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历史文化】走进白翱故里‖王代伦

日期: 来源:方志四川收集编辑:方志四川

走进白翱故里

王代伦

苍翠绵延的荆山,坐落于绵阳市游仙区忠兴镇永佛村。这里有初建于唐代中晚期的绵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祖寺,更是明代进士白翱的故里。

佛祖寺

隆冬时节,笔者一大早乘车从绵阳出发,逆芙蓉溪而上,过太平场,经李家店子,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海拔630余米的荆山山巅。薄雾缭绕的佛祖寺就在眼前。毁于明末重建于清初的佛祖寺,位于永佛村(原太平镇佛祖村)3组,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正面的观音殿已因滑坡而被禁入,大雄宝殿是近年新建,其殿庙不大起眼。

位于观音殿侧与大雄宝殿转角处的“荆山双柏”,颇吸引游人的眼球。仰视此树,仿佛见到翠云廊晋柏。它高达22米,枝梢蓊郁,树影婆娑,胸径近两米,三五人伸臂方能合围。说是双柏,其实是一株树在两米左右,一分为二生长而成,犹如连体孪生。据传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寺庙住持如参所植。此树在绵阳当然是挂了号的,被编为市重点保护树木029号。一树有两通碑刻载记,实属少见。有民国十八年(1939年)的《荆山滴米寺双柏记》,更有清代绵州名儒汪广猷《荆山滴米寺双柏记》。“只能保护,不可损毁”字迹尚能辨识。可见中华民族历来都有植树护林重视生态的传承。

人们慕名前往佛祖寺,都想一睹“滴米遗迹”摩崖石刻的风采。我们也不例外。当地80多岁的白大爷精神矍铄,带我们绕道佛祖寺侧后。“滴米遗迹”4个楷书大字,映入眼帘。左下侧一尊石刻和尚神态怪异。袒胸露乳的和尚,紧闭双唇,竖眉怒目,左手压膝,右手伸指,好像很生气的样子。与我在别处见到的和尚塑像慈眉善目、开口便笑、大度能容、憨态可掬的表情迥异。

白大爷觉察我有些疑惑,便娓娓道来。这尊石刻和尚,人们都叫它“气死和尚”。佛祖寺明代之前叫真人院。斗转星移,时光步入清代。一天,住持元海和尚在林中,遇见一只生病的白鹤,便抱回寺庙精心照料,很快白鹤就病愈飞走了。没过几日,白鹤衔来一棵小苗放在元海面前,元海就把它栽到寺庙后面石崖的缝隙中,几天后小苗枯萎,元海随手拔掉小苗,奇迹出现了,缝隙里竟然滴出米来,刚刚够师徒每日食用。于是,元海就将这个寺庙改名为滴米寺。一次,元海和尚外出办事,徒弟贪心不足,希望滴米多多益善,便将缝隙开凿大了一些,结果事与愿违,反而不往外滴米了。元海和尚回来,大发雷霆,怒不可遏,一气而死。这尊石刻据说就是元海。“你们看像不像气死和尚?”白大爷问我们。在场人会心一笑,不住点头。

关于佛祖寺滴米,清同治《直隶绵州志》载:“荆山之北,下有真人院,相传明末僧圆海居此,院后石穴滴米,足供日食,后凿之,遂不验,因名滴米寺,石刻滴米二字尚存,俗呼佛祖寺。”另曰:“滴米石,治北七十二里(太平场)佛祖寺正殿后,巨石方广如屋,上刻‘米石’二大字。”汪广猷乾隆四十九年于此开馆授徒,作《佛祖寺滴米石记》:“此仙境也。相传石穴滴米,日可食一僧。沙弥贪而凿之,遂不复滴。惜哉!气死和尚今犹有像存也。”看来,今人口口相传,是有据可查的。

