  • 烟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 告(第26号)烟台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根据烟台市人民政府市长郑德雁的提请,于2023年7月13日决定任命:高文龙为烟台市
  • 平度市发出青岛市首张护路林更新采伐许可电子证

  • 大众网记者 王寒梅 通讯员 张新旭 侯旭光 青岛报道  近日,受暴雨和大风恶劣天气影响,X087县道(灰宋路)崔家集一路段,部分护路林倒伏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为消除安全隐患,崔家集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