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古建筑群惠城最大!横沥墨园村申报国家3A级景区

日期: 来源:惠州发布收集编辑:惠州发布

“策马滴墨,圈地成村”。在惠城区横沥镇东江北岸,坐落着一座古老的村落,名为墨园。400年前,墨乡人从福建漳州迁移至此,仍保留着闽南方言,时代辗转间留存了惠城最大的古建筑群。

航拍横沥镇墨园村。

漫步青灰石板小道间,感受墨园文明村镇蝶变。墨园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努力绘就一幅幅“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的乡村生活画卷。

早在2012年,墨园村就名列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后获评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旅游名村、广东省粤菜师傅名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省级殊荣。作为市级“百千万工程”示范村,2023年初,墨园村获得“惠州市文明村镇”称号。

美丽庭院改善外在美,积分治理塑造内在美

秋意之初,墨园植下一片新绿,为绿美横沥建设添彩加墨;放眼望去,整治美化后的民房整齐划一,“赤膊房”披上灰白色调,统一地线,让人眼前一亮;村道干净整洁,门前屋后,庭院落落,乡村风貌明显提升。

漫步墨园村。

“村里环境提升,大家有目共睹。为维护整体环境形象,我们都会自发管理自己的房前屋后。”外来媳妇廖玉荣和记者分享嫁到墨园村这20年来村里的蝶变。

村民为何能如此自觉、自愿、自主投入心思打造自家小院?

“墨园村在全区率先试点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运用‘粤治美’小程序,实现积分制智能化管理,引导村民自主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社会公益等活动中。村民可到墨园生活小超市用积分兑换洗衣液、毛巾等生活用品和零食,奖励机制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让‘小积分’兑出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墨园村党总支部书记刘红兰道出了乡村风貌改善的秘籍。

墨园村还以推进农户家庭和房前屋后“洁化、序化、美化、绿化”为抓手,按照家居环境美、文明风尚美、家庭和谐美、勤劳致富美的“四美”标准建设美丽家园。

党员、志愿者先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让党员力量成为村庄治理的“美容师”。起初村民存在观望心态,墨园村党员朱文杰率先带头干起来,自掏腰包将自家庭院改造了一番,把房前屋后清扫干净,并种上花草点缀,一个“美丽庭院样板”就此诞生了。村民都动了心,纷纷响应,建设起了自家小院。

村里还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内容写进村规民约,以家庭为单位打造具有一定文化品位、家庭特色的农家小院。如今家家有绿、户户有景,充满古韵特色美。

成立志愿服务队,实名注册200余人

走在村道上、广场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文明村镇宣传等随处可见,村规民约也张贴在显眼位置,宣传氛围浓厚。

“墨园村是远近闻名的厨师村,村民外出近半,村中老人妇孺多,村干部将村民当家人,邻里守望相助已是常态。”刘红兰说。因此,党建引领村民,联合共建单位和驻村团队、社会组织的党员,一起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探望孤寡老人等活动,使乡村之风更加有爱温馨。

为了让村民更凝心聚力,成立了“墨园村志愿服务队”,实名注册志愿者达200多人,定期开展家风家训课堂,向村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召集墨园村教师、暑期在家大学生,为村里小孩开设手工、篮球等暑假公益课堂。

为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墨园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明确了红白事操办规模、宴席标准,定期开展宣讲活动向村民们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文件,以及村中红白理事会关于婚事简办、丧事简办等相关制度。

“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村里婚丧嫁娶基本上不会再大操大办了。婚事办得喜庆热闹、丧事办得庄重节俭,人情面子都有了,经济负担也轻了。”村民朱金环说。

村企合作,农文旅融合发展富民产业

“墨园村深入挖掘村史、姓氏文化,将传统节日文化和本地特色民俗相结合,培训历史文化宣讲师,为本地居民、外来游客宣传村史文化、家风家训。”刘红兰说。

这些年,墨园村依托深厚的耕读文明底蕴吸引外来游客,古树庄园、墨园书香农场、大夫第、墨园古井等热门打卡景点更是招揽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游。

大夫第。

墨园村“两委”干部积极作为,借此抓住发展旅游经济的机遇,规划出“古村民俗游览—东江观光—农耕体验”的游览路径,并组织培训了15名导赏员,带领客人参观墨园古建筑,结合自身经历“讲活”古村历史,一改墨园村以往的沉静之美,让墨园村“灵动”起来。