州志载记及民间传说的意图是什么呢?我想,除增添佛祖寺神奇色彩,回答为何此寺庙叫滴米寺,重要的就是,劝化世人乐善好施,切勿贪心不足。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住持御方邀上党释继安书“滴米遗迹”,然后请人刻于寺后摩崖。也是为更直观地“劝化世人”戒贪知足。摩崖横向四方,“滴米遗迹”大字距地面约2.2米,长6.8,单字高1.83—1.9米,宽1.42—1.5米,凸出岩面0.03米。字体圆熟丰润,雄浑刚劲。“滴”字“冂”未包“古”,“米”字下部有“米石”小字。四字之间各有一则竖幅题刻:“大明开山大戒元海,上党释继安书。” “众檀越及住持僧御方,徒国相,徒孙洪山、洪德同建。”“大清嘉庆二十一年阳月朔八日谷旦。”

民国绵阳县魏城镇人、省参议员刘德皆等1943年下乡宣导抗日粮政,歇息于此并作记,碑刻于佛祖寺“滴米遗迹”摩崖下方:“抗日第六年癸未二月朔日,奉专、县两署聘,刘懋斋与王挺生、张厚畲、刘德皆参议,于役后方,宣导粮政,休此古刹,藉观遗迹,备受此地爱国民众欢迎。爰书数语,以志鸿爪。刘德皆书 。”由此可见,在民族存亡时后方为抗战尽力之情形。

佛祖寺,宛若乡间一座原生态博物馆。我们在这里还看到了唐释迦牟尼造像,蒲溢所供三佛龛及其写真像与题记,唐大中年间王子居崖壁题记,宋了通真人寿塔,望仙台,以及明清、民国石雕与碑刻等。佛祖寺与忠兴镇永佛村及更大范围,历史久远,文化厚重。1300多年以来的这些珍贵文物,加上明代成化年间从此走出的白翱进士,便是印证与支撑。

白翱故里

关于白翱的最初印象,是在游李杜祠和绵阳西山,欣赏到他两首诗作而获得的。《游富乐山》至今保存在李杜祠内一通明代正德年间的碑刻上。“富乐登临境最幽,烟霞古洞隔阎浮。钟鼓渔父村前晓,笛弄芙蓉溪上秋。石碣千年传往事,井泉百尺起潜虬。山僧莫恨生来晚,不识当年刘豫州。”在绵阳西山仙云观下的崖壁上也刻有他的《西山题诗》:“一凭栏槛意无穷,万秀千奇耸碧空。陌上管弦清似语,人间日月疾如风。青山对榻岚光重,野水横天晚照红。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西汉愧扬雄。”白翱的德能才华跃然于字里行间。

白翱何许人也?关于他的介绍大多止于“绵州(今绵阳)人”。《绵阳通鉴》载:“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三月,绵州白翱进士及第。”

白翱的老家在绵阳哪里?白大爷听说我们在访寻白翱故里,兴奋不已:“白翱是我们的祖宗,家族的宅第,除忠兴场白家坝外,就是荆山下白家湾了。”随白大爷从佛祖寺出来,坐车盘绕而下,很快就到了荆山山麓永佛村(原佛祖寺村)4组的白家湾。眼前豁然敞亮,阳光洒满宽阔的沟坝,一抹金黄。置身白翱故里,有些激动,心里暖洋洋的。

沿着整洁的水泥公路,走到了矗立在一块坟地旁的三通古碑前。笔者好奇地挨近每通碑面,边看边拍照。这三通古碑“分量很重”,尤其两通诰封碑,更是白翱政绩及皇帝对他及其父母与妻子褒奖的见证。

一通是明弘治八年的“白永通暨陈氏诰封碑”,保存完好,方身圆额,宽1.09米,高2.34米。额中间刻有篆书“奉天敕命”,雕有双龙戏珠,龙身延至碑身两侧,又有双龙在其下。碑身正文有两则圣旨,一是赠封白翱之父白永通为承德郎、南京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封白翱之母陈氏为太安人;二是说白翱登名科甲后,任南京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又由初授的承直郎升授为承德郎,同时封其妻李氏为安人。下款时间均为“弘治八年(1495年)四月二十五日”。另一通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刻的“明弘治八年白永通暨陈氏、李氏诰封碑”,有残缺。圣旨石碑宽1.09米,高2米余。碑身上侧从左至右斜向断裂,其碑额在一旁,刻有篆书“奉天敕命”。碑身正面是咸丰十年(1860年)的重刊。圣旨亦两则,弘治十二年(1499年),承德郎、南京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白翱,后任本司署仕郎事主事,三任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升授奉政大夫。其父白永通被赠封为奉政大夫,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其母陈氏加封太宜人,其妻李氏,加封宜人。可见白翱的官阶及父母妻子享有其荣恩。背面是圣旨碑原文,字迹多有剥落,辨识困难。

