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北平说 | 秋季——养脾胃的黄金期,顺天时而养,让你的脾胃动力十足

日期: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收集编辑:广东省中医院

“北平说”开栏语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维持身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主任医师及消化道早癌中西医结合防治团队将通过本专栏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养生保健及中西医防治知识,为您的消化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秋高气爽,天气也开始慢慢转凉,在经历一个夏天的漫长酷暑、贪冰饮冷后,30岁的小章最近总出现饭后腹胀不适,整天嗳气,胃口也越来越差,前不久和朋友聚会饱餐了一顿大闸蟹后,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更加强烈,甚至胃开始隐隐作痛。小章忧心是身体出现了什么状况,于是来到了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


详细了解情况、完善相关检查并结合小章舌淡、苔黄腻、脉细滑的舌脉像后,医生认为小章的病是不适宜的饮食习惯导致的。医生耐心地给小章解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季节,也是进补的关键时期,应适当补充一些营养以蓄力冬天的到来。然而此时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如果盲目进补或进食过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则会导致饮食停滞、郁而化热、湿热邪气损伤脾胃,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进食后腹胀、嗳气等不适,因此秋季应顺天时而养,注重调理脾胃,增强消化能力,以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随后医生给小章开了开胃健脾助消化的中药,同时提供了一些秋季养胃的方法,小章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配合中药调理,腹部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胃口比之前好了。

【北平说】

1. 为何秋季是养脾胃的“黄金期”?

《黄帝内经》中说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进入秋天,万物逐渐萧落,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保持阴阳平衡。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季节,也是进补的关键时期,此时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要注重调理脾胃,增强消化能力,以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2. 顺秋季之性而养生

养阴液,防干燥

入秋之后空气湿度降低,气候干燥,最易伤及人体津液,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毛发干枯,口唇干裂,鼻干出血,便中带血等现象。因此需要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等滋润之品的摄入,以达到养阴防病的效果。一是适当的多食用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类,如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扁豆等,二是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鸭肉,银耳,百合,山药,莲藕,冬瓜,白萝卜,梨等。


少食辛,多增酸

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说:“秋七十二日,身省辛增酸,以养肝气。” 辛入肺,酸入肝,肺气通于秋,秋天时少吃辛味,多吃酸味,可以防止肺气太盛,增强肝脏功能。常见的酸味食物有山楂,石榴,苹果,杨梅,柚子等。另外对于经常腹胀,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冲上一杯淡淡的柠檬水,对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预防便秘是很有帮助的。


适当运动,调整身心

中医认为,春生秋收,秋天气候逐渐收敛,适合休养生息,不适宜做剧烈运动,推荐太极拳、慢跑、瑜伽、散步等有氧运动。每周锻炼3~4次,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能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其次是注意休息调养,保证睡眠,勿过度劳累。忧思伤脾,秋天是一个多思的季节,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绪乐观,避免焦虑,紧张,忧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情绪好了,脾胃功能才能正常运转。


3. 秋季养脾胃正当时

饮食调摄

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多食芝麻、蜂蜜、青菜、苦瓜、荸荠等柔润食材。可饮乌龙茶,以及葡萄、香蕉、柑橘、桑葚等水分丰富的水果滋阴润燥,尤以秋梨为佳,能甘凉润肺,止咳化痰。少食辛温烧烤之品,如辣椒、桂皮、花椒等,以防伤阴上火,加重秋燥。


注意腹部保暖

一层秋雨一层凉,立秋之后降水增多,天气逐渐转凉,做好腹部的保暖是基础,以免寒凉之邪对腹部产生刺激,透过皮肤,脂肪和肌肉影响到肠胃而出现腹痛腹泻等。我们要随时根据气候变化增加衣物,减少腹部着凉的机会。


适量进补

秋后天气转凉,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在这时候会逐渐好转,因此这时候不少人会选择主动或被动地开始贴秋膘了,突然大肆进补,很可能会超过脾胃承受能力,导致运化失常,湿热内生,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反而伤身。秋天应少吃肥甘厚腻,可以适当多吃鸭肉、泥鳅、鱼、虾、瘦肉、黑豆制品等,以清虚热,补养阴血。


