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只要一直往前,一切会越来越好!一个外地家庭融入宁波不断向上的20年

日期: 来源:宁波晚报收集编辑:宁波晚报

林绪丰夫妇在象山旅行。

    在甬派派友圈发起的话题互动“我们如此爱宁波的N个理由”中,“林先生_NBYZ”的留言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来宁波今年刚好二十年,在慈溪待了两年后在鄞州安家,很普通的工薪阶层。在此特别感谢宁波的优质教育,为我们培养了一位在读博士(东南小学-蛟川书院-镇海中学-某985直博生)。

    我为宁波打100分!!!”

    几句肺腑之言,让我们从一个学霸的成长轨迹背后,感知到一个外地家庭融入宁波不断向上的20年。顺着这条脉络追问了解,这一路走来的每一步,会让很多新宁波人感同深受。

    考上985直博的孩子,并没有一条占尽天时地利的起跑线

    发帖人是韵升集团模具技工林绪丰,老家在湖北黄冈。

    “黄冈,是不是很耳熟?就是出高考模拟试卷很有名的地方。”林绪丰“哈哈哈”地开着玩笑说,他们70后,考上中专已经很了不起了。他的儿子林创小学二年级就跟着他到了宁波,没想到一下子考上了985高校的直博。

    林绪丰说,林创转学到鄞州潘火街道东南小学的时候,一度并不适应——没有朋友,成绩跟不上,也不敢多说话。所幸,当时的班主任李丹老师时时关注林创,“他的信心就是被李老师‘夸’出来的”。

    “她经常在班里读我写的作文,她不会笼统地说好,而是会找出一些词,夸我用得多么准确、生动、让人眼前一亮,还夸我说‘这么信手拈来地用,真是太了不起了’,搞得我不努力都不行。”林创说。

    在林创的记忆里,作为“后进生”的他,小学没上过任何培训班,就是在老师肯定的目光里一点点实现逆袭的。李老师还推荐他当宁波晚报小记者发表文章,鼓励他多看晚报,把好文章都收集起来;还劝他多运动,不要老坐在教室里。林创说,小时候培养的打篮球的爱好,他一直保留到今天。

    多年后,李丹依然记得当年班上的这个“小湖北”,被表扬时又害羞、又激动,却努力板着脸眨着眼掩饰激动心情的样子。

    李丹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尽量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是每个老师的本份。林创除了好学上进,还特别有感恩之心,考上大学向她报喜,寒暑假约她吃饭,“这样的学生怎么会不喜欢?”

    “感激是应该的。”林创感慨,长大了回过头来想,当时班上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来自外地。出身普通的他们,并没有一条占尽天时地利的起跑线,但一直在老师的心尖上。他记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自己的户口一直在老家湖北,但好像从来没有为升学操过心。宁波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政策很好,老师也从无区别对待,反而常常和他们聊家乡的风土人情,说他们见的世面多,将来一定会走得更远。

    林创感激宁波有着平等、包容、事事以孩子为主的基础教育,让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积极、明亮的开端。

    搬了三次家,终于买了房  只要一直往前,一切会越来越好

    到宁波以后,林家搬了三次。

    刚开始,他们住在单位宿舍里,是一个带厨卫的小套间。这样的福利让很多老乡羡慕,但考虑到妻子上班和孩子上学,林绪丰下决心搬到了东兴小区,这样林创坐公交上下学更方便。

    后来,林创学业渐紧,林家就搬到了离学校更近的泗港小区。和在东兴小区一样,他们和另一户来自四川的人家合租了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

    小小的房间摆了两张床后,转个身都得小心翼翼,厨房、客厅、卫生间都是合用的,拥挤、局促,但也热闹。

    林创受父母的影响,生性乐观,一直觉得两家人在同一屋檐下说说笑笑的时光很快乐,辣椒进油锅时的那种香弥漫着整个童年。

    2016年,林绪丰凑够了首付的钱,在宜家附近买了房,不算大,80多平方米。14岁的林创,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间——有书架、有书桌,还可以随便贴球星海报的房间。

    父母没有告诉林创买这套房子要多少钱,需要还多少房贷,只说,只要一直努力,一直往前走,就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父母的努力,孩子是看在眼里的。机械专业毕业的林绪丰和财会专业毕业的妻子,从国企下岗后辗转多个城市,所以林绪丰微信名叫“东征北伐”,漂泊到宁波才安定下来。

