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追江豚 | 杨河:江豚出水,须在零点五秒内完成对焦拍摄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2023年6月,来自湖北宜昌的江豚摄影爱好者杨河带着他拍摄的江豚登上了联合国新闻头条,标题是《“江豚又回来了”:一名摄影爱好者眼中的长江大保护》。已年过六旬的杨河是江豚的忠实“粉丝”,是湖北江豚摄影界中的代表者,日前,他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专访。

宜昌江豚摄影师 杨河

从看江豚的孩子到拍江豚的摄影师

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也是长江的旗舰物种。江豚曾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和与之相通的洞庭湖和鄱阳湖,穿湖北省而过的长江段属于长江的中游段,也是江豚在长江活跃的最高段位置。

杨河是土生土长的宜昌人,他在长江边长大,在他的童年记忆中,长江里时不时就能看得见江豚的身影,“我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大人们为了防止我们小孩到江边玩水,还会说故事吓唬我们,说你们千万不要下水,看到‘江猪子’没,它会给你拱进深水去。”对于生长在江边的人们来说,江豚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其实了解得也不算多,“我们在江边能看得到它在江中跳起来,远远的,我们就觉得是条很大的鱼,后来才知道这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杨河在拍摄中

那时的长江宜昌段并没有那么繁忙,往来船只也不多,有时候几天也看不到一艘。杨河渐渐长大,长江宜昌段上往来船只也越来越多,江豚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从上世纪80年代起,江豚种群数量开始锐减,到2012年,长江江豚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仅次于“灭绝”和“野外灭绝”的“极危”级别。据2017年进行的科学考察显示,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仅相当于大熊猫的一半。2021年,该物种由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

2017年前后,杨河很偶然地发现了一只路过的江豚,他随手就拍了下来,挺高兴地把照片拿去给朋友们分享,“但朋友说你那照片里江豚就一个小黑点啊,没鼻子没眼睛的。”这刺激杨河决心认真地去拍摄江豚,他带上了专业设备开始跟随江豚迁徙的路线一路跟拍。

2020年杨河拍摄到了第一张清晰的江豚“证件照”,“那是2020年8月3日那天拍摄的,它的姿态特别好,是我拍的第一张有鼻子有眼的,那都绝版照片了。”时隔四年杨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还是格外兴奋,这张照片的拍摄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也是机缘巧合下诞生的,“当时正好有一个大广告牌成了天然的反光板,打在了江面上,而且正好江豚在那里跃起来了,所以才拍得到这么清晰的照片。”更巧的是那张巨型广告牌还是蓝色的,映照在江面与波光粼粼的水波相映成趣,形成了绝妙生动的画面。

杨河拍摄的第一张清晰江豚照,摄于2020年8月3日

拍摄江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江豚逐鱼群而居,并不在固定的某一个点活动,江豚上哪儿去,杨河就扛着相机上哪去,不着家也是常态。即便如此,想要拍摄一张好的江豚照片,用杨河的话来说就是“要看你和江豚有没有缘分了。”江豚生性活泼,在宽阔的江中来去自如,人无法预测江豚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出水,“一看到江豚出水,就要在零点五秒内完成对焦拍摄,真的不容易。”杨河表示,虽然现在拍摄江豚的人不少,但是拍出好照片的委实不多,“技术再强都不一定管用,有的时候天气光线什么都好,江豚就是不出来,你一点办法也没有,所以说江豚摄影是动物摄影中的天花板了。”

江豚摄影师眼中的江豚保护

如果说江豚是个明星,杨河绝对能算得上忠实粉丝了,杨河的朋友圈就像是一本拍摄江豚的日记,几乎每天都在更新新鲜拍摄的江豚照片,也通过文字记录自己观测到的江豚情况和活动状况,在他的朋友圈日志里能看到一幅生动的生物和谐共处的画卷,不仅有几头江豚在水面嬉戏玩耍,还有江豚嘴里叼着鱼在水面上探头,也能看到江边的水鸟在翻找食物。

这么多年的拍摄下来,杨河已通过他的镜头完整的记录下了江豚的一生,见证着几个江豚家族的喜怒哀乐,也感受过小江豚与母亲依偎共游的温情,“现在回过头再看这些照片这是一种很有趣的记录。”在镜头的跟踪下,杨河也明显感受到了长江生态正在向好发展,“在长江里江豚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水中小老虎,人类是对江豚最大的威胁。”水质污染、过度捕捞和人类活动破坏了长江生态环境,江豚无鱼可食,无处安身。现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已得到了极大改善,水质变好了,生态恢复了,污染源也远离了沿江,江豚也就携家带口地回来了。

不过对于江豚的保护脚步不能停,正确的江豚知识宣传教育也还远远不够,仅在摄影这个领域,杨河就指出,现在某些业余的摄影爱好者也会拍摄江豚,但是这些人丝毫不了解江豚,一门心思只想出个好的图片好的视频,在网上博得流量和关注,拿出了无人机在江面盘旋拍摄江豚,“江豚通过声波定位来辨识位置及猎物、障碍物的远近,比如江上的船,它就会知道在哪里。但是无人机发出嗡嗡的声音会严重干扰江豚,刺激到它,这样的拍摄是很不负责任的。”

现在杨河依然扛着照相机在长江岸边追随拍摄着江豚的身影,为保护长江、保护江豚出一份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图片、视频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刘丽


相关阅读

  • 一图了然|吸高压氧拔高成绩,这事儿靠谱吗?

  • 每年六七月份,正逢中考、高考及中小学生期末考试季,也是学霸们拼脑力的时候,网上流传着各种“补脑大法”,一种叫“高压氧治疗”的方法被不少家长提及。高压氧治疗真的有助于孩子
  • 长江游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宜昌成立

  • 极目新闻通讯员 韩梦仙 谭冰晖 刘俞君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北三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
  • 检察监督守护长江精灵 | 鲟回长江

  • “这里一直是长江鲟的传统栖息地和产卵场。”5月9日,记者和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检察院检察官王柳燕一同探访了长江江安段。顺着王柳燕手指着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座小岛将长江水一
  • 长江船舶污染治理公益诉讼专案办结

  • 5月16日上午,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会议发布了最高检长江船舶污染治理公益诉讼专案情况,目前该案已办结。据统计,专案期间,检察机关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片警龙哥:用“真心”换社区群众的“舒心”

  • 一身虎胆,奋不顾身他是火场中的逆行者一心为民,情牵百姓他是群众信赖的“贴心人”一片赤诚,坚守基层他是爱较劲的社区“大管家”他就是珠海市公安局香洲分局派出所民警何霄龙自
  • 肺结节影像学:看透“隐形杀手”

  •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疾病在早期阶段就能被发现。其中,肺结节的早期发现对于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肺结节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利用影像学方法来诊断和监测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