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两河古镇村丨临清市魏湾镇李圈村:寻迹英雄故里 共赏千年古韵

日期: 来源:聊城日报社收集编辑:聊城日报社

  沿着聊城兴魏路一路疾驰,在古运河的一角,临清市魏湾镇李圈村悄然映入眼帘。旧址、古道……这些经过数百个四季流转的文化遗迹与人文气息,勾画出这座村子的多彩脉络。李圈村三面环水,像一本融合运河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诗集,让读过它、懂得它的人流连忘返。

  不久前启动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聊城市“两河古镇村 廊道新体验”大型融媒采访活动将李圈村作为第一站,深入挖掘村庄文化故事,探寻这座古村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并助力“六个新聊城”建设、不断推进“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和“十大展示带”建设的文化密码。

  文化展示新窗口

  交织千年运河与现代人文的美丽画卷

  赏不尽的古韵,道不完的古村。大河流淌过的地方,总是会孕育出一些繁盛市镇、热闹村落。

  千年古县临清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世代枕水而居的临清人在大运河中对望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奔涌而来的“水文化”融入每个临清人的灵魂。依傍着大运河,魏湾镇着力挖掘两河文旅资源,因地制宜描绘全域旅游新图景,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走进李圈村,每一块砖、每一片瓦皆是古村的血与肉,在世代人的守护中,支撑起一座古村的历史架构。“魏湾镇西部以古运河为纽带,以中华海棠园为中心,打造绿色生态长廊;东部以临清市贡砖文化产业园为中心,打造运河文化风景区;中部以李圈村中共清平县委旧址为中心,彰显红色文化底蕴,做强做优红色产业,逐步形成一条贯穿东西的精品全域旅游路线。”10月31日,魏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庞书明介绍。近年来,李圈村抢抓战略机遇,践行文化“两创”,立足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坚持用文化铸魂、用旅游搭台,对文旅发展进行总体规划部署,着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如果说古运河流淌着的是过去的动人传奇,那么运河岸边人们讲述的则是现今的奋斗故事。李圈村依托现有古村形态,着眼于利用空闲节点,深入挖掘鲁西北民居风貌变迁史,展现各个历史时期农村居民的建筑特色。“我们以鲁西北传统民居为根,多层次展现历史变革、运河文化、民俗文化对村落变迁的影响,真正让美丽古村体现历史的厚重感。按照鲁西北生态田园风貌区建设要求,整治改造屋顶、立面及院落,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村庄风貌。”李圈村党支部书记李文朋介绍,该村修缮原有老旧建筑屋顶,红色教育基地范围内屋顶统一更换青瓦。对闲置空宅、邻里空间、古树古井进行优化布局,突出打造原生态风貌,建设景观小品,让村庄留住乡愁。

  红色旅游新机遇

  唤醒居民与旅行者的古村记忆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从烽火岁月中走来的李圈村,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李圈村是革命烈士李恩荣的老家。1932年,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李恩荣组织建立了清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李圈党支部。如今,在李恩荣烈士后人王桂芝的家中,古朴的围栏、硕果累累的枣树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已近90岁高龄的王桂芝向大家讲述了李恩荣烈士的故事。

  身处旧社会的李恩荣14岁就结婚了。婚后,李恩荣的母亲让他退学,他以绝食等方式反抗,最终得以继续读书。重返校园的李恩荣开始在学校里发动党员,并于1932年春建立了清平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自己任党支部书记。因为革命需要,1932年,李恩荣在自己家里以水井为掩护开挖了一条地道,这条地道长约千米,全部由人工挖掘。

  90多年之后,临清市及魏湾镇相继投资400万余元,以李恩荣烈士故居为原型,还原了清平县委成立时的原貌,精心打造了中共清平县委旧址、红色教育大讲堂、红色文化一条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馆等场馆,并开展了“现场教学+素质拓展+云游党史”红色研学活动。如今,“清平星火”红色教育基地已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我们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革命先辈们开展生产、生活的老物件陈列在这里,让参观者了解革命先辈的艰苦生活。”李文朋介绍,同时,该基地挖掘特色,开设地道逃生、匍匐前进、平衡桥木、阵地对攻等体验项目,让游客穿军装、吃地锅、睡土炕……利用红色载体,讲述红色故事。

