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积石山救援追踪:淄博救援队里,夫妻、父女并肩战斗

日期: 来源:淄博日报收集编辑:淄博日报

积石山救援追踪:淄博救援队里,夫妻、父女并肩战斗

帮助他人,感受生命的另一种意义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李细雨

 

12月18日深夜,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灾情就是动员令,救援就是集结号。甘肃发布救援需求公告后,博山区特战救援队队长崔春杨第一时间调派23名救援队员,于19日上午迅速集结,逆“风”而行,奔赴一线。

“做好人好事是受家风的影响。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是无私地帮助别人。”崔春杨是一名85后的退役军人,从2015年开始参与公益,从爱心捐款、捡拾垃圾到加入民间救援队,再到成立自己的救援队伍……一路走来,他汇聚了越来越多的公益力量。

从抗击台风“利奇马”、黄冈疫情运送物资,再到支援涿州,都有崔春杨的身影。7月31日,距离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庆“八一”表扬总结会还有20分钟,获评为区最美退役军人志愿者的崔春杨却迟迟没有露面,当时他正带领着特战救援队员前往北京房山执行救援任务。

“成立救援队,就是想在志愿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他告诉记者。

耳濡目染,妻子于安兰也被崔春杨的精神所打动,融入到救援队大家庭,成为博山区特战救援队的一员。“多一个人,就多一份救援力量。”搬运救援物资、清理断墙残砖、对接受灾群众……虽然是第一次参与现场救援,但于安兰表现得专业又敬业,采访中她一直咳嗽不断,带病坚持救援工作。

崔春杨和于安兰夫妻在积石山灾区现场

“这是我第二次跟随救援队来到救灾现场。”出生于2001年的田岱荣跟随父亲田雪锋带领的桓台益民救援队一同前来甘肃积石山参与救援。搭帐篷、转移人员、安置人员、分发物资……当天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的小田谈起灾区现场,有些泪目:“当地很多房屋倒塌了,看到老人、孩子孤零零的,很难受。我们给他们搭了帐篷,送了物资,希望他们能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提起父亲田雪锋,田岱荣很是敬佩,“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一直用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不管是家乡的疫情防控、还是涿州的救援行动,田雪峰总会出现。“未来我想一直参与公益行动,帮助更多的人,像我的父亲一样。”

田雪锋、田岱荣父女俩给灾区群众发放棉衣

巾帼不让须眉,博山区特战救援队伍中,女性救援人员的身影熠熠发光。

90后冯金是博山区特战救援队的秘书长。“想要做有意义的事!每当我救出一个人,发放出一份保障物资,那种满满的成就感,无与伦比。”冯金告诉记者。

“我目前正在做物资接收和发放工作,一会可能还要去救灾现场。”12月21日晚,正在帮助卸载、发放捐赠物资的救援队员张永丽告诉记者,受好朋友冯金的影响,她已经加入救援队两年多了,从为儿童捐赠物资到抗震救灾,做公益让她感受到了生命的另一种意义。

冯金

张永丽


相关阅读

  • 桓台益民应急救援队赶赴甘肃救灾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赵希翔 通讯员李昕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灾情发生后,桓台益民应急救援队闻讯而动,快速响应,12月19日13时许,集结两车7人携带照明、通讯、供电
  • 「抗震前线110」这不只是一袋核桃

  • 临夏公安在地震灾区积石山县设立131个“抗震前线110”,实行24小时勤务模式,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治安防范、维护现场秩序、组织群防群治、化解矛盾纠纷、协调解决诉求、热情服务
  • 救灾物资送达!

  • 12月23日15时,经过一天两晚的紧急运输,坦博尔服饰向甘肃灾区捐赠的第一批就在物资,共计5000件羽绒服已送达灾区。
  • 在地震灾区安置点,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普通人

  • 照片背后的故事|在灾区安置点,我们遇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普通人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正在北京出差的新华社甘肃分社
  • 临沂市总工会援助甘肃青海抗震救灾

  • 琅琊新闻网讯 出发!12月22日早8点,5辆满载抗震救灾物资的大货车发动引擎,昼夜不停地奔赴甘肃省和青海省。近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急需各类救灾物资。按照市总工会
  • 四位医生在积石山县人民医院的14个小时

  • 积石山 6.2 级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卫健系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在省城兰州进修的静宁县人民医院医生樊旭东、杨满太、赵春霖和张永吉四人一拍即合,在简单准备一些水和零食的情况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淄博:16项勘验业务实现市县一体远程视频勘验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陈道峰12月14日,户外飘着大雪。淄博绿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刘芬拨通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现场勘验科的电话。“今天还能进行现场勘验吗?”“
  • 核合天下 记刻古今——潍坊核雕

  • 方寸之间纳天地万物潍坊核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核雕第六代传人张永彬说:“核雕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核雕我已经接触了20年了。因为我比较爱好,也比较执着核雕。今年我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