勤泡脚

“入秋后,寒气生,泡脚祛寒,消百病。”秋天可以坚持在晚上用温热的水泡脚,以除脾胃湿气,补养肾气。水量最好没过脚踝,水温以40度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20分钟左右,泡到身体微微出汗最好。糖尿病患者、足部有伤口者,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泡脚。


4. 健脾养胃,进补有方

沙参玉竹老鸭汤

 

功用:益气滋阴,健脾益胃

材料:老鸭1只,北沙参20g,玉竹20g。

做法:将全部材料清洗干净后,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后汤成即可。


山药薏苡仁排骨汤

 

功用:健脾祛湿,补益脾肾

材料:排骨500g,山药200g,薏苡仁100g,盐、葱、姜、料酒各适量。

做法:薏苡仁洗净,用清水浸泡2~3个小时,山药和排骨洗净切块,冷水下锅,煮尽血水后捞出冲尽。将薏苡仁、排骨、葱、姜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和料酒,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半小时,放入山药块,炖至山药熟软,加盐调味即可。


人参莲肉汤

 

功用:补益心脾,养心固肾

材料:白人参10g,莲子15枚,冰糖30g。

做法:将白人参与去心莲子肉放入碗内,加水适量浸泡至透,再加入冰糖,置蒸锅内隔水炖1小时左右,人参可连用3次,食用的时候,吃莲子喝汤即可,早晚餐服食。

【专家简介】

张北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大科主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吉良晨教授学术继承人,日本北里大学病院研修医,第六批国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养对象,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人才,入选第8批第9批岭南名医录,2017首批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脾胃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擅长:胃肠、食管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胆胰疾病的内镜下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消化道梗阻的内镜下治疗;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广东省中医脾胃病科介绍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结直肠息肉管理项目分中心、国家胶囊内镜研究中心临床培训基地、国家幽门螺杆菌分子诊断中心广州分中心。牵头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大肠早癌专家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道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岭南中医消化内镜医疗联盟及岭南(华南)中西医结合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学术联盟

在学术带头人余绍源、罗云坚及黄穗平三位教授指导下,在学科带头人、脾胃病暨消化内镜中心大科副主任张北平引领下,大德路总院脾胃病科主任张海燕、二沙岛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王静、芳村医院脾胃病科主任陈延及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添文带领团队,继往开来,携团队锐意进取,始终坚持一手中医,一手内镜,医镜融合,致力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转化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结直肠腺瘤、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等,尤擅长消化内镜下3E技术(ESD、ERCP、EUS)等各种手术治疗及术后中医药促进康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受患者欢迎。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程少雨 刘书君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相关阅读

  • 抗癌有道丨肿瘤患者为何总是发热?

  • 【开栏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肿瘤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方法、高度的责任心和温暖的爱心。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张海波教授团队将通过抗
  • 广东省乡村建设工作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 10月8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承办的广东省乡村建设工作培训班在我校开班。广东省委农办常务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
  • 广东检察机关依法对曹兴决定逮捕

  • 广东省湛江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副市长曹兴(副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广东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云浮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 老人反复呕吐5年 几付中药一招解危

  • 近日,在岳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出院3个多月的李大爷,来到脾胃病科复诊,他高兴地对王欢主任说:“感谢王主任的精心治疗,我反复呕吐的老顽疾完全好了,出院这么久了从未复发过”。故
  • 广东假期交通事故同比降45.78%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璐瑶、通讯员粤公宣报道: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全警动员、全力以赴,从严从实从细狠抓各项安保维稳措施落实,确保了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双节”期间 焦作市共发送旅客近25万人次

  •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市道路客运共发送旅客24.27万人次,其中,市区两站(焦作旅游汽车站、市汽车客运总站)发送旅客3.05万人次,客运包车共发送旅客2.26万人次。与2022年同比,分别增
  • 黑鸢“打卡”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近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人员在外出巡护时,使用无人机拍摄到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黑鸢。黑鸢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54-69cm,食性非常多样,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亦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