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跟着国宝去研学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深度打造研学游

日期: 来源:博物馆中国收集编辑:博物馆中国

2022年以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立足重庆特色,全方位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落实重庆人文新地标、文旅体验示范区、城市“会客厅”等建设规划要求,结合重庆文明进程的历史脉络与三峡文化,研究“学”“游”关系,整合博物馆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有展陈话语体系、高质量研学旅游产品和品牌,塑造研学品牌体系,深度打造“研学式旅游”发展。

保护利用馆藏文物 夯实旅游资源基础

在对户外景观文物进行修复的同时,讲好库房文物背后的故事,加大鼓励社会大众无私捐赠。比如推出“百物话百年”革命文物研究项目,选取馆藏100件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文物进行深度研究、阐释,精彩讲述红色故事,诠释红色精神,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基本完成大型汉晋时期石辟邪本体修复工作,对现阶段重庆地区发现的唯一一件汉晋时期大型有翼神兽石辟邪,裂缝、空鼓部分灌浆加固,全身进行8次脱盐,表面残缺部分细致修补;推出捐赠文物展,涉及藏品79件(套),包括汉青玉獾、明徐友泉制鬲形紫砂壶等珍贵文物,以及1941年吴煜章在重庆笔叙“纪念九·一八”、记者周盈手写的申请继续战斗在抗疫前线的请战书等反映现当代社会发展与变迁的见证物。

多样化打造研学形式 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利用研习营和培训班常态化研学。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重庆市内各大博物馆、展览馆,开展国家博物馆社教课程策划以“甲骨文系列实践课程之探秘甲骨文”为例的线上专题培训;举办文保基地少儿研习营、“捶拓黑白间”暑期研学活动、巴渝学堂“少数民族知多少”“时代小先生”培训班等。

利用代表性教育项目专题研学。比如开展“拯救‘宝马’大行动”,以国家二级文物汉代青铜马为主线,通过创设真实具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金属铁器”类文物修复的流程、方式方法及文物保护的意义达到“以小见大”“举一反三”以及“透物见人”的目的。

利用体验展拓展研学。比如围绕“碳中和”举办“虎妞说‘碳’——低碳艺术沉浸式体验展”。展览分为神奇吸管画、历史的咏“碳”、创意大奇迹、柜族小世界、童年好好玩五个章节,以56件低碳艺术作品,开启有趣的碳中和艺术之旅。

利用作品大赛鼓励研学。举办“无废城市 绿色生活”低碳环保创意大赛。大赛共收到来自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渝中区人和街小学、重庆市人民小学、重庆市求精中学等的创意作品314件。评选出一等奖7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2名。

利用“互联网+”丰富研学。推出“云游博物馆”线上浏览,全新上线壮丽三峡、重庆·城市之路、远古巴渝、抗战岁月四个常设展厅VR真人讲解视频,进行5G+VR真人数字解说。从观众体验视角,注重空间规划、展线设计与观众文化需求的关系,将传统展示与数字沉浸式体验、青少年互动体验、非遗展演相结合,提供多元参观体验。

坚守研学公益内涵 促进可持续发展

抓住三峡文化新发现和社会发生重要事件节点,丰富历史记忆,促进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比如推出并讲解“三峡百万大移民——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微展览,再现库区百万大移民为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三峡大坝顺利施工的爱国精神和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以及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抓住中华传统节日重要节点,坚守公益属性,强化社会教育特点。比如六一节前后,为重庆市“爱心庄园”特殊群体少年儿童送展,通过“解放碑3D模型”等手工互动活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爱的力量;为铁山坪合展养老院老人送展览,通过做荷包、包粽子、投壶等向老人们传递 “传统文化”;为上清寺街道的“贫困家庭”儿童策划虎妞说碳“低碳实验室课程”,传播碳中和理念,共建低碳城市。

抓住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举办“重博新声代——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反响热烈。以馆藏文物和展览为基础,从多元化授课时间、分段式授课教学、专业化课程设计三大方面着手打造“重博新声代——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系列精品课程,推进馆校合作。

立足巴渝民俗文化 展现巴渝旅游特色

立足重庆城市特色,推出社教活动“城市的力量”。传播重庆的城市文化,培养城市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一是讲述从挑水夫到棒棒,从码头工人到普通市民的重庆城市发展历史上那些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二是讲述从江州到渝州,从张仪到戴鼎的城市建设故事,聚焦从古至今的城市建设者的劳动和建筑智慧。

立足川渝地方文化特色,开发彰显巴蜀生活美学的多元沉浸研学场景,助推川渝文化和旅游发展活力。比如开启重博川博史上第一次“双城直播”连线接力活动;联动四川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及四川大学等,还原古蜀国先民生活画卷,走进“成渝地 巴蜀情”联展活动;举办“博物馆之夜”,邀请川江号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曹光裕参与特别环节,讲述三峡精神;结合馆藏文物“三峡舟楫”,开发“三峡号太阳能船”手工包,动手制作“三峡舟楫-太阳能船”等,讲述移民精神;结合“虎妞说碳——碳中和”展,通过研、学、游巧妙结合的方式展示馆藏文物及特色展陈。

(《中国文物报》)

编辑:范 炜

审核:崔 波

---------------------------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相关阅读

  • 市北区兴隆路街道强化文物保护执法检查

  • 近日,市北区兴隆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对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文物安全执法检查。本次检查针对海云庵、内外棉纱厂旧址等文物点进行隐患排查,加强建筑火灾隐患排查,禁止易
  • 18座车站!轨道7号线一期新消息来了→

  • 近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土建施工总承包招标计划表》(以下简称《招标计划表》)《招标计划表》显示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共设车站18座总投资约21
  • 让孩子在“诗和远方”课堂里快乐成长

  • 走出教室,到田间地头聆听大自然的故事;打卡博物馆,感受文博的独特魅力;走进科技馆,探索科技的无穷奥妙……暑期以来,研学旅行持续火爆,相关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研学旅行产品预订
  • 仲夏夜去哪玩?江苏这些博物馆可夜游!

  • 入口处队伍排成长龙,展厅内人头攒动,节假日“一票难求”……今年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一种习惯乃至一种生活方式。为进一步满足公众文化
  • 重庆两江游1至7月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

  • 今年以来,重庆两江游旅游市场快速复苏,游客接待量节节攀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火热的7月是暑期旅游旺季,研学旅行增长势头迅猛,家庭出游趋势升温明显,市场需求日益旺盛,7月份尽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夏晓中到城区和兴平市调研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 8月8日,市委书记夏晓中到城区和兴平市调研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以更实举措、更高效率、更优服务打好项目
  • 于胜男:守护百姓安全“生命线”

  • 于胜男在接警。人物名片于胜男,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员。从警10年,她始终把“群众利益无小事”放在心中,及时、高效处置每一起警情,尽心守护百姓安全的“生命线”。夜幕下的
  • 西固区金沟乡:优良家风带动清朗民风

  • 走进西固区金沟乡小金沟村,一个个家风家训牌、一排排道德灯笼挂在村民的屋檐下,显得格外醒目。如同一面面镜子,引导村民勤劳节俭、崇德尚善。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村巷中,一面面手绘
  • 武铁暑期客货运输高位运行 两项指标均创新高

  • 记者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铁”)获悉,进入8月份,铁路暑期运输呈持续增长态势,武铁暑运客流旺盛,货物运输持续增长,单日旅客发送量和货运装车均刷新历史记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