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共同缔造美好家园④丨武汉洪山青菱街道:多方共建文化角,议事厅里共谋美好生活楚天都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叶文波

通讯员 张宾 肖满 徐帅 陈梦凡 沈卫星

前言:

美好环境,人人向往;幸福生活,人人追求。当下,武汉市洪山区正聚焦群众需求,在调查研究上下实功,持续深化“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认真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

在洪山区委宣传部指导下,洪山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推出“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系列报道,聚焦民生、聚焦基层,多角度展现洪山区“共同缔造”的典型做法、实践成效,同时借助调查研究,帮助辖区街道和社区全面准确掌握“共同缔造”的意义和方法。今天,我们带您走进洪山区青菱街道菱湖雅居社区。

秋高气爽,早饭过后,家住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道菱湖雅居小区的余爹爹总爱到小区里散散步,呼吸早晨新鲜的空气,或者是带上一杯茶,到小区的文化阵地,与老友下下棋、看看书。余爹爹不禁感慨:“自从小区改造了架空层之后,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惬意了!”

从村湾搬进新楼,4000余户居民喜上眉梢

“这里原来是个架空层,作为小区内的公共区域,架空层杂乱无序,被侵占、脏乱差等现象时有发生,经过改造如今成了集读书、休息、玩耍、志愿服务活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居民共享文化空间。”洪山区青菱街道菱湖雅居社区党委书记彭景介绍。

菱湖雅居社区是一个村改制型的社区,由原石咀、西湾、杨林、火箭、杨泗矶五个村还建而成,另外还代管了3个商品房小区。2019年底,居民陆续迁进新居。目前,菱湖雅居小区总户数4450户,其中60%以上的居民为原石咀村征迁安置的村民。

“小区居民人数多、年龄偏高、文化程度不高,对社区依赖性强。”彭景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社区党委以“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为抓手,以党建引领为基础,在社区“大党委”的推动下,制定形成了立足居民需求且多元化的“三张清单”,逐步探索出一条“村改小区管理新路径”。

邻里距离变得“远”了,社区急在心里

“搬进小区后,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虽然小区在三环外,但自然环境很好,步行几分钟就是公交站,到哪都方便。这里应有尽有,吃饭、购物一应俱全。”住在该小区6栋的74岁老人余望胜坦言,“跟之前住在村里相比,这里什么都好,就是人际交往变少了。”

对此,68岁的蔡文权老人也深有感触。他说:“以前在村里种种地、打打小牌,街坊们住哪里都清楚,有什么事一喊,大家都来了。现在住进了商品房,都关在自己屋里,见面是越来越少了。”

“有了新生活,不能忘了老朋友。”对于居民的“焦虑”,社区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经过意见征询、实地调研,菱湖雅居社区提出对小区架空层、凉亭加以改造利用的想法。围绕“场景怎么建”“阵地怎么改”,社区依托“社区大党委——楼栋党小组——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五方议事协商平台,引导各方力量充分参与。

居民共谋微改造,凉亭变身“议事亭”

菱湖雅居小区的中心广场旁有一个凉亭,建于社区成立之初,由于风吹日晒、年久失修等原因,出现了廊架老化掉落、地面缺砖不平、石凳破损短缺等现象。

在此次改造中,不仅加装了防腐木顶、镂空木墙,添置了桌椅,安装了造型典雅的电灯,还种植了“同心树”,打造了“心愿墙”,一座小巧精致的凉亭被装扮一新,挂上了“议事亭”的牌子。

“如今有了这个议事亭,不论刮风下雨都有地方坐一下,大家在这里聊聊家常,增进邻里关系,社区确确实实为我们业主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们在休息锻炼的同时,还能及时向社区反映问题。”居民对议事亭的修建很是肯定。

目前,社区已安排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定期在议事亭值班,随时倾听群众的心声,同时做好梳理、归纳和分类,真正让群众感受到“议事在身边、有事好商量”。

对于文化阵地的选址,居民在网格微信群、居民议事厅里热烈讨论,畅所欲言。“10栋不行,中间的柱子太粗了,特别挡视线。”“11栋层高不行,而且下面电动车停满了。”“你们去看一下9栋吧,那里离北门近,就挨着议事厅和小区广场。”20余名楼栋长、党员带头收集意见,最终选定了在9栋架空层打造社区文化阵地。经过反复讨论,设计公司几经易稿,终于敲定了架空层文化阵地的设计方案。

部门联动居民监工,架空层成靓丽风景线

“近两年,社区的惠民资金都用于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晾衣绳、休闲座椅等公共设施,现在打造文化阵地的资金比较紧张。”社区介绍。为了不让大伙的愿望落空,社区充分发挥“大党委”统筹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共建单位的支持。