航拍横沥镇墨园村田野。

“墨园村现在游客多起来了,我们回乡创业也更有信心了。”村民廖龙英说。村企共建,激发古村活力。墨园村水墨般的乡韵和深厚的古韵吸引了社会投资,建成了村企合作项目——“墨园里”民宿。村委会与“墨园里”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自然教育和研学旅行的基地,推出东江观光、插秧体验、木工制作、古法造纸等20多项活动,设置农博馆展厅,展示墨园村古时生活物件和农具,每年吸引广深莞惠5000多位学生参与。同时,民宿优先聘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为研学活动提供服务增加创收。

盘活资源,探索新发展。墨园村人气上涨后,优质的农产品成为“爆款手信”。墨园村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划分瓜果种植区、养殖区、亲子农耕体验区等,通过开展户外野炊烧烤、研学旅游等项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村民种植番石榴、西瓜、番薯、圣女果、百香果、蔬菜等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丰富农产品的品种,让游客在不同季节来到墨园都能品尝到特色农产品。

在此基础上,墨园正在寻求更多元的形式促发展。据悉,墨园村总投资约3000万元、占地面积约120亩的古树庄园“吸粉”不少,今年新建的旅客中心也将运营起来,村里的农文旅业态也渐渐丰富了起来……

接下来,墨园村将以申报国家AAA级景区为契机,争取资金进一步完善莲藕塘、粤菜师傅商业美食街等旅游服务设施,结合旅游产业链持续培育观赏旅游、研学旅游、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带动群众发展富民产业。


来源:惠州日报

记者:叶文青 特约通讯员匡赟 通讯员郑惠茹 梁晓婷 张雅

相关阅读

  • 胶州洋河镇: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 胶州市洋河镇艾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是青岛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之一,也是上合新区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会场,文艺演出、瓜果采摘、美食品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唱响农业强
  • 万源:文明小积分,“积”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 文明“小积分”,汇聚乡村治理“大动能”。近年来,万源市以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积分制为载体,聚焦移风易俗,探索实施“二三三积分制”管理新模式,采用“以行动换取积分,以积分换取所
  • 临泽:搬进新家园 住进幸福里

  • 搬出老宅,住上新房,开启新生活,憧憬新希望。如今鸭暖镇大鸭村群众曾经的“安居梦”已成为现实。近日,走进鸭暖镇大鸭中心社区,道路平坦、环境整洁、设施齐全,崭新的宜居庭院,一排排
  • 岚山区:鼓起“钱袋子” 建起“美村子”

  • 金秋时节板栗黄,栗农由心笑开颜。当下,岚山区黄墩镇3万亩板栗迎来了采收旺季,随处可见栗农们捡栗、销售丰收景象。“我们村种植板栗有100多年历史,百年树龄老板栗树1000余株,良好
  • 唱响乡村振兴好光景

  • “山山水水飘茶香,家家户户采茶忙,一派繁荣好景象,热火朝天喜洋洋……”近日,岚山区高兴镇向阳村李二嫂吕剧团的新剧《白云山前采茶忙》唱响了高兴镇的田间地头。 向阳村李二
  • 西安市全面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万千行动”

  • 将军村民宿。咖啡下乡、早茶进村,在稻花香里听取蛙声一片……刚刚过去的“双节”长假里,市民纷纷前往农村度过悠闲假期。村民则在家门口“有景看、有活干、把钱挣”。西安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古建筑群惠城最大!横沥墨园村申报国家3A级景区

  • “策马滴墨,圈地成村”。在惠城区横沥镇东江北岸,坐落着一座古老的村落,名为墨园。400年前,墨乡人从福建漳州迁移至此,仍保留着闽南方言,时代辗转间留存了惠城最大的古建筑群。航
  • 确定6种目标,分型分类分层培养检察英才

  • 分型分类分层培养检察英才广东广州:“百硕检察英才计划”推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百硕’研究小组体系化的培养方式和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交流学习的机
  • 塘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地基建设

  • 10月8日,记者在宝盖镇塘头村采访时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该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地基建设,开始转入地上施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塘头村今年的重点项目和推进乡村振
  • 九寨沟金秋旅行,从感受林间细腻的风光开始

  • 纯洁无瑕的红叶,展示着大自然的美妙色彩,聆听秋叶与清风酬唱,空气中流动着和谐旋律,展露出它一尘不染的明镜般的赤子之心,以及行吟如歌的温婉的思念之情,树叶在这个季节充分展现出
  • 雅安金秋“丰”景好

  • 游客在蒙顶山观看茶技表演  金秋时节,又是一年好“丰”景。  14个重大文旅项目投资完成率达85%,中秋国庆假期实现门票收入1850.46万元,名山区正式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