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江苏省九十年代书家潜力发现展书家专栏——赵振

日期: 来源:江南时报收集编辑:江南时报

关于线的生命表现,在书法实践中是着重强调的。蔡邕在《笔势》中曾言:“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由于毛笔具有极强的柔韧性,加之书家书写技巧的运用,产生了线条的丰富形态和无穷变化,表达出诸多审美意味与情感气息。尤其在草书的创作中,理性的技巧手段与瞬间迸发的灵感有机组合,通篇线条时而波澜起伏,时而缠绵流动,时而平静简约,不同层次的线性表达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它是具有生命力的。线条的丰富变化反映作者对于毛笔的驾驭能力与情绪的层层递进,长期以来在经典的浸润、法度的锤炼下,我们对于线的理解不再是简单而片面的,而是要从所谓的“一根线”中体会多方面的意象表达,从“起、行、收”中探索线条内质的变化。究其根本,还是在于用笔方式的不同、笔法的不同,从而直接决定线条的不同形态特征。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用对立的东西制造出和谐,而不是用相同的东西。”线条的长与短、粗与细、虚与实等等,矛盾的产生与矛盾的解决在一件作品中是尤为关键的存在,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又能够和谐而统一,一定会达到审美的高潮。

     

《沈周诗一首》

     

《题画草虫》

     

《唐人诗二首》

     

《花卉题画诗十首》

在草书的学习中,我尤爱怀素与藤原佐理,他们极近简约,线条中包含一种散淡安逸的气质,且将线性玩味到了极至。怀素《自叙帖》中笔法精致、多以中锋行笔,折转处圆润饱满颇有篆籀法意味,观临怀素书作给我最大启示,则是关于线条的立体与其多元丰富的用笔方式。“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书写过程中随着情性的层层变化,笔法的改变导致线性拥有不同的审美意趣,从婉约干净逐步到笔墨聚于中的疾涩线质,最终表达的是线的立体层次感,传达出一种极度强烈的生命伟力。仔细放大怀素的书法单字,观察线的细微处变化,可以探出其用笔特征再逐步发生变化,并不是单一状态贯穿始终,看似委婉流美,实际渐而转入老辣厚朴,以及多处飞白的运用,润涩之间,虚与实相互叠加,空灵感与疾涩感相互映衬,在情绪的作用加之精湛的技巧作用下使得通篇飞动自然却调性统一,富有生命气息的精神意味。大学时期,我看到了“三笔三迹”中藤原佐理的书作,此后便每周临习,一直至今。“三笔三迹”的取法源头还是来自于中国唐代书迹,藤原佐理继承了怀素,同时又打破了怀素,他在线性的表达上更为简约,通过精妙又合韵的连带将整篇气息提升到一个高境,使人浮想联翩——例如《恩命帖》、《离洛帖》,洗练柔韧的线条不加一丝修饰,淡墨如水,枯润之间,笔法细腻,简约如游丝般的线条连绵不绝,我想,这就是线的生命力,它会表达,它会使人遐想万千。

     

《定风波》

     

《题画诗四首》

     

《泛海》

     

《杨巨源诗一首》

     

《蜀葵》

刘熙载在《艺概》中言:“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生命都是不同的精彩,在经典中如何融合,如何化古为我?如何在这个纷杂的世界里写出属于我的一根线,而不随波逐流,这是我们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艺术的表达是自由的,蕴含着原始的抒情。书法是在不断承传经典的过程中去创新,我们逐步从无法走向有法,从实用整饬走向艺术自觉。书法史中伟大而又经典的作品不胜枚举,在取法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拓宽广度,钻研进去又要不断拓宽其深度,学会融合经典,构架属于自己的思想与审美体系。个性的东西总是吸引人的,它是最容易抓住的,但也易落入俗套,当下千人一面、万人一面的作品数不胜数,而个性的过早形成往往会制约艺术生命的长久发展。所谓风格是通过不断拓宽视野,不断重塑经典的自然形成,不必刻意强调,过早强调。我们应当培养敏锐的洞察力与对经典的再吸收能力,打破惯性思维,而不是只针对其形其态进行模仿或复制,强调书写的不同调性,重在意味与气息的把握。在时间、空间以及线条内质的变化,组合的辩证运用上深入进去,最终使我们的创作既依托经典,有迹可循,亦有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审美风格与价值体现。

书法的学习总是痛并快乐着,在不断流逝的时光里总能发现新的自我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陆游诗一首》

     

《徐渭•恽寿平诗二首》

     

《节选•兰亭集序》

     

《题画诗数首》

     

《鹤旋 石拓》联

     

《临王铎草书条幅》

     

赵振

赵振,江苏徐州人,供职于宿迁市画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协第九届国学班成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行草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特聘教师、北京人文大学书法学院特聘教师、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师。作品入选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展、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五届草书作品展、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展、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展、中国书法年展等国家级、省级及特邀展览六十余次。中国书坛“百强榜”百强书法家,江苏省文华奖(获奖)、江苏书法奖(获奖)、江苏省五星工程奖获得者。作品及理论散见于《书法》、《中国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报》、《书画艺术》、《扬子鉴藏》等专业期刊。

赵振/文


相关阅读

  • 推优|冯华:书法圈需摆脱“冷气”

  • 鲁迅先生《热风》中有一段话,很值得重温一下:“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
  • 书法文化世家:中古社会文化发展的缩影

  •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紧地依傍着中国文化的主干向前发展。中国书法早期的发展演变具有实用性特征,譬如史前的陶文刻符、商代甲骨文、商周金文、秦小篆等
  • 四川自贡-重庆江北书法作品交流展在自贡展出

  • 封面新闻记者 陈章采2月14日,四川自贡-重庆江北书法作品交流展在四川省自贡市南湖艺术展览厅开展。本次展览汇聚了川渝两地书法家共80幅书法篆刻作品,为自贡地区的书法爱好者
  • 严复,被“忽视”的书法家

  • 上月,《籀古绎新——严复的书法世界》一书在位于三坊七巷的严复翰墨馆正式发布,书中汇聚了严复300余件作品,涉及临帖、字帖、书信、译著等,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多、品类最全、印刷
  • 江苏近5年婚姻登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 扬子晚报网讯(通讯员 盛敏峥 记者 董婉愉)共有412286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其中包括57558对补办登记,较2021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11.7%。其中,内地居民结婚登记411557对,涉外、涉港澳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江苏省九十年代书家潜力发现展书家专栏——赵振

  • 关于线的生命表现,在书法实践中是着重强调的。蔡邕在《笔势》中曾言:“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由于毛笔具有极强的柔韧性,加之书家书写技巧的运用,产生了线条的丰富形态和无穷变化,表
  • 车企电动化加快,一体化压铸成趋势

  • 汽车全面电动化迎重磅消息:欧洲2035年停售燃料发动机车辆。3月1日投资者日上,特斯拉或发布新款低价车型。对比传统制造工艺,汽车一体化压铸在成本、效率、材料回收等方面具备优
  • 哈尔滨市老字号企业协会成立大会召开

  • 黑龙江新闻网讯 (吕佳一)为贯彻落实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战略部署,推动哈尔滨老字号企业的传承、延续和健康发展,2023年2月15日,哈尔滨市老字号企业协会成立大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