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尾矿库种上22万多颗“小太阳”

日期: 来源:河北日报收集编辑:河北日报

河北日报记者 师源 通讯员 于佳卉

1月10日,笔者走进唐山市迁西县尹庄乡中电建首钢矿业公司100兆瓦光伏发电矿山治理清洁能源示范项目(以下简称“迁西尹庄光伏项目”)现场,看到这里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形成了一片“蓝色海洋”,场面颇为壮观。

据介绍,这里曾是一个堆满废泥废砂的闲置尾矿库,如今近3000亩的场地内铺设了22万余块光伏发电板,成为目前唐山市在闲置尾矿库上建设的面积最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为何要在尾矿库上“种太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公司尝试在创新尾矿管理上探索新路径。”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以下简称“首钢矿业”)能源环保处负责人米红伟说。

2022年,该尾矿库完成闭库,但大片土地该用来做什么?首钢矿业颇动了一番脑筋。

此时,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经过多年研发拥有了成熟技术。“抢抓河北建设清洁高效、多元支撑的新型能源强省机遇,公司当时正积极布局河北新能源项目。”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迁西尹庄光伏项目经理袁慧说。

当需求方和供给方相遇,尾矿库迎来“新生”。2023年6月中旬,在不破坏尾矿库原有结构和排洪系统的情况下,迁西尹庄光伏项目开工建设,并在迁西县全流程、全环节的跟进帮扶下,于当年12月29日并网发电,实现安全运行。

“项目投资4.5亿元,采用35千伏多点接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建设,设计寿命25年。预计在全生命周期下,可生产绿色电力39亿度,节约标煤1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2万吨。”袁慧说,目前,32个光伏单元运转正常,发电站正逐渐增加供电量,预计每日最高供电量可达55万度,其中70%为首钢矿业自用电,每年可为其节省费用上千万元。

在现场,笔者发现,发电站分布着两种不同的光伏支架,一种是较为常见的固定式钢结构光伏支架,另外一种是由一根钢结构柱和钢绞线等结构组成的光伏支架,相较常见支架更“柔软”。

“这是柔性光伏支架,它看似简单,却是由单层悬索体系、预应力双层系索、预应力索网、弦支穹顶等多结构组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可以满足较为复杂的应用场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闲置土地。”袁慧说,项目建设还首次使用了异质结690W型号光伏组件,能够大幅度提高转化效率,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供给。

除了生产绿色电力,尾矿库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还有助于恢复和增加地表植被。这一点,对首钢矿业来说尤为重要。

“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尾矿库必须进行覆土复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米红伟告诉笔者,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有序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尾矿库“向绿发展”势在必行。

“项目利用光伏板遮阴和冲洗光伏板用水的浇灌作用,可以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地状况。同时,今年春季,我们将采取植被种植和工程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增加尾矿库植被面积,促进库区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现场,袁慧解释说,通过“光伏发电+矿山治理”方式,项目打造了“板上光伏发电、板下生态恢复、土地立体利用、绿电助力采矿”科学治理新模式,实现了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也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相关阅读

  • 河北省首台光伏清洁机器人在张北下线

  •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李鹏飞 熊睿琦 通讯员 郭旭 翁晓静)1月16日,汇博机器人集团光伏机器人张北生产基地举行产品下线仪式,成功下线了河北省首台光伏清洁机器人。汇博机器
  • 曾都区淅河镇梨园村:光伏照亮振兴路

  •   随州日报讯(通讯员曾轩)1月11日,走进曾都区淅河镇梨园村,站在丘陵山坡地上放眼望去,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列,阳光折射下,蓝色光伏电板熠熠生辉。荒山坡地摇身一变,成了清洁
  • 创业板指半日跌0.58%,光伏概念股活跃

  •   中新经纬1月12日电 12日早盘,A股冲高回落,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截至午盘,上证指数涨0.01%,报2886.87点;深证成指跌0.34%,报9023.42点;创业板指跌0.58%,报1766.92点。  Wind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尾矿库种上22万多颗“小太阳”

  • 河北日报记者 师源 通讯员 于佳卉1月10日,笔者走进唐山市迁西县尹庄乡中电建首钢矿业公司100兆瓦光伏发电矿山治理清洁能源示范项目(以下简称“迁西尹庄光伏项目”)现场,看到这
  • 阜平:富民产业建在家门口

  • 河北日报记者 梁韶辉忙碌的手工业工厂车间、香菇长势正好的大棚、热闹的硒鸽基地……隆冬时节,走进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乡村,按照“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绿色循环”原则搭
  • 全线单向贯通 航拍看禾木受阻游客有序下山

  •   1月16日13时14分,布尔津县S232线K47岔路口至禾木村X852线单向贯通。禾木景区此前受雪崩阻断区域的人员分批次在引导车的引导下有序通行下山,通过航拍视频看现场情况。 
  • 官方:2023年以工代赈带动253.4万人务工就业

  • 中新经纬1月16日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号16日消息,据调度,2023年,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政策,累计吸纳带动253.4万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人均增收1.4万余元。  具体来看,以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