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AI作画 | “济南名士”邀你祭月、登高、临水、伴花

日期: 来源:爱济南客户端收集编辑:爱济南客户端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济南古人由这天展开的故事,也大多与月亮有关。

  月中有桂树

  一些介绍济南历史风物的文章,常常引用《酉阳杂俎》的载述。《酉阳杂俎》的作者即是祖籍济南的唐人段成式。吴刚伐桂的神话,最早记载的文献就出于此:“旧传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道有过,谪令伐树。”

  图片制作:AI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古人也把月宫称为“桂宫”,以“桂魄”比喻月亮。中秋节和桂花开放的时间差不多,都在每年的9月底到10月份左右,赏桂花也成为中秋节的一项传统活动。济南女词人李清照就偏爱桂花贵而不俗、月朗风清的神韵,称其“自是花中第一流”。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宋代·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济南的“祭月”传统

  “祭月”是济南传统中秋节俗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大约在明代已经出现。

  在老济南,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一早就开始为晚上的祭月做准备,洒扫庭院,备办各种供品。月饼与瓜果自然是少不了的,中秋节正逢大量鲜果上市,石榴、梨、枣、栗子、柿子、胡桃等是此时供桌上的“常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瓜,民间童谣唱道:“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祭月用的西瓜通常是特意保存下来的。因为西谐音“喜”,西瓜圆,多籽,瓤红,借以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红红火火、多子多福。

  图片制作:AI

  老济南兔子王

  “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老舍在小说《四世同堂》中描写的当时风行济南、北京两地的中秋节祭拜玩具便是“兔子王”。

  图片处理:AI

  兔子王的传说:

  相传,古时有种怪病蔓延济南,百姓苦不堪言。月宫中的玉兔得知后,噙了药饼来到济南,并将药饼捣碎后投入济南七十二个泉眼中,这些泉水立刻变得清澈甜冽,就成了名闻天下的七十二名泉。

  药饼被泉水冲化以后,一夜之间流遍了济南全城,第二天,泉城百姓百病皆消,于是,家家户户都把点心做成药饼的样子,供奉一个泥塑的兔子神,日久年深,人们就把兔子神叫成“兔子王”。从此,“兔子王”就成为平安健康的象征。

  图片处理:AI

  济南名士与中秋月

  清夜良辰,对月兴叹,中秋赏月,不同的境遇和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抒发。明月如明镜,也照进诗人的内心。

  月是美丽孤独的——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元代·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图片制作:AI

  月是圆缺不定的——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宋代·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图片制作:AI

  月是迷惘惆怅的——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月何渐渐如钩?

  ——宋代·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图片制作:AI

  月是光明豪迈的——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宋代·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图片制作:AI

  月是旷达雅致的——

  冰轮谁碾就,千尺起,啸台东。记白傅堤边,庾公楼上,几度曾逢。

  今宵广寒高处,问嫦娥、环佩在何峰。天上银河珠斗,人间玉露金风。

  听江楼鹤唳横空。人影立梧桐。有宫锦袍绯,纶巾头白,铁笛仙翁。

  欲乘明月飞去,过严城、下界打霜钟。醉卧三山绝顶,倒看万个长松。

  ——清代·吴伟业《木兰花慢过济南中秋咏月》

  而无月可赏的中秋是愁闷遗憾的——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宋代·辛弃疾《一剪梅·中秋无月》

  济南赏月去哪里?

  古人赏月姿势大全请查收

  登高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宋代·苏轼《念奴娇·中秋》

  推荐地点:超然楼、千佛山、英雄山

  图片处理:AI

  临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推荐地点: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曲水亭街

  图片制作:AI

  伴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

  推荐地点:泉城广场

  图片制作:AI

  其实,赏月未必需要一个特别的地点,就着月光和家人手挽手在院子里散散步,或是并肩站在窗台眺望,聊聊最近的生活,就足够了。

    月圆人团圆,

    只要家人在一起,

    中秋的月亮怎么看都是美美的!

  策划:李永 谭燕

  执行策划:李雁 文案:张琪

  资料来源:生活日报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古诗文网


相关阅读

  • 中秋是……

  • 明月当空,长河万里;天涯此时,家国梦圆。又到中秋月圆时,让我们共同举杯,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家庭和美幸福。编辑 李丹海报 江铖校对 陈婷婷审核 白茹监制 王荀总监制 朱仑
  • 《中秋家书》

  • 中秋,阖家团圆的日子。每一个离开家乡的学子都会思念故乡,父母的担忧、亲人的挂念皆是乡愁。燕园学子,写一份家书吧,在这个中秋,告诉父母、告诉亲人不必为自己担心,聊解相思。策
  • 仪式感拉满!垦利多形式过中秋!

  •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团圆时分垦利区多形式开展迎中秋活动打造仪式满满的节日气氛区妇幼儿童康复中心  一轮明月,洒下万缕思念;一块月饼,品尝生活的香甜。为了近日,垦利区妇幼儿童
  • 威海跻身中秋国庆假期旅游热榜前十名

  • 日前,同程旅行联合快手本地生活发布中秋国庆旅游热榜,途家民宿发布“十一”民宿预订量热榜,威海均名列全国前十名。 从同程旅行、快手本地生活综合网络热度和热度涨幅数据看,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苏州:团圆节,一起听听他们身在异乡的故事!

  • 秋色一轮满,云衢千里明。中秋佳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在苏州检察的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别故乡和亲人,有的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和西藏对口支援,也有的从黑龙江、新疆检察机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