    宁波是“模具之都”,对于林绪丰来说,不但“专业对口”,而且企业会提供很多培训、提升的机会(上个月,他还去上海进修),时不时会有些荣誉。业余时间他还考了红十字救护员证,做了多年志愿者,被选为社区代表,生活积极而充实。

    他觉得,在这里只要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赢得尊重。

    “是这座城市在推着你一直往前走,而且你有信心,一切会越来越好。”这是林绪丰在宁波20年的切身感受。

    “我是一定会回来的,还会把女朋友带回来”

    2020年,林创考上了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本博贯通班)专业。林绪丰之前研究了很久,他觉得新材料是宁波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将来一定大有可为。

    林创当时没什么概念,但经过三年学习,他爱上了这个专业。

    他说,当初同意父亲的这个选择,就是想毕业后回到宁波。之前,因为旅游和实习,他去了不少城市,但总感觉还是宁波好,一回宁波,就觉舒服、安心。

    林创的女朋友是湖南人,也是这个专业为数不多的女生之一,放假和他一起来了一趟宁波,然后就答应毕业后一起回来。

    如今,远在东北的林创看到父母在朋友圈发的多姿多彩生活照,很羡慕:这个月,他们用工会福利券去看了一场电影和一场演唱会;作为外来务工技术人员代表,参观了象山亚运会帆船中心;作为甬派客户端代表,参加了宁波“人才之夜”专场音乐晚会;下个月,打算去工人疗养院疗休养……

    “其实我们家很普通,就是做一些普普通通通的事,感受并享受着一些普普通通的快乐。”林创在电话里说,“你确定这些值得你们专门写一篇报道吗?”

    是的,像林家这样普通的家庭,在宁波应该不胜枚举吧,但我们还是决定把这些细碎的往事写下来,因为每一个普通人的不懈努力都值得铭记,这座城市也值得每一个人为之不懈努力。

    记者 樊卓婧


相关阅读

  • 活动 | 生涯日电影沙龙回顾

  •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提升生涯规划意识,4月15日晚上,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在百周年纪念讲堂Art Café举办了一场生涯电影沙龙,带领同学们在光影中开
  • 范建峰:岁月如歌

  • 文/范建峰  自从记事那天起,我就生活在豫西古城的偏远小山村,那里山青水秀,民风淳朴,若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  1985年,父亲从部队复员后,不甘贫穷,告别平庸,敢为人先,就背井离
  • 最高50万元!宁波一批青年才俊获科创资金支持

  • 活动现场。“感恩我的城市,让我可以坚持热爱,把自己的专业变成事业!”今天上午(4月20日),在宁波人才日的主活动中,作为5名上台受奖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之一,来自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
  • 宁波升级甬江人才工程 授予企业人才更大自主权

  • 创新推出10类人才直接认定入选、10类人才直接进入终评的“10+10”申报“直通车”模式;项目申报全年受理,集中遴选频次从每年1次增至每年2次……记者从宁波市委人才办了解到,今
  • 聪明人烂在肚子里的5句话,糊涂人却逢人就说!

  • 《后汉书》中说:“交浅而言深者,愚也。”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说了不该说的话。说多了,说错了,说过了,都很容易给自己招灾惹祸。尤其是以下这5句话,烂在肚子里就好,千万不要逢人就
  • “小镇贵妇”成新宠:当年去北上广奋斗错了吗?

  • 最近,“小镇贵妇”这个词火了。这源于一位编辑刷到了小镇贵妇同学的朋友圈后,动摇了她在大城市奋斗的决心。身为都市丽人,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可回家过年,却发现早已输给了老家的
  • 今日谷雨 | 磨砺本领,拔节成长

  • 今天是2023年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意为“雨生百谷”此时,杨花飞舞,柳絮飘扬牡丹吐蕊,百谷茁长是庄稼生长的最佳时节谷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优化营商环境 当好“护航者”

  • 记者周海霞通讯员陈林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质量,库尔勒市公安局上库综合产业园区派出所改进工作作风,聚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50条措施
  • 贵州瓮安:推广钵体育秧技术 助力水稻增产增收

  • 连日来,瓮安县各乡镇(街道)借助天气晴好、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全面展开水稻育秧工作,掀起了水稻育秧热潮。在岚关乡茶海村水稻集中育秧基地里,村民们正在为水稻育苗播种机放盘、加
  • 第十六届省运会群众体育赛事启动

  •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霈霈)4月18日,山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群众体育赛事活动、2023年山西省群众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在大同市体育中心广场举行,1000余名健身爱好者进行了健身展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