  红色旅游带动了经济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如今,近千名村民的生活和游客的旅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而自然的状态,他们亲身见证着这座古村的深刻变化。

  站在李圈村这片红色沃土上,透过历史的烟尘,仿佛能追寻到先辈的生活轨迹和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永垂不朽,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乡村振兴新引擎

  解锁文旅融合与城市发展的“流量密码”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李圈村以红色教育基地为主线,以古运河文化为特色,打造集红色教育、运河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商业街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及特色活动,以点带面,推动李圈村红色旅游教育基地不断“出圈”。

  沿着李圈村主干道由东向西走,党史壁画、古朴建筑……古风古韵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李圈村结合老一辈清平县共产党员的红色革命故事,从红色党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入手,在村内绘制了红色文化墙,让单调的墙面变得生动活泼。同时,对古村进行了美化、绿化、亮化,村容村貌大幅提升。2020年3月,李圈村成立红荷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以本村村民为主。合作社以旅游服务为发展方向,利用李圈村的地理优势资源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建成革命老区民俗文化村的同时,带领村民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

  在时代中发展,沐浴时代的荣光。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试点、山东省理论宣讲基地、山东省森林村居、聊城市革命老区村、聊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聊城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聊城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村……古村李圈已实现华丽蝶变,必将成为创新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和文化体验廊道一体化建设的新窗口,为进一步擦亮“两河明珠”城市品牌注入新活力。

  今天,我们在古镇村中穿行,也是在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时代中行进。有些记忆已经远去,有些故事还在续写。淳朴的村民热情地向天南海北的游客发出邀请——有时间请一定要来一次古村李圈,看一看运河边上的红色沃土,听一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

  文/记者 赵琦 图/记者 商景豪


相关阅读

  • 惠民:文化惠民暖人心 幸福生活添底色

  • 今年以来,惠民县文化和旅游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大干2023工作部署和全县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安排,大力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积极营造“
  • 乌鲁木齐文化公园北部区域近期开放

  • 天山网讯(记者 张冬梅报道)乌鲁木齐文化公园北部区域建设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将于近期对市民开放。  乌鲁木齐文化公园位于会展片区会展大道西、龙盛街北、凤起街南,占地面积119
  • 精选18项文化活动!十堰11月份文化菜单公布

  • 近期,十堰市委宣传部对全市各县市区的文化活动进行了搜集、梳理和整合,精选18项文化活动,并以时间轴的方式排列起来,形成了11月份的全市文化菜单。这些精选活动将丰富广大群众文
  • 沿着沂河发现美 | 沂蒙小院追忆,红嫂家乡情浓

  • 沿着沂河发现美沂蒙小院追忆,红嫂家乡情浓沂河,作为临沂的母亲河,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又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既连接着多彩的文化生活,又不断擦亮着城市的特色名片。沂河,四时
  • 一位藏在大山深处的“院长”

  • 今年74岁的吴伦源老人在利川退休后创业16年,将全部家当投入到革命文化、农耕文化的保护中,在龙驹镇建立龙溪书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探访这位大山深处的院长,了解他的故事。退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梁勇:科技筑梦 勇闯 “农海”绿色共富

  • 乐陵市孔镇镇勇海家庭农场 梁勇:科技筑梦 勇闯 “农海”绿色共富作者:梁勇梁勇,男,今年49岁,出生于山东德州乐陵市孔镇镇的一个农民家庭。怀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梁勇在党的富民政
  • 更济宁 | 遇见英吉沙

  •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邵进 孙灵猛)英吉沙县位于新疆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与帕米尔高原交接。总面积3425平方公里,总人口27.66万人。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南疆八大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