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防治卒中 远离残疾

日期: 来源:河口发布收集编辑:河口发布

说起残疾预防,有些人觉得离自己挺远。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一些意外事故才会导致残疾。其实,有种疾病严重发作时也可以置人于死地,即便患者经抢救存活下来,残疾率也高达40%~70%,而很多人是这种疾病的高危人群。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这个俗称中风的疾病——卒中。


卒中致残率高


问:什么是卒中?
答:卒中为脑血管突然堵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的总称,血管堵塞称为缺血性卒中(脑梗死),血管破裂称为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问:卒中为什么会致残?
答:卒中因其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头号杀手”。卒中发病急、进展快。卒中后脑组织损伤,其所支配的思维、运动、感觉、语言、认知及情感等功能也会同步受损,出现多种异常表现,如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残疾。


卒中高危因素和预防


问:卒中高发人群有哪些?
答:卒中是有明确危险因素的。卒中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疾病(房颤)、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具备以上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卒中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同时具有上述几种因素,发生卒中的风险就会更高。
问:上述危险因素,该如何远离?
答:建议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具体做法参照以下几点。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建议低盐、低糖、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避免吸二手烟。积极运动,控制体重。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遵医嘱治疗相关疾病,比如规范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等。


卒中早期识别


问:出现什么症状就可能得了卒中呢?
答:大家可以牢记“120卒中”口诀,观察并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卒中。

“1”看:咬齿、笑一笑,看面部是否对称,口角是否歪斜。
“2”查:双手抬起平肩于胸前,掌心向上,查两只胳膊是否有一侧手无力下垂。如果患者平躺,则让其屈膝抬高双腿,分开,判断是否有单侧腿无力不能抬起,或者有一边腿不能维持。
“0”听:(聆)听语言,说出一个稍微难点的句子,听是否出现口齿不清。
如出现以上情况,请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卒中康复治疗


问:已经残疾的患者还有康复的必要吗?康复是不是也有“时间窗”?
答: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尽快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坚持服药。卒中后遗症需要坚持长期治疗才能巩固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及其家属一定要调整心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要特别注意的是,卒中一年后,患者仍有相关症状,才能被判定有后遗症。在一年之内,患者及其家属都要非常积极努力地去促进恢复。
问:肢体偏瘫的患者,该如何进行康复?
答:对于这类患者,有三点建议。
第一,合理用药。卒中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服用药物,以控制危险因素。有的患者认为出院了就不需要再吃药了,有的患者则根据自己的想法更改用药剂量,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不遵医嘱服药,有可能导致卒中复发或出现药物副作用,不利于患者康复。
第二,共同配合。卒中康复治疗需要患者、家属以及康复治疗医师的共同配合。建议卒中患者康复前期尽量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避免由于错误的康复方式影响恢复效果。在掌握正确的康复方法以后,患者和家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康复地点和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
第三,方法正确。卒中患者的身体功能用进废退,因此要积极主动地配合照护者锻炼各种生活能力,包括进食、简单操作等。在训练过程中,不要过度依赖健侧肢体,导致患侧肢体失去功能恢复的机会。
问:一些患者会遗留说话、吞咽等方面的后遗症。对于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答:失语是卒中导致语言中枢损伤所致。患者应在康复医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步开始康复训练。另外,卒中后,患者发生吞咽障碍会严重影响营养摄取、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帮助吞咽障碍患者安全进食,有两点建议。一是改变食物性状。卒中后,大部分吞咽障碍患者最容易误吸的是稀液体,将稀液体内加入增稠剂以增加黏度,可减少误吸,增加营养的摄入量。二是使用勺子。无论吃饭还是喝水,都建议患者使用小勺子,以免误吸。避免使用吸管或者大勺子。
问:卒中后,有一些居家康复的患者会出现一些精神方面的症状,该如何应对?
答:很多卒中的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卒中后焦虑、抑郁主要是通过心理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需要患者家属亲友共同配合来进行。家人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照和爱护,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必要时,患者要遵医嘱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
还有许多遗留后遗症的卒中患者发现生活自理能力达不到预期,进而产生悲观、失望,甚至抑郁情绪。其实,卒中患者的康复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家属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树立“身残志不残”的信念。同时,患者要在家属的辅助下,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康复师的指导下锻炼,争取达到较好的预后。
重点提示:大部分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大家要纠正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发现和预防卒中危险因素;对体内已经形成的病理变化,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狭窄等,要根据危险分层进行干预。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卒中的发生,远离残疾风险。


来源:健康报


相关阅读

  • 传承红色家风 建设廉洁家庭

  • “这次家庭助廉警示教育活动太深刻了,让我真正意识到廉洁的重要性”。今后,我将更加牢固树立廉洁意识,不仅要做好“贤内助”,更要做好“廉内助”。在活动现场,公司一位党员
  • 如果身边有人癫痫发作,你知道正确急救方法吗?

  • 图源视觉中国近日,有一则发生在深圳的新闻令人非常痛心。据报道,当事人阿玲(化名)是一位癫痫患者,在给7个月大的宝宝洗澡时,突然癫痫发作,昏迷在地。15分钟后,当她醒来时,发现还在澡
  • 健康早知道:和化疗相比,靶向治疗有哪些优势?

  • 和化疗相比,靶向治疗有哪些优势?与化疗相比,分子靶向治疗有以下优点:(1)如果有基因突变,靶向治疗相对化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靶向治疗毒副反应小:由于化疗常常是“敌我不分”
  • 糖尿病患者该怎样“吃”和“动”

  •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控糖不能仅靠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还需注重科学饮食和运动。很多患者认为糖尿病饮食就是少吃甚至不吃,运动也是越多越好。其实这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对控糖不仅
  • 老人时而明白时而糊涂,这是怎么回事丨科普时间

  • 王大爷年逾古稀,退休前是一所大学的教授。他气质文雅、思维敏捷,在街坊邻里中人缘很好。不久前,王大爷生了一场病,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天面无表情,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同时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防治卒中 远离残疾

  • 说起残疾预防,有些人觉得离自己挺远。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一些意外事故才会导致残疾。其实,有种疾病严重发作时也可以置人于死地,即便患者经抢救存活下来,残疾率也高达40%~7
  • 河口区文化馆2023年暑期少儿培训班圆满结束

  •   七月蝉鸣、八月流萤,不知不觉暑期已接近尾声。为期一个月的“艺享课堂 七彩假期”暑期培训班圆满结课啦。今年的暑期培训班共开设文创面塑、传统DIY手工制作、文创剪纸、
  • 孤岛镇:爱心“小书包”,助力“大梦想”

  • 金秋送爽季,丹桂飘香时。为加强对社区儿童的关心关爱, 8月23日,孤岛镇永兴社区携手老年中心开展“爱心小书包 点亮大梦想”爱心捐赠活动,为社区20名托管班孩子赠送书包,助力青少
  • 新户镇积极开展反诈宣传教育活动

  •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反诈防骗意识,守护好群众的财产安全,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近日,新户镇镇域治理运行管理中心联合派出所积极开展反诈宣传教育活动。网格员和民警在集市上
  • 17人!河口这里招聘啦~

  • 2023年河口区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劳务派遣人员简章根据工作需要,东营市振河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受东营市河口区人民医院委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7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