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感动重庆丨用爱照亮童心的“树洞姐姐”;他自建乡村图书室守护阅读梦

日期: 来源:重庆发布收集编辑:重庆发布

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评选已结束

但凡人英雄们的感人事迹

仍将继续传扬

今天一起来认识

用爱照亮童心的

张耀元

21载守护阅读梦的

王治伦

↓↓↓

张耀元

用爱照亮童心

张耀元,女,35岁,中共党员,璧山区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内保大队教导员。她用爱心和智慧,为当地中小学生打造了“树洞口袋”项目,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校园安全,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张耀元与孩子们玩耍  图:重庆女性

张耀元的故事源自一次七岁女孩离家出走的警情。

当时,张耀元刚从户籍民警的岗位上调任璧山区大兴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在询问女孩的过程中,她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但他们需要有一个情绪宣泄口和心事倾听者,于是,她萌生了在现实中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树洞”的想法。

经过查阅资料和调查研究,张耀元决定在大兴初中尝试开展“树洞口袋”活动。她与心理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走进学校,鼓励孩子们将“心事”写在一张张彩色纸上,装进五彩纸的口袋,再放进“树洞”里。通过收集孩子们的心声,施展爱的魔法,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

女孩小花(化名)在“树洞口袋”留下纸条“我想长胖,变得强壮些”“在学校会有男生欺负我”。

张耀元了解到,小花想要变得强壮,不仅源于被欺负,还因为生活在重组家庭总是觉得爸爸妈妈“不太关心自己”。随后,她找到小花的父母,与他们进行了谈心,并嘱咐他们要多多关心孩子。随后她又把小花的情况反馈给学校,和几名与小花有矛盾的同学谈话,并为他们和小花设计了一场特殊的“和解仪式”。

在她的努力下,“树洞口袋”项目很快走进全区中小学校,共收到2314封“树洞来信”,接到学生家长微信电话咨询998人次。累计解决校园、家庭、心理隐患类问题672个,化解校园矛盾纠纷95起,劝返疑似辍学学生10名,教育感化有暴力倾向的学生32名,挽救有严重自杀倾向的学生12名。

为了保守孩子们的秘密,呵护这份信任,张耀元和老师们一起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不愿意留下姓名的孩子可以在信件上留下“密码暗号”,张耀元会以在信封上写下“密码暗号”的形式进行回信;学校的“树洞口袋”的后门钥匙,只有张耀元和心理老师持有;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时,她会和学校一起商量,尽量不暴露孩子们的隐私。

与此同时,为了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张耀元挤时间自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取得了市卫健委颁发的心理咨询师岗位合格证。她将孩子们的真实故事,改编推出《树洞姐姐》系列漫画,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和关注,阅读量已达400万人次。

张耀元为孩子们讲课  图:重庆女性

在张耀元的推动下,璧山公安、教委、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多方力量,都相继加入到“树洞口袋”项目中,成立未成年人“守护者联盟”。璧山区大兴小学、丹凤小学、正则中学、璧泉初中也陆续加入项目试点中,惠及中小学生7000余名。

张耀元和她的“树洞口袋”已经成了学校孩子们心中的一束光,温暖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她说:“我希望通过‘树洞口袋’,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和关怀,让他们更加健康、阳光、快乐地成长。”

王治伦

自建乡村图书室,21载守护阅读梦

在合川区龙凤镇米兰村,有一间名为“守一”的图书室,藏书1万余册,免费对外开放,为乡亲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平台。这间图书室的创办者,是如今已年满70岁的农民王治伦。

王治伦打扫图书室  图:合川发布

王治伦从小酷爱读书,但因家境贫寒,只念了小学就辍学帮忙干农活。他的祖父王守一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书籍。王治伦把祖父的书视为宝贝,常常翻阅,渴望有一天能拥有一间自己的图书室。