荆山下白翱宅院原有“垂虹厅”“映虹池”。乾隆《直隶绵州志》“古迹”篇记载,“垂虹:弘治甲子,绵州副使白翱自知处州【清为府,辖丽水、青田等县,在浙江省。】丁内艰【即遭母丧】归,新置居第。始筑厅基,置巨瓮蓄金鱼。值雷雨交作,甫霁,有虹垂饮瓮中,居室炫耀照映。比邻见者惊愕,争趋视之。良久起去,瓮水已竭。适参政郭祥鹏按治,闻视叹赏,因名厅曰垂虹。”清同治时映虹池、垂虹厅还能见到。同治《直隶绵州志》说:“映虹池,治北六十里许,明副使白翱虹垂厅畔,古迹犹存。”我们随白大爷到曾经的白翱宅第处,仅能看到当年用于厅柱的几墩灰褐色石础,还散落在荒芜的角落里。

明至今已有600余年,白翱进士依然留在人们印象里,史志及故里还有迹可循,颇让人欣慰。

白翱与盐泉状元苏易简、信义进士汪东洋、仙鹤大理寺卿李文质等,皆为绵州明贤。清人汪广猷在《兼山堂记》里说,“绵北魏城驿,废县也,在昔山岳效灵,环驿二十里,名贤辈出,如赵宋苏氏易简父子以文章显,有明廉宪汪公东洋、工部白公翱、巡按李公文芳、大理寺卿李公文质、太守李宸东,府尹李守廉诸君子,类以科第政绩显。”白翱因政绩突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升至山西按察司副使,掌管省一级的司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游仙忠兴白翱故里,人杰地灵。山坝错落,层峦叠嶂,云蒸霞蔚;芙蓉溪北绕,魏城河南流,通江达海。环抱的青山与绕流的母亲河,以及绵阳的历史人文,滋养出了进士白翱;白翱进士等绵州先贤,又为绵阳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作了浓墨重彩的书写。

乡间的文物古迹,犹如散落的珍珠。我们应当重视保护与挖掘,并将它们串联起来,让其熠熠生辉。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代伦(四川绵阳人。1985年6月毕业于绵阳师范专科学校。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现为绵阳市游仙区财政局三级调研员,游仙区决咨委社会发展组组长。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教书育人文集》《做与思文集》《岁月叙事》《行走游仙乡间》《日子悠长》)


相关阅读

  •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寻根节

  •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通讯员 张晨曦6月2日19时21分许,央视CCTV-1在《新闻联播》中,浓墨重彩报道了甲辰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湖北随州举行的盛况,随州再次迎来全国人民关注
  • 宿舍姐妹花,结伴去清华!

  • 有一种美好 叫做一起成长在SWUST的校园里有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她们相互鼓励 相互扶持相识于微末,携手共攀顶峰一同保研至清华大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今天的青春榜样宿舍姐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历史文化】走进白翱故里‖王代伦

  • 走进白翱故里王代伦苍翠绵延的荆山,坐落于绵阳市游仙区忠兴镇永佛村。这里有初建于唐代中晚期的绵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祖寺,更是明代进士白翱的故里。佛祖寺隆冬时节,笔
  • 荆楚楷模2023年度人物发布

  • 荆楚楷模2023年度人物近日发布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方北松(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他投身党的文物保护事业36年,带领团队完成18万余枚简牍脱色,13万余枚简牍
  • 衢州街头最后的三轮车夫

  • 衢州的大街小巷,响动着人力三轮车的车铃声。不过,寒来暑往,骑着三轮车的师傅,往往是那几张熟悉的面孔。记者从三轮车师傅们口中得知,市区一度投放的800余辆人力三轮车,现在仅剩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