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守护绿色“活化石” 仙游再为542棵古树名木上保险

日期: 来源:莆田发布收集编辑:莆田发布

笔者昨日从仙游县林业局获悉,该县为542株古树名木上了保险。在保险期间,这些古树名木因意外事故、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病虫害、自然老化等因素遭遇损伤,救助费用由承保的人保财险仙游支公司按合同约定负责赔偿。这是该县继去年为分布全县18个乡镇的古树上“平安”保险后,再次为古树名木买保险,以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古树名木风险管理。

此次该县投保的542棵古树名木,涉及银杏、水松、南方红豆杉、榕树、香樟、马尾松、油杉、重阳木、柳杉等树种,每株保费100元,共投保5.42万元,总保险金额1084万元,保期1年。“这批古树名木中,一、二、三级古树都有。”人保财险仙游支公司经理张峻伟介绍,投保古树名木如因相关因素受损,保险公司将按约定负责相应赔偿。

据悉,仙游县森林覆盖率达71.4%,古树名木资源居全市前列。近些年,跻身省级森林县城的仙游县持续做好古树名木的日常管护及修复工作,实行全覆盖式的GPS定位挂牌保护,同时将日常管护落实到人,纳入林长制护林员巡护范围。由于古树名木普遍树龄较高,遭遇极端天气和病虫害影响时,容易造成倾斜、倒伏、折断、蛀干(蛀枝)等。

为解决这一难题,去年4月,该县开启古树名木保护新模式,在莆田市率先试点由政府出资为古树名木购买保险,推动形成立体化、市场化风险分担的古树名木保护新格局。“ 此次再度为古树名木‘上保险’,旨在通过金融工具,建立起古树名木长效保障机制。”仙游县林业局局长邱金宇介绍说。

(来源:湄洲日报 记者:陈国孟 编辑:黄斌)


相关阅读

  • 一树一城|看,多美的古树平台!

  • 为加大公共教育力度和增强民众生态意识,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了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即《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之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3年5月22日,
  • 凝聚执法司法工作合力

  •   记者昨日获悉,莆田市仙游县检察院举行特邀检察官助理聘任仪式,来自全县13家行政机关的14名业务骨干受聘为首批特邀检察官助理,提升检察机关办案专业化水平和法律监督质效。
  • 莆田:扶残助残办实事

  • 在第33次全国助残日之际,5月19日,仙游县在县特教学校举行系列活动,通过慰问孤残儿童、捐赠善款、表彰优秀残疾运动员等,弘扬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营造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
  • 保护多样性,山东千年银杏树吃上定制营养餐

  •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是国际社会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后的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
  • “520”逢周六 婚姻登记“不打烊”

  • “520”因谐音“我爱你”,成为许多人选择婚姻登记的高峰日。今年5月20日恰逢星期六,为满足准新人结婚登记的需求,我市多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中心加班加点提供服务。昨日上午,笔
  • 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企业有温度幸福有质感

  • 5月12日,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向仙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共服务中心申请2022年新分配高校毕业生一次性人才补贴,共合计2.83万元。据悉,为了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激发人才结
  • 廊坊:加强古树保护 守护自然历史文化遗产

  • 园林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对古树开展常规巡查工作。为全面掌握市区内的古树名木生长势变化,更好地保护自然历史文化遗产,让古树名木得以长久延续,我市住建局园林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从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西瓜田里孕育的致富梦

  • 渭南日报 记者 王宪辉“甜得怕怕,带的把把,刚刚离开它的‘妈妈’……”在马路边一字排开的众多西瓜商贩中,凭着这句“独特”的广告语,过往行人总不由得将目光锁定到这个个子不高
  • 南沙海上搜救中心成功救助一名患病渔民

  • 5月21日10时50分,南沙海上搜救中心接到三沙海上搜救分中心转报,称在南沙海域一艘名为“琼琼海渔83338”渔船上有1名船员患病,疑似脑中风,病情危急,需要救助。接报后,南沙海上搜救
  • 工美博览•大师匠心 | 雕花马鞍 草原之花

  • 雕花马鞍 草原之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大伟马鞍作品亮相2023CACE5月26日至29日,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2023CACE)(以下简称“博览会”)将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本届博览会将着
  • 临泉县韦寨镇中心学校开展防震减灾演练

  • 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增强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掌握应对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