期间,菱湖雅居社区党委书记彭景带领同事主动对接街道、民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现场指导。最终,打造架空层文化阵地被列入项目清单,由共建单位武汉石咀经贸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建设。

改造过程中,热心的蔡文权老人有事没事就去转一转,看看施工进度,盼望着文化阵地早日建好。

微信群里,社区工作人员将改造过程的照片发到群里,大家都做起了线上监工,“下水管道裸露在外面不好看。”“这个柜子侧面空空的,写点字上去好看呀。”“冬天的风刮得呼呼响,这个地方做一个挡风板好一些。”

历时半年,今年9月,架空层文化阵地终于改造完成,成为小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引得许多居民前来围观。

多方共建“文明角”,演绎新时代的“老友记”

10月底,极目新闻记者走进位于9栋的文化角,令人耳目一新。墙面重新修复刷漆,地面整平防滑,30多平方米的架空层,被规划得井井有条,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书、下棋、书法、健身,一样不落。

蔡文权老人既是见证者,又是享受者。他说:“这里建好后,我们这些老伙计是最高兴的,不管刮风下雨,终于有个地方切磋棋艺了。”

居民志愿者风采、文化成果展示、二十四节气知识,都被搬上墙面,将文化角装扮得温馨多彩。一幅幅书画作品、满含正能量的照片,吸引不少居民围观。

“看,这是我女儿,这张应该是她读小学的时候,参加社区文艺汇演时,社区拍的照片。”在居民风采展示区域,住在11栋的胡乾坤指着墙上的照片,欣喜地告诉记者。他女儿现在读高中,从小就弹古筝,是社区文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女儿的照片被选中展示,一家人都很高兴,他说“这是一种很大的鼓励”。

余薇住在8栋,是一位阅读爱好者。每天晚饭后,妈妈下楼跳广场舞,她就来到图书角,挑一本喜欢的书籍,慢慢翻阅。记者看到,书柜并不大,但书籍种类多,里面的图书分门别类摆放,涵盖理论学习、科普杂文、文学童话、生活百科、家庭育儿等。社区每月定期更换图书角里的书,自主借阅全凭居民自觉。

一小区一特色,架起居民幸福生活的“连心桥”

洪山区青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青菱街道坚持“一小区一特色”,指导社区通过议事会、座谈、走访、网格宣传、线上征集意见等方式深入到群众当中,统筹谋划共同缔造备案项目29个,其中区级共同缔造试点小区项目15个。同时,街道充分发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参与共同缔造项目24个。

其中,红霞新村小区组建“五彩”志愿服务队,发挥各队特长精准开展志愿服务,结合居民需求改造“音乐书屋”,丰富居民文化生活。香水湾小区利用架空层打造成集会议、图书阅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居民议事厅。建和世家小区在小区内安装高空摄像头,在楼栋内为居民安装休闲座椅,构建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菱湖美景小区组建“俏夕阳”老年合唱团,打造“薪火”退役军人文化墙,为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居民搭建交流沟通平台。菱湖雅居小区将小区内凉亭改造成居民议事厅,为居民搭建微自治平台,利用架空层打造文化阵地,让居民的休闲文化生活有了场所。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让广大群众享受当下的美好生活。”青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持续发动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结合基层小区实际,架起居民幸福生活的“连心桥”,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阅读

  • 坚持实事实干 武侯玉林街道法治工作有实效

  •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一多坐落在成都市中轴线人民南路两侧的武侯区玉林街道是成都市老城区一块相对成熟的区域,深受成都市南拓发展影响,是社情民意复杂的地方。因此,近年来,
  • 文明大鹏,精彩十一月!167场文娱活动等你参与

  •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谢小蕾 通讯员 邱璟)鹏城金秋,山海美景常在,书香满溢大鹏。在这个美丽的时节,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大鹏新区在全区开展“文明大鹏·别样精彩”活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红蛋壳、深蛋黄,是一枚好鸡蛋的标配吗?

  • 众所周知,鸡蛋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作为优质蛋白质,一直以来都提倡一天一个蛋。近年来,带有“柴鸡蛋”“走地鸡蛋”“散养蛋”等各种“新名称”的土鸡蛋出现在市场上,并宣称“更好
  • 市城管局开展渣土运输车辆专项整治行动

  • 一直以来,渣土运输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但部分渣土车“滴漏抛洒”等乱象也是城市管理中的难点,严重影响着市容环境。近日,市城管局联合交警部门开展渣土运输车辆专项整治行
  • 第七届丝博会确定四大主要活动

  • 记者10月31日从省商务厅获悉目前第七届丝博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招展组展稳步推进本届丝博会会议活动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资料图)一是重要活动。包括开幕式暨丝绸之路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