2001年,王治伦在外打工多年,攒下了一些钱,回到老家准备盖新房。他没有忘记自己儿时的梦想,决定把新房改造成图书室,让更多的人分享书籍带来的乐趣。

“新旧房子都在一起,建好后我们还是住老屋,家里还有几百本书,新房子就拿来做书屋嘛。”妻子不理解他的想法,两人为此没少拌嘴,但王治伦坚持了下来,还得到了堂兄王明伦的支持。

王明伦当时在四川省农技站工作,为他提供了800册农技知识类的图书,还资助了1万元钱。2001年秋天,经过多方筹措,王治伦带着6万元开始购置桌凳、书架、书籍,并请来师傅修建石桌、石凳。2002年春天,“守一”图书室正式开放,以祖父的名字命名,也寄托了王治伦对书籍和祖辈的敬意。

起初,很少有人上门,后来,有村民从图书室的农技书中学到科学种植技术,实践并获得了好的收成,消息一传开,来图书室看书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21年来,王治伦一直坚守在图书室,每天早上清扫、整理、泡茶,等待着乡亲们的到来。他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各类书籍,还经常与大家交流农技、政策、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村民的生活提供帮助。

渐渐地,他的图书室也成为了村里的文化中心,吸引了周边的乡亲、尤其是孩子们。王治伦对孩子们特别关心,不仅鼓励他们多读书,还为他们准备水果、饭菜,甚至在晚上也不关门,让他们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王治伦陪孙女看儿童绘本  图:合川发布

这些娃娃当中不少人考上了大学,在高校学习专业知识,或步入社会,在大城市里各自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每到逢年过节,这些娃娃回老家都会到图书室坐一坐谈下近况,亲切地喊一声“王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王治伦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从小博览群书、知识储备深厚,写得一手好字,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自建并免费开放图书室,播撒文化种子,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王治伦说:“读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守一’图书室将永远免费开放,我老了就让晚辈接棒一直办下去。”

王治伦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也收获了很多荣誉。他先后获评2003年度龙凤镇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21年合川区全民阅读“点灯人”、2022年全国乡村阅读榜样、2022年度“最美合川人”。图书室获评2010年重庆市书香大院。

凡人微光 星火成炬

感动重庆 温暖你我


相关阅读

  • 察布查尔县:“石榴籽小课堂”来了支教大学生

  • 12月16日,在察布查尔镇“石榴籽小课堂”内,来自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实习支教大学生指导孩子们写作业。华岩明摄  今年9月中旬,盐城师范学院伊犁实习支教团30名大学生来到察布
  • 课堂外的快乐是“下雪天”给的!

  • 琅琊新闻网讯 "雪,终于来到临沂了!"12月18日下午四时许,临沂市区开始飘雪,在北城新区一校园内,孩子们正利用课外时间赏雪、玩雪,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是老师用心记录下来的有趣画面。
  • 山东滕州:家校携手 共护成长

  • 12月14日,一位学生的家长正在教孩子们做手工。为了进一步促进家校共育,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市文化路实验小学开展了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根据自身的专业和特长给
  • 山东滕州:看望慰问老人 弘扬敬老美德

  •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12月15日,级索镇中心幼儿园组织部分教职工及幼儿走进级索镇养老院,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让养老院的老人们感受陪伴的温暖与快乐。  
  • 图片新闻丨戏曲唱响社区 “圈粉”少年儿童

  •   12月17日,京剧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京剧技艺。当日,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七纺街道沿河北社区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共享幸福社区”京剧、秦腔进社区主题活动,特邀乌鲁木齐市工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2023南阳名优特色产品(北京)产销对接会收获满满

  • 一渠千里连京宛,两城同心谱新篇。12月16日,为期4天的2023南阳名优特色产品(北京)产销对接会落下帷幕。活动圆满精彩,成效显著:现场成功签约投资类项目9个,投资总额约74.8亿元;签订购
  • 王明玉: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自我

  • 摘要:当前,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推动人类逐渐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数字自我是个体受数字技术应用及其互动的影响而构建与呈现的自我形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