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老挝留学生:在普洱筑梦未来

日期: 来源:普洱日报收集编辑:普洱日报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加快了中国与老挝之间货运和客运发展,推动了沿线产业升级,为铁路沿线地区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新动力。作为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窗口的普洱,也释放出对外开放的全新发展活力,吸引着不少老挝青年到普洱求学。

学在普洱 老挝学子纷至沓来

五年前,一群老挝青年满怀憧憬,来到了“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普洱,就读于中老铁路沿线上的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普洱学院。

来自老挝丰沙里省的许雯,受毕业于普洱学院堂姐的影响,从小就努力学习中文,树立了到中国留学的目标。

来自老挝丰沙里省的王自成,在新闻中了解到普洱是“世界茶源”后,家里从事茶叶生意的他对普洱心生向往。

来自老挝琅勃拉邦省的周万金,看到了中老商贸往来越来越频繁,立志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中老商贸交往的一座“桥”。

沿着“一带一路”,不少老挝青年一路向北,来到了他们向往的中国校园,开启了异国他乡的求学之旅。特别是中老铁路开通后,老挝留学生的求学路不再漫漫,老挝留学生来普洱求学更便利了。

“以前我和同学们上午8点就要从万象出发,一路辗转颠簸,第二天晚上7点左右才能到普洱。现在,坐火车8个小时就到了。”来自老挝万象的留学生徐海花说。

2023届来华留学毕业生森玛妮的表妹已经获得了留学奖学金,即将在今年9月进入普洱学院学习。“我的亲朋好友中,有不少年轻学生即将来华留学。”森玛妮说。

近年来,普洱学院秉承“开放办学”理念,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大力开展国际化办学,与老挝、泰国、缅甸等国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推进东南亚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备案成立了全国唯一的老挝研究中心,针对老挝的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方面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截至2023年6月,普洱学院共有老挝留学生238名,是在校全日制老挝本科留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

天地广阔  毕业生成就业市场“香饽饽”

截至2023年6月末,中老铁路普洱段累计发送旅客305.8万人次,到达旅客306.3万人次;发送货物82.3万吨、到达货物84.7万吨……一组数字,折射出中老铁路沿线客货运的繁荣。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更加便利和促进了人员和货物的跨境流动,推动了边境地区共同发展,这也让有中国留学经历的老挝青年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

看到了广阔的就业前景,2018年,老挝留学生周万金来到了普洱学院学习会计专业。“精通双语的财会专业毕业生在老挝创业、就业都非常有优势。‘一带一路’倡议、中老铁路的开通给老挝年轻人带来了非常多的机会,学习中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因自然气候条件相近,茶叶、咖啡种植也是部分老挝留学生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2023年刚毕业,老挝留学生王自成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茶叶创业青年。他在2019年接触到了普洱的制茶工艺后,深受启发,想把发展茶产业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带回老挝,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丰沙里省有丰富的茶树资源,有优质的茶原料,但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来到普洱后,我发现这里的茶叶品种多、品牌多,加工工艺先进,贸易氛围浓厚,这些都值得我学习借鉴。”在中国留学期间,王自成跑了很多茶叶交易市场,提供样品、推介家乡茶叶,希望与中国茶商有进一步合作。

中老铁路的开通,让外语人才有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吸引更多年轻人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青春力量。

未来可期  谱写“一带一路”新篇章

“今日的毕业不是青春的终结,而是我们人生新的篇章。希望同学们不畏艰难险阻,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去奋斗,去探索自己的未来。”2023年6月22日,2023届来华留学生代表裴沙萌在毕业典礼上感慨发言。

又是一年毕业季,在中国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26名2023届来华老挝留学生完成学业并被授予学士学位。他们有的即将回到家乡,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有的将留在中国,继续他们的求学之路。作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湄公河流域国家有众多中国企业,更多的老挝毕业生,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成果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毕业后,我想当一名翻译,帮助中老朋友更好地沟通交流。”

“我已经和中国银行万象分行签订了协议,毕业后进入中国银行工作。”

“我想发挥我在中国留学的优势,从事中老贸易相关行业。”

“我的家乡有很美的风景,有很多特色美食,欢迎中国朋友到老挝旅游。”

毕业之际,老挝留学生们分享着就业方向,畅想着未来,也向中国朋友发出诚挚的邀请。

近年来,普洱学院累计培养老挝留学生307人,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成为老挝各行各业的骨干和精英,为中老两国人文和商贸往来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3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老两国经济合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在此契机下,中国高校将与企业共建“订单式”国际人才培养模式,从当地发掘人才,按照企业的要求以定向培养的形式在中国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和储备。其中,普洱学院与云南驻老挝商务代表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每年通过云南驻老挝商务代表处推荐学校的老挝留学生和中国毕业生到老挝中资企业就业。

(来源: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李毓珊 编辑:张毅)


相关阅读

  • 在普洱非遗客厅品每一杯普洱茶里的非遗味

  • 普洱,因茶而名、因茶而兴,被称作“世界茶源”,勤劳的普洱人民在这里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普洱茶的故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普洱茶文化,让普洱茶这颗明珠愈发璀璨?我们在普洱非
  • 第65位!新华保险上榜《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

  • 7月11日晚间,财富Plus APP发布了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新华人寿上榜,排名第65位。该榜单由《财富》(中文版)与中金公司合作编制,榜单考量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
  • 女足世界杯开赛在即 中国队连续迎来热身赛

  • 2023年女足世界杯将于7月20日至8月20日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举行。当地时间7月13日,中国女足将与现排名世界第8位的南美劲旅巴西女足进行一场重要的热身赛。7月11日下午,中国女
  • 唐人神跻身中国上市公司500强

  • 7月11日晚,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揭晓,我市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围,位居第454位。唐人神开创楼房智能养猪新模式 资料图榜单显示,500家上榜的中国上市公司
  • 普洱市:巧借山水优势 妙作乡村旅游文章

  • 乡村旅游作为普洱市最为活跃的旅游形式之一,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贡献。近年来,普洱市系统谋划,高位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产业兴旺、与扎实推
  • ​苦学四年企业没法用,工科教育怎么了?

  • “工科理科化”不仅让学生养成了远离工程不爱动手的习惯,更糟糕的是他们还丧失了对工程的兴趣本刊记者/霍思伊 杨智杰 孙厚铭2023年6月,又一年毕业季,每年,中国约400万工科大学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老挝留学生:在普洱筑梦未来

  •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加快了中国与老挝之间货运和客运发展,推动了沿线产业升级,为铁路沿线地区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新动力。作为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窗口的普洱,也释
  • 进村“摆摊”!把法治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 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群众安全意识,7月12日,澄海公安组织警力到东里镇河美村开展“平安乡村 澄警护航”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摆摊”形式将法律知
  • 安阳率先在河南省提高居民医保待遇标准

  • 据安阳市医保局消息,自7月1日起,安阳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以下(含市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两个百分点。这是河南省首个提高居民医保待遇标准城市。截至目前,安阳市医保新
  • 支现伟在北京高博医院调研

  • 7月12日,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带队到北京高博医院走访调研,听取施工进展情况介绍,实地了解医院整体建设情况。他强调,要建好用好国际研究型医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范式。
  • 风雨尚未停歇 昨夜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青白江

  • 昨夜又是风雨交加,出现了大暴雨和暴雨点。根据成都市气象台发布的气象实况通报:7月12日20时到13日7时,我市出现今年第二场区域暴雨,全市共计出现大雨160站,暴雨137站,大暴雨6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