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奋力谱写潘东村新篇章,驻村第一书记张东亚勇担当

日期: 来源:大河报漯河新闻收集编辑:大河报漯河新闻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赵克勤 

“张书记,俺家里小麦有些都发黑了,天气预报说这两天还有雨呀,家里就俺老两口也没人手,再不抢收就泡汤了。”6月1日傍晚,一通紧急求助电话,打到了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潘东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东亚的手机上。电话那头,76岁的村民潘留根的语气很焦急。

 “老潘叔,您别急,我这就过去,咱今黑连夜抢收回来。”此时正在地头禁烧值守的张东亚,立即联系收割机。张东亚知道抢收不等人,今晚将是一场雨口夺粮的硬仗。他随即带上由工作队组成的“三夏党员突击队”,走到了老潘叔家的麦田,用镰刀先割掉地头边的麦子。

老潘叔家的5亩小麦收割完后,张东亚又帮助村里其他7户农民抢收了100多亩小麦。此时,已是深夜2点。

2022年5月,带着组织的信任与嘱托,怀揣为民服务的情怀,张东亚从漯河市教育局来到了郾城区孟庙镇潘东村任职第一书记。从踏上潘东村土地的那一刻起,张东亚就转变角色,迅速融入到村级工作。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全面深入了解村庄发展及党建工作状况。立足村情,他提出了“强党建、重民生、促振兴”的工作思路。 

驻村以来,张东亚时刻牢记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扎根农村,情系群众,抓党建、带队伍、聚人心、促脱贫,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办暖心事,解百姓忧,不断用工作实绩践行着驻村承诺。他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精神,持续建强支部、凝聚民心、夯实基础、发展产业、提升村貌……潘东村,一个昔日无产业、无特色、无优势的“三无”小乡村正蝶变成远近闻名的“幸福村”“明星村”。张东亚用驻村帮扶的辛苦指数换来了村民百姓的幸福指数,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奋斗足迹......

入村以来,张东亚走遍村内背街小巷,并联系漯河市教育局筹措资金4万元硬化路面1000平方米。市教育局还协调资金购买60棵景观树种对坑塘周围进行绿化美化。带领党员和志愿者多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户厕改造,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还帮助村子冲洗公厕、清扫大街、清运秸秆、维修路灯等,使潘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2022年秋季,张东亚协调资金为潘东村免费深松土地1100亩,仅此一项为群众节省开支3.3万元。

张东亚在坚持每月排查的基础上,开展3次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大排查,解决3个公益岗位就业,将8户纳入监测、2人纳入特困供养,办理16户小额贷款,4人享受“雨露”计划政策。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多次走访全部脱贫户、监测户、64个残疾人、20个低保户。通过实施联镇带村分红、蔬菜大棚分红、低保、特困供养、电补、残疾补贴、教育帮扶、“雨露”计划等帮扶政策,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享尽享,“两不愁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及户厕改造,在潘东村得到持续巩固。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在第一书记岗位上,张东亚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发扬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勤的状态、实的作风,带领广大群众,争当潘东新一轮发展的参与者、奋斗者、领跑者,正奋力谱写潘东村更加美好的出彩新篇章。 


相关阅读

  • 直播微视评:真的勇士,必会义无反顾

  • 为了救一个陌生人,从十几米高的桥上跳入江中,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义举。6月13号中午1点多,外卖小哥彭清林经过杭州西兴大桥时,发现一名女子,在桥下的钱塘江中挣扎。等救援,来不及了
  • 插秧、下田、抓鱼……这样的专业实践,好嗨哟!

  •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中,更需要在专业实践中磨炼精进。6月10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2020级旅游管理及2022级旅游管理(专升本)专业的学生们,在科任
  • 滨海路街道学府社区:悦动夏日 快乐伴成长

  • 夏日无限好,运动正当时。为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儿童的体育素养,充分调动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近日,学府社区联合山东工商学院举办了“悦
  • “党的好政策给了我从头再来的底气”

  • 常德日报记者 郑彦 通讯员 黄子夏 文/图“高大哥,这两天小龙虾应该涨价了啊!”5月31日,津市市药山镇政府乡村振兴办的干部来到三新垸村高卫金家走访时,热情地向他打招呼。“是的
  • 少年强则国强让青春与法同行

  • 近日,疏勒县人民法院罕南力克人民法庭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普法”活动,来自罕南力克镇返乡大学生和罕南力克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扮演审判活动的各种身份,体验了模拟庭审现场,“零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普陀区部署文明单位与居民区结对共建活动

  • 6月14日上午,普陀区召开“文明星连心”文明单位与居民区结对共建活动动员部署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东昌出席并讲话,区文明办主要领导,各文明单位主管部门、各